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BAG5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7124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12.神经退行性变及相关疾病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BAG5(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5)is the only member of BAG (Bcl-2 associated athanogene) which has several BAG domains and is conserved in evolution. It was reported that BAG5 might regulate several pathogenic gen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PD) in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rocess. There is still controversy in the role of BAG5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D.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on cytological level, we found BAG5 can directly interact with PINK1 and BAG5 protein prolonged the half-lives of PINK1 by inhibiting the ubiquitination of PINK1. It’s still not clear whether BAG can regulate PINK1 stability in model organism. On the basis of our preliminary study, we will verify the BAG5 knock-out mouse (BAG5-/-) which we have already got in this study, and then study whether the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is knock-out mouse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MPTP.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INK1 stability on the BAG5 knock-out model, and then approach whether this influence will cause mitochondria dysfunction, autophagy dysfunction, and cell apoptosis which are lethal to dopaminergic neuron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further study the role of PINK1 stability regulated by BAG5 in the pathogenesy of Parkinson's disease.
BAG5(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5)是BAG蛋白家族中唯一包含多个BAG结构域的蛋白,在进化上保守。目前研究表明BAG5可能参与调控多个帕金森病致病基因的生理功能,其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组前期在细胞学水平上研究发现PINK1和BAG5存在直接相互作用,BAG5可通过减少PINK1的泛素化水平,延长PINK1的降解半衰期,起到稳定PINK1的作用。但在模式生物上BAG5是否存在对PINK1的调控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已获得的BAG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进行鉴定,明确BAG5敲除小鼠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否对MPTP更易感,在此基础上探讨BAG5基因敲除对PINK1蛋白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这种影响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线粒体功能、自噬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深入探讨BAG5调控PINK1蛋白稳定性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结项摘要

BAG5参与多个PD致病基因的生理功能,其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前期本研究小组发现在细胞水平上BAG5和PINK1存在直接相互作用,BAG5蛋白可通过减少PINK1的泛素化水平,提高PINK1蛋白的稳定性,减少MPP+或鱼藤酮诱导的细胞线粒体损伤,在PINK1相关的PD发病机制中起着保护作用。为在小鼠模型中进一步探讨BAG5对PINK1的调控作用,本项目利用CRISPR/Cas9打靶技术成功构建了BAG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在DNA、RNA和蛋白水平上获得证实,行为学检测未发现各年龄段小鼠出现帕金森样表现,并发现BAG5基因敲除未使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对MPTP更易感。通过Western Blot和RNAseq检测小鼠中脑蛋白表达水平,发现PINK1基因敲除模型中BAG5蛋白反馈性上调,而BAG5敲除模型中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无差异。在细胞水平上,BAG5在CCCP诱导的细胞凋亡中无明显影响,也不参与Parkin蛋白相关的线粒体自噬。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BAG5敲除小鼠模型黑质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Rap1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肿瘤相关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通路的表达存在异常,凋亡和自噬等相关基因表达无差异,提示BAG5敲除并不通过影响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和自噬。以上结果提示在小鼠模型中,BAG5基因敲除不影响PINK1蛋白稳定性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线粒体功能、自噬及细胞凋亡,对PD的发病无明显影响。在BAG5敲除小鼠繁育过程中发现,雄性纯合小鼠完全不育,进一步研究发现,敲除BAG5基因并不影响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可导致小鼠精子头部丢失,提示BAG5参与精子变形过程,为男性不育症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AB39B gene mutations are not linked to familial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a.
RAB39B基因突变与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无关
  • DOI:
    10.1038/srep34502
  • 发表时间:
    2016-10-03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Kang JF;Luo Y;Tang BS;Wan CM;Yang Y;Li K;Liu ZH;Sun QY;Xu Q;Yan XX;Guo JF
  • 通讯作者:
    Guo JF
Relationship between Alzheimer's disease GWAS-linked top hits and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or without cognitive decline: a Chinese population-based study
阿尔茨海默病 GWAS 相关的热门热门与有或没有认知能力下降的帕金森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一项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
  • DOI:
    10.1016/j.neurobiolaging.2015.11.024
  • 发表时间:
    2016-03
  • 期刊:
    Neurobiology of Aging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Wang Ya qin;Tang Bei sha;Yang Yang;Cui Yi ting;Kang Ji feng;Liu Zhen hua;Li Kai;Sun Qi ying;Xu Qian;Yan Xin xiang;Guo Ji feng
  • 通讯作者:
    Guo Ji feng
Identifying the presence of Parkinson's disease using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 in BOLD signals
使用 BOLD 信号的低频波动识别帕金森病的存在
  • DOI:
    10.1016/j.neulet.2017.02.05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Neuro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Tang Yan;Meng Li;Wan Chang min;Liu Zhen hua;Liao Wei hua;Yan Xin xiang;Wang Xiao yu;Tang Bei sha;Guo Ji feng
  • 通讯作者:
    Guo Ji feng
Alzheimer's disease susceptibility genes modify the risk of Parkinson disease and 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阿尔茨海默病易感基因改变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病相关认知障碍的风险
  • DOI:
    10.1016/j.neulet.2018.04.04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Neuro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Fang Lu;Tang Bei sha;Fan Kuan;Wan Chang min;Yan Xin xiang;Guo Ji feng
  • 通讯作者:
    Guo Ji feng
Novel mutations in ADSL for Adenylosuccinate Lyase Deficiency identifi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rio-WES and constantly updated guidelines.
通过 Trio-WES 和不断更新的指南相结合,发现 ADSL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缺乏症的新突变
  • DOI:
    10.1038/s41598-017-01637-z
  • 发表时间:
    2017-05-09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Mao X;Li K;Tang B;Luo Y;Ding D;Zhao Y;Wang C;Zhou X;Liu Z;Zhang Y;Wang P;Xu Q;Sun Q;Xia K;Yan X;Jiang H;Lu S;Guo J
  • 通讯作者:
    Guo 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帕金森病PINK1蛋白聚集物的形成与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昆;沈璐;张玉虎;唐北沙;许波;汤建光;江泓;文路;郭纪锋
  • 通讯作者:
    郭纪锋
中国汉族人群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DJ-1基因突变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海南;何丹;张学伟;郭纪锋;王春喻;聂利锘;谭利明;严新翔;唐北沙
  • 通讯作者:
    唐北沙
帕金森病PINK1基因T313M的突变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新翔;张玉虎;王丽娟;李静;唐北沙;郭纪锋;汤建光
  • 通讯作者:
    汤建光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媛;郭纪锋;唐北沙
  • 通讯作者:
    唐北沙
应用荧光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parkin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新翔;潘乾;江泓;张玉虎;陈涛;唐北沙;蔡芳;沈璐;李静;郭纪锋;曹立;夏昆;张学伟
  • 通讯作者:
    张学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郭纪锋的其他基金

NUS1基因突变通过调节线粒体-内质网交互异常导致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NUS1基因突变通过调节线粒体-内质网交互异常导致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8227128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LA2G6基因突变通过鞘脂代谢异常致自噬溶酶体通路障碍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071439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LA2G6基因变异导致铁代谢异常在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批准号:
    8187378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LA2G6基因突变所致的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批准号:
    81371405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INK1蛋白与BAG5蛋白的相互作用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3090046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