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近岸农田土壤氮形态转化对浅层地下水升降的响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61048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9.基础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Soil in the nearshore farmland of Erhai Lake is the important intermediate place for nitrogen and other nutrients exchange between lake and land.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fluctuation affects the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of soil in the nearshore farml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in soil changes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itrogen in farmland soils, which will be serious threats to the water quality of Erhai Lake and groundwater of its surrounding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focus on the nearshore vegetable soil in Erhai Lak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oil biochemical factors and nitrogen forms in the process of shallow groundwater fluctuation by the simulated tests and the situ monitoring of shallow groundwater fluctuation. Dynamic changes and distribution of soil nitrogen forms in the process of shallow groundwater fluctuation will be studied.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microbial behaviors related to soi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will b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biochemical factors and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will be unraveled.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fluctuation on soi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will be revealed.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strong date suppor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oil nitrogen transport model with shallow groundwater movement, and also provide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nitrogen of farmland soil for Erhai Lake and its surroundings.
洱海近岸农田土壤是水陆间氮等营养物交换的重要中间场所,近岸农田浅层地下水的变化影响着土壤氮形态的转化,从而影响着氮素在农田土壤中的聚集和迁移,严重威胁着洱海周边地下水及洱海的水质安全。本项目拟以洱海近岸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浅层地下水升降的室内模拟试验和野外监测试验,监测水位升降过程中土壤生化环境和氮形态的变化,研究土壤氮形态在浅层地下水升降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分布规律,分析浅层地下水升降过程中与土壤氮转化相关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行为的变化特征,阐明生化环境变化与土壤氮形态转化的关系,揭示浅层地下水升降对土壤氮转化的作用机理。本项研究可为农田土壤氮随浅层地下水迁移模型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而且也为农田土壤氮对洱海周边地下水及洱海水污染的准确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浅层地下水位波动影响着土壤剖面中含水率和氧化还原环境,显著改变了土壤剖面中的氮形态,加速了剖面土壤氮向浅层地下水中迁移。本项目通过原位监测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浅层地下水位波动下农田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中氮形态的变化特征,揭示了剖面土壤生化环境对氮形态转化的影响机理,定量化确定了浅层地下水位升降下土壤剖面氮流失量。结果表明:水位波动下整个土壤剖面TDN和NO3—N表现出释放的趋势,而NH4+-N呈现出累积的趋势,DON在A层表现出释放趋势,C层和D层呈现出累积趋势。淹水初期的前12d,土壤剖面出水中TN、ON和NO3--N浓度迅速下降,而NH4+-N浓度快速上升,是土壤氮素流失的关键期。干湿交替显著增强了细菌丰度的变化,三组(NH4+-N、ω和NO3—N、pH、DON)和两组(ω和pH、NH4+-N、NO3—N和DON)因素分别显著影响着土壤剖面由干变湿和由湿变干下丰度前15的细菌门变化。浅层地下水位波动下A层和B层的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显著大于C层和D层,前期淹水降低了土壤剖面硝化功能基因amoA绝对丰度,增加了反硝化功能基因nir和nosZ丰度。两个关键的功能基因组nosZ/narG和nosZ/(nirK+nirS)直接驱动着NH4+-N和NO3—N的转化。持续淹水条件下1.7%的0-100 cm土壤氮库储量被流失,干湿交替是持续淹水条件土壤TN损失量的2.72倍,基于土壤氮流失率和土壤氮库储量,浅层地下水位波动下洱海湖周农田0-100 cm土壤氮损失强度为332.0(大田作物)和556.0(露地蔬菜)kg/hm2,2016年总的土壤氮素流失量为3506 Mg。若雨季蔬菜种植区出现短期的浅层地下水位波动,造成的总氮流失量将增加45%,若蔬菜地改种大田作物,总氮流失量将减少16%。因此,种植结构调整和浅层地下水位的合理管控是减少农田土壤氮素流失的关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浅层地下水升降对菜地土壤剖面硝化/ 反硝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荣阳;雷宝坤;张丹;毛昆明;付斌;陈安强;王蓉
  • 通讯作者:
    王蓉
Effects of shallow groundwater table fluctuations on nitrogen in the groundwater and soil profile in the nearshore vegetable fields of Erhai Lake, southwest China
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位波动对地下水氮及土壤剖面的影响
  • DOI:
    10.1007/s11368-019-02382-8
  • 发表时间:
    2019-07
  • 期刊: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Dan Zhang;Maopan Fan;Hongbin Liu;Rong Wang;Jixia Zhao;Yanxian Yang;Rongyang Cui;Anqiang Chen
  • 通讯作者:
    Anqiang Chen
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安强;雷宝坤;胡万里;毛妍婷;杨艳鲜;付斌;张丹
  • 通讯作者:
    张丹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洱海近岸不同种植类型农田沟渠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安强;雷宝坤;刘宏斌;王洪媛;翟丽梅;毛妍婷;张丹
  • 通讯作者:
    张丹
紫色泥岩水热条件下崩解过程的分维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丹;陈安强;刘刚才;ZHANG Dan;CHEN An-qiang;LIU Gang-cai
  • 通讯作者:
    LIU Gang-cai
土壤水分对金银花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泽福;张淑勇;陈安强;夏江宝;张光灿
  • 通讯作者:
    张光灿
元谋干热河谷区沟蚀发育阶段与崩塌类型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安强;张丹;范建容;刘刚才
  • 通讯作者:
    刘刚才
元谋干热河谷沟壁崩塌的力学机制与模拟试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安强;张丹;范建容;刘刚才
  • 通讯作者:
    刘刚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安强的其他基金

洱海近岸农田浅层地下水-湖水侧向交互带氮素动态变化及其环境归趋研究
  • 批准号:
    4197731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浅层地下水升降对洱海周边菜地土壤氮素迁移的影响
  • 批准号:
    4140124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