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样交变动电耦合系数实验测量与动电耦合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17411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8.油气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由于渗透性和存在于流-固界面的双电层,孔隙介质中的弹性波与时变电磁场相互耦合。获得表征二者耦合强弱的物性参数- - 动电耦合系数,对于从动电效应角度研究天然地震同震电磁现象、对于研究利用动电效应探测井外地层渗透率的可行性,都至关重要。本项目旨在测量岩样动电耦合系数并探索动电耦合的岩石物理机制。内容包括:研制能测量岩样交变流动电势和电渗压强的夹持器和信号采集系统;基于动电实验测量数据和动电理论模型计算出动电耦合系数、动电渗透率、表面电导和动电电位;实验研究这些岩石物理参数随频率、离子浓度、温度、阳离子交换量的的变化规律;探求能更好地解释实验数据的孔隙离子分布模型和导电模型。这一研究不仅可获得计算地震诱导电磁场和动电效应测井波场所需要的动电耦合系数,可从岩心实验和波场分析角度阐明利用动电效应探测井外渗透率的适用条件,而且有助于认识岩石孔隙离子分布特性和导电特性,促进对自然电位、激发激化机理的研究。

结项摘要

岩石动电效应是渗透性孔隙岩石特有的、与孔隙流体含有净剩电荷有关的力学-电磁学耦合效应。当地震波或声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孔隙流体与固相骨架发生相对运动,引起弹性波与电磁场相互耦合。这是波动条件下的动电效应。前人观测到了地震的同震电磁场,认为引起电磁场的可能机制之一是动电效应;提出了基于动电效应的动电测井设想,希望更准确地测量地层渗透率;但对于体现弹性波和电磁场相互转换强度的动电耦合系数,至今实验测量成果不多。本项目以动电测井的研究、地震同震电磁现象的解释为背景,开展了岩样动电耦合系数的实验测量和耦合机理研究。. 本项目的岩样动电实验包括两种实验测量过程:一是在岩样一端施加交变压差,测量岩样两端的交变压强,同时测量流动电势或流动电流,获得流动电势系数、流动电流系数;二是在样品两端的网状电极之间施加电流,测量作用于两端的电压,同时测量引起的样品两端液体压强差,计算获得电渗压力系数。通过改进夹持器,改进流动电势测量中的交变压强施加方式,提高电渗测量中的压强测量精度,编程实现信号的自动采集与处理,实现了微弱流动电势信号和电渗压强信号的测量。. 针对一系列岩石样品,在单相液体饱和条件下进行了上述两种实验,获得了样品的动电耦合系数,实验考察了耦合系数与孔隙度、渗透率、溶液浓度等参数的关系,并考察了测量结果随测量环境的变化情况。利用动电实验,获得了岩石的渗透率,为利用动电效应在井下测量地层渗透率奠定了实验基础。. 理论计算了单极源动电测井响应的全波,分析了电场波形与声波波形的关联。当单级声源激发时,在模型井中实验记录到了伴随声场纵波、横波、斯通利波的电场信号,与理论预期结果相符。理论计算还表明,当偶极声源发射声波时,地层中将产生伴随纵波和弯曲波的电磁场。分析了单极动电测井响应电信号与声信号的幅度比,发现其对孔隙度、弯曲度敏感,提出了反演孔弯比的方法。. 由于动电耦合只在孔隙地层中产生,在研究随钻声波测井过程中钻铤波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理论模拟了动电转化电场信号中的钻铤模式波,指出利用动电效应可有效地降低钻铤模式波的相对幅度,从而突出地层纵波信号。. 开展了天然地震同震电磁场的理论波场模拟工作,计算比较由于动电效应和岩石动感应效应产生同震电磁场的相对大小。这为认识同震电磁场奠定了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4)
专利数量(0)
含定向非均匀体固体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有效弹性模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宋永佳;胡恒山
  • 通讯作者:
    胡恒山
基于反射波相位特征的井外界面方位判别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义德;胡恒山
  • 通讯作者:
    胡恒山
Determination of an active period of extreme events using an l1 regularization based on Haar wavelets
基于 Haar 小波的 l1 正则化确定极端事件的活跃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Dou, Yixin;Han, Bo;Hu, Hengshan
  • 通讯作者:
    Hu, Hengshan
A smoothing algorithm to identify sharp discontinuities and peaks for a backward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用于识别反向热传导问题的尖锐不连续性和峰值的平滑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1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 影响因子:
    0.2
  • 作者:
    Dou, Yixin;Hu, Hengshan;Han, Bo
  • 通讯作者:
    Han, Bo
含孔隙、裂隙岩石的高频体积模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永佳;胡恒山
  • 通讯作者:
    胡恒山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单极随钻声波测井换能器感知信号类型的研究
  • DOI:
    10.11684/j.issn.1000-310x.2020.06.00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应用声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超;陈辉;胡恒山;王军
  • 通讯作者:
    王军
孔隙岩样动电特性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军;胡恒山;关威;尹诚刚
  • 通讯作者:
    尹诚刚
基于小波和 L∞ 拟合方法去除均匀噪音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窦以鑫;胡恒山;韩波
  • 通讯作者:
    韩波
横波引起的转动及其孪生剪切变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力学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恒山
  • 通讯作者:
    胡恒山
基于鞍点法与互易性的远探测波场模拟∗
  • DOI:
    10.11684/j.issn.1000-310x.2019.03.00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应用声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家旗;胡恒山
  • 通讯作者:
    胡恒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胡恒山的其他基金

受静应力作用的介质中动态位错的等效地震矩张量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受静应力作用的介质中动态位错的等效地震矩张量
  • 批准号:
    1227210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距离无关算法的远探测声场模拟研究
  • 批准号:
    11972132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随钻震电波传播理论研究与地层纵横波速度反演
  • 批准号:
    1137209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横向各向同性地层井孔声场分析与剪切模量和渗透率反演
  • 批准号:
    40874062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孔隙介质中的弹性-电磁耦合波传播机制研究
  • 批准号:
    10272038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