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肽修饰的靶向脑胶质瘤双载药纳米递释系统的构建及其靶向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090186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08.药剂学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由于血脑屏障(BBB)的存在,常规化疗药物和基因药物静脉注射后几乎无法到达脑内,严重制约着脑胶质瘤的治疗。本项目拟构建一种新型的T7肽修饰的双载药纳米递释系统,静脉给药后靶向治疗脑胶质瘤。该递释系统具有三大特征,(一)利用BBB和肿瘤细胞表面均高度表达转铁蛋白(Tf)受体的特点,采用Tf的配体T7肽为靶向头基,具有有效跨越BBB和富集于肿瘤部位的双重靶向功能;(二)所使用的载体材料树枝状聚左旋赖氨酸(DGLs)是近两年新开发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易于修饰,且可生物降解;(三)利用DGLs的双亲性和荷正电性,同时包载疏水性的抗肿瘤药物和负电性的治疗基因,制备双载药系统,一次性给药后可实现脑胶质瘤化疗和基因治疗双重作用。本项目设计思路新颖,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

结项摘要

由于血脑屏障(BBB)的存在,常规化疗药物和基因药物静脉注射后几乎无法到达脑内,严重制约着脑胶质瘤的治疗。本项目根据脑胶质瘤的特征,利用BBB和脑胶质瘤细胞表面共同高度表达转铁蛋白(Tf)的特性,成功构建一种新型的T7肽修饰的pH敏感的双载药纳米递释系统,同时携带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和治疗基因pORF-hTRAIL。结果显示,靶向性的双载药系统具有良好的跨BBB靶向脑胶质瘤的特性,可显著延长荷瘤裸鼠的存活时间,达到化疗和基因治疗联合治疗的协同效果,在减小给药剂量、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本项目基本达到预期的一次性给药后实现脑胶质瘤化疗和基因治疗双重作用的效果,为脑胶质瘤联合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在完成上述主体项目的同时,申请者积极检索文献,平行进行了一些相关试验,在本自然基金和其他基金的共同支持下,构建一系列靶向递药系统和诊断系统,如氯代毒素修饰的脑胶质瘤靶向基因递释系统等,取得较可喜的进展。. 到申请者撰写结题报告为止,已发表标注本自然基金支持的论文10篇(SCI论文9篇+综述1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SCI论文6篇(生物学重要期刊Biomaterials 5篇+药剂学重要期刊Molecular Pharmaceutics 1篇);申请专利3项;相关成果参与申请于2010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五)和2011年获得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六);参与编写国内首部脑靶向研究专著《脑靶向递药系统》(蒋新国教授主编);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其中一名获得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lasmid pORF-hTRAIL and doxorubicin co-delivery targeting to tumor using peptide-conjugated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使用肽缀合的聚酰胺树状聚合物将质粒 pORF-hTRAIL 和阿霉素共同递送至肿瘤
  •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0.09.070
  • 发表时间:
    2011-02-01
  • 期刊:
    BIO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Han, Liang;Huang, Rongqin;Jiang, Chen
  • 通讯作者:
    Jiang, Chen
Gene and doxorubicin co-delivery system for targeting therapy of glioma
用于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基因和阿霉素共递送系统
  •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2.03.031
  • 发表时间:
    2012-06-01
  • 期刊:
    BIO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Liu, Shuhuan;Guo, Yubo;Jiang, Chen
  • 通讯作者:
    Jiang, Chen
Lactoferrin-modified nanoparticles could mediate efficient gene delivery to the brain in vivo
乳铁蛋白修饰的纳米颗粒可以介导体内基因向大脑的有效传递
  • DOI:
    10.1016/j.brainresbull.2009.12.008
  • 发表时间:
    2010-04-05
  • 期刊: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Huang, Rongqin;Ke, Weilun;Pei, Yuanying
  • 通讯作者:
    Pei, Yuanying
Peptide-Conjugated PAMAM for Targeted Doxorubicin Delivery to Transferrin Receptor Overexpressed Tumors
肽缀合的 PAMAM 用于靶向阿霉素递送至转铁蛋白受体过度表达的肿瘤
  • DOI:
    10.1021/mp100185f
  • 发表时间:
    2010-11-01
  • 期刊:
    MOLECULAR PHARMACEUTIC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Han, Liang;Huang, Rongqin;Jiang, Chen
  • 通讯作者:
    Jiang, Chen
Peptide-conjugated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as a nanoscale tumor-targeted T1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trast agent
肽缀合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作为纳米级肿瘤靶向 T1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1.01.005
  • 发表时间:
    2011-04-01
  • 期刊:
    BIO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Han, Liang;Li, Jianfeng;Jiang, Chen
  • 通讯作者:
    Jiang, Ch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生物可降解无机介孔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药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诚意;黄容琴
  • 通讯作者:
    黄容琴
介孔碳纳米球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艳晖;黄容琴
  • 通讯作者:
    黄容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容琴的其他基金

亚细胞光热联合铁死亡的可降解型肿瘤免疫治疗系统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亚细胞光热联合铁死亡的可降解型肿瘤免疫治疗系统研究
  • 批准号:
    8217274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靶向纳米递送系统
  • 批准号:
    31922044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固相合成碳纳米点的光声/荧光双模成像指导下的脑胶质瘤靶向联合治疗
  • 批准号:
    81773280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可视化的级联靶向胶束联合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
  • 批准号:
    8157300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