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显式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的发展及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07509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6.大气化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在现有的环流模式基础上构建一个太平洋环流模式,对该模式的物理场模拟能力进行评估,并使用被动示踪物对其进行进一步检验。将现有的海洋生态系统模块和碳循环模式进一步发展并耦合至上述经过检验的环流模式中,建成一个含显式生态系统的太平洋环流碳循环模式,模拟研究太平洋生产力、生物量和二氧化碳体系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估计"生物泵"在输送总二氧化碳中的作用。诊断分析某些特定区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对碳循环及生产力的相对贡献,阐明海洋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探讨赤道地区及南大洋等其它地区表层水的生物量和二氧化碳与气候现象和气候事件的关系,为揭示太平洋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项目研究不仅可提高估计太平洋吸收人为二氧化碳的能力,而且可为认识全球碳循环的碳收支这一国际热点问题提供一些新的依据。

结项摘要

目前国际上大尺度的海洋碳循环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趋势是发展带显式生态系统的模式。我国在过去大尺度海洋碳循环模式研究中,发展了简单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式,但带显式生态的模式至今还未见报道。本项目试图发展海洋生态系统模块,建成一个含显式生态系统的太平洋环流碳循环模式, 用于研究太平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的时空变化,及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稳态物理场及被动示踪物氚模拟结果表明,太平洋海盆模式较成功地再现了大尺度的环流和各大主要水团特征,再现了海盆内部层结特征。模拟的氚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及东西边界差异,侧向通风特征明显,模拟特征基本符合观测事实。.基本设计包括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的生态模式NPZD能模拟出观测到的叶绿素、浮游动物等生态量的基本特征,但副热带初级生产偏低。敏感试验显示碎屑下沉速率、浮游动物代谢率可调节副热带生产率。将NPZD的营养盐细化为铵盐与硝酸盐,并引入溶解有机氮(DON),建立了6变量的N2PZD模式。DON的引入对副热带低生产区有改进,但不及调节碎屑矿化率等参数的效果明显。考虑混合层过程对真光层生态的影响可消除Papa站位置的叶绿素廓线偏差,在改进营养盐约束边界后可削弱50°N处的春季水华提前现象,并使海表叶绿素双峰特征更加明显。.碳生化模式及2个带显式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均成功再现了太平洋中工业革命前碳循环的主要特征,海表总溶解无机碳分布特征与观测结果吻合较好。三个不同模式得到了相似的海气碳通量分布,赤道太平洋与南大洋对流混合区均为强的大气CO2源区,副热带太平洋为汇区,这与前人基于反演模式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海盆总NPP与SST间存在反相关特征,纬向风应力等环境因素在70年代的转变使得生态量发生了调整,导致赤道高生产区面积减小,模式能模拟出强El Nino事件时叶绿素消退特征。赤道海区海气碳通量出现了显著的年际变化,最强的正年际波动出现在1997年,而最强的负年际波动出现在1999年。DIC与SST第一主成份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85),而与海气碳通量相关系数高达0.92,说明赤道海区DIC的年际波动对海气碳通量的影响更为重要。.本项目建成的带显式生态系统的太平洋碳循环模式的研究平台为今后进一步发展该类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所得结果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科学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global ocean biogeochemistry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and its simulations
全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大气环流模型及其模拟
  • DOI:
    10.1007/s00376-012-2162-0
  • 发表时间:
    2013-04
  • 期刊: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Xu Yongfu;Li Yangchun;Chu Min
  • 通讯作者:
    Chu Min
太平洋海气CO2通量对气候事件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气候与环境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阳春;徐永福
  • 通讯作者:
    徐永福
Summary of recent climate change studies on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es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ocean in China
近期气候变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碳氮循环研究综述
  • DOI:
    10.1007/s00376-012-1206-9
  • 发表时间:
    2012-08
  • 期刊: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Xu Yongfu;Huang Yao;Li Yangchun
  • 通讯作者:
    Li Yangchun
全球海洋环流模式中氚分布的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气候与环境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凯;朱彬;徐永福;巴琦;李阳春
  • 通讯作者:
    李阳春
全球海洋CFC-11吸收对传输速度的敏感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琦;陈中笑;徐永福;李阳春
  • 通讯作者:
    李阳春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盐溶液中膨润土膨胀变形的计算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月;徐永福
  • 通讯作者:
    徐永福
阳离子交换对高庙子钠基膨润土膨胀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项国圣;方圆;徐永福
  • 通讯作者:
    徐永福
基于PFC2D岩石颗粒破碎强度和能量的分形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兴波;奚悦;徐永福
  • 通讯作者:
    徐永福
碱溶液侵蚀下高庙子膨润土膨胀变形的变化规律
  •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8.02.00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项国圣;徐永福;王毅;方圆
  • 通讯作者:
    方圆
ENSO年代际变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季劲钧;徐永福;李阳春;姜超
  • 通讯作者:
    姜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徐永福的其他基金

氨对颗粒态有机氮形成、老化和吸光特性的影响
  • 批准号:
    4217512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氨对颗粒态有机氮形成、老化和吸光特性的影响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二次无机气溶胶形成的重要化学机制的烟雾箱研究
  • 批准号:
    4187516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二次有机气溶胶在颗粒物表面的形成机制及其光学特性
  • 批准号:
    41375129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全球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 批准号:
    4073010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北太平洋人为二氧化碳的海气通量的模式研究
  • 批准号:
    40145023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7.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