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全新世群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年代与成因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111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5.景观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Guanting Basin is situated along the upper Yellow River at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Neolithic Lajia Ruins and the causation of the related prehistorical multiple disasters within the Guanting Basin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ver the world recently. Using multi- disciplinary methods and approaches including fieldwork, observation, sampling, laboratory analysis and multi-technique dating, complete Holocene sediment stratigraphy and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will be established in all geomorphological units in the Guanting Basin.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sedimentation environment, material sources and forming mechanism, and reveal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and the resultant change in surface processes over the prehistorical settlement at Lajia. On this basis, identify the disastrous events of flash floods, mudflows and debris flows from the tributary gullies, the extraordinary floods from the mainstream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palaeo-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 dam, and the possible dammed-lake burst floods along the Jishixia Gorge. Thereby, reveal the classification, occurrence age, causation, developing process and interactions of these severe multiple disasters that ruined the prehistorical settlement at Lajia. The results are very significant in understanding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over the environmentally vulnerable zone. They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in exploiting the resources, harmonizing human-environmental relation and mitigating disasters in western China.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盆地内新石器时代喇家遗址及其史前群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的成因, 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本项目拟从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全面深入的野外调查,观察分析,系统采样测试和多种技术年代测定,在各个地貌单元建立完整的全新世地层序列和年代框架。深入分析各个层次的沉积环境、物源和形成机制,揭示喇家史前聚落形成的区位环境和人地相互作用,及其所造成的地表过程变化。鉴别官亭盆地内支流沟谷暴雨山洪泥流泥石流事件和古地震事件、黄河干流全新世特大洪水事件、积石峡全新世古滑坡和堰塞湖的发生年代与发展演变过程。从而清晰地揭示摧毁喇家史前聚落的群发性重大灾害事件的类型、发生年代、成因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这对于掌握西部环境敏感带一万年来环境变化与灾害和人地相互影响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指导西部资源开发、协调人地关系、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项摘要

对官亭盆地及其相邻地区进行地貌学、沉积学、土壤学和地层学调查,系统采样进行测试分析和年代测定。主要研究结果为:第一,在黄河北岸古洪积扇前沿第二级阶地,建立了完整的土壤沉积物地层序列和年代框架。发现在河流阶地沉积物之上,覆盖着晚更新世马兰黄土(L1-1)-全新世早期黄土质过渡层(Lt)-全新世中期黑垆土(S0)-全新世晚期黄土(L0)-现代土壤(MS)。在喇家遗址,黑垆土层(S0)被两组含有山洪沉积物(FFD)的红色粘土质泥流沉积层(RC1/RC2)穿插,分裂成为三个亚层,即古土壤层上段(S0上)、中段(S0中)和下段(S0下)。第二,发现齐家文化聚落废墟(4150-3850a BP)坐落在古土壤下段(S0下)的表面,被红色泥流(RC1)或者山洪砂砾(FFD1)所覆盖。遗址东部东北部处于岗沟古洪积扇前沿,红色泥流层次多厚度大;遗址西部西南部处于吕家沟古洪积扇前沿,山洪砂砾层次多厚度大。第三,测年结果表明在3850a BP至3600a BP之间,受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强对流天气影响,官亭盆地北部拉脊山东坡及晚第三系红层丘陵沟壑区,频繁发生高强度暴雨山洪和泥流泥石流,沿着众多支沟进入官亭盆地。喇家遗址的齐家文化聚落正是被山洪和泥流过程所毁灭。第四,针对遗址内外密集分布的地裂缝及其填充物的研究,表明在3850a BP和3600a BP前后,官亭盆地发生两期大地震。其中第一期大地震直接毁坏聚落的同时,在盆地周边诱发规模巨大的滑坡,加剧了沟谷的泥流泥石流过程。第五,针对黄河积石峡古滑坡及其堰塞湖沉积层的研究,表明积石峡中段狐跳峡大拐弯凹岸山体在8250a BP和6100a BP发生两次规模巨大的滑坡,堵塞黄河形成堰塞湖,存在了2600多年。过坝体溢流缓慢侵蚀切割,湖水逐渐泄流变浅,期间有若干次收缩和扩张,最终在5650a BP消亡,黄河重新贯通。综上所述,可知官亭盆地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是在3850a BP由大地震和暴雨山洪泥流泥石流等群发性灾害所毁灭,积石峡古堰塞湖消亡早于喇家遗址毁灭废弃的年代达1800年,两者之间没有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西部环境敏感带环境变化与灾害发生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atastrophic flashflood and mudflow events in the pre-historical Lajia Ruins at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Chinese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东北缘史前拉家遗址灾难性山洪泥石流事件
  • DOI:
    10.1016/j.quascirev.2020.106737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Wang Haiyan;Huang Chunchang;Pang Jiangli;Zhou Yali
  • 通讯作者:
    Zhou Yali
青海官亭盆地二方村遗址全新世土壤沉积物地层序列与OSL测年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莹璐;黄春长;周亚利;张玉柱;周 亮;郭永强;周 强;赵 辉;王兆夺;炊郁达;羊俊敏
  • 通讯作者:
    羊俊敏
Prehistoric and historic overbank floods in the Luoyang Basin along the Luohe River,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黄河流域中游洛阳盆地洛河沿线史前和历史性漫溢洪水
  • DOI:
    10.1016/j.quaint.2019.06.02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Zhang Yuzhu;Huang Chun Chang;Tan Zhihai;Chen Yinglu;Qiu Haijun;Huang Chang;Li Yuqin;Zhang Yunxiang;Li Xiaogang;Shulmeister James;Patton Nicholas;Liu Lu;Zhu Yan;Wang Ninglian
  • 通讯作者:
    Wang Ninglian
青海喇家遗址全新世中期土壤与泥流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29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山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紫星;黄春长;赵辉;郭永强;周亚利
  • 通讯作者:
    周亚利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全新世山洪泥流盛行期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0.05.0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戎晓庆;黄春长;庞奖励;周亚利;张玉柱;郭永强;周强;赵辉;炊郁达;郑紫星;王海燕;刘璐;尚瑞清;王兆夺
  • 通讯作者:
    王兆夺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汉江上游郧县段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特征以及成壤环境演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春长;庞奖励;刘建芳;张玉柱
  • 通讯作者:
    张玉柱
汉江上游现代洪水滞流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永强;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张玉柱;范龙江
  • 通讯作者:
    范龙江
基于HEC-RAS模型的汉江上游旬阳西段超长尺度古水文演化重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玉柱;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石彬楠;李晓刚
  • 通讯作者:
    李晓刚
北洛河中游白水段峡谷全新世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明;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姚平
  • 通讯作者:
    姚平
论极端性洪水灾害与全球气候变化-以汉江和渭河洪水灾害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殷淑燕;黄春长;查小春
  • 通讯作者:
    查小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春长的其他基金

淮河中上游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及其测年断代研究
  • 批准号:
    4217109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若尔盖盆地河流古洪水沉积及黄河贯通年代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河晋陕峡谷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及其与季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 批准号:
    41471071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汉江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区)万年尺度古洪水水文学研究
  • 批准号:
    4103063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渭河及其主要支流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
  • 批准号:
    40771018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4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河中游古代都市迁移发展与环境变迁互动关系研究
  • 批准号:
    4057115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渭河流域全新世短尺度气候水文事件高分辨率研究
  • 批准号:
    40071006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