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1在三阴乳腺癌中对TRAIL受体介导的细胞自噬调控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0209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815.肿瘤靶向治疗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is a subtype of breast cancer that is clinically negative for expression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ER/PR) and HER-2 protein.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unique molecular profile, highly aggressive behavior, distinct patterns of metastasis, and lack of targeted therapies.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 is an attractive candidate for cancer therapy because it triggers the extrinsic and/or intrinsic pathway of apoptosis in a variety of tumor cells by engaging the death receptors DR4 and DR5, while sparing most normal cells. However, recent findings show that death receptor can also transmit alternative necroptotic or autopahgy signaling, depending on the cell type and stimulus. Moreover,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1 (RIP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ell death-mediated by death receptor activation.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found that TRAIL can initiate protective autophagy in TNBC cells. Blocking autophagy can induce the selective protein degradation of RIP1 and increase tumor cell sensitivity to TRAIL-induced apoptosis. Furthermore, down-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RIP1 can also enhance the tumuricidal activity of TRAIL against TNBC cel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IP1 involve in the TRAIL-receptor-mediated protective autophagy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will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RIP1 in protective autophagy by using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methods, indentifying the RIP1-interacting protein, relative signaling and regulatory network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the precis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IP1 in regulation of death receptor-mediated autophagy, and disclose a cross-talk between autophagy pathway and the ubiquitin - proteasome pathway .Our study may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protective autophagy and subsequently allows development of a novel targeted therapy strategies for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三阴乳腺癌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类特殊乳腺癌亚型,与其它类型乳腺癌相比具有侵袭性高、易转移复发等特点,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手段。申请者前期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能激活三阴乳腺癌细胞内保护性自噬。阻断自噬能增强TRAIL的肿瘤杀伤效应,同时特异性诱导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降解。不仅如此,直接下调RIP1同样能提高三阴乳腺癌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尚未明确。基于以上背景,申请者首次提出RIP1参与调控TRAIL受体介导的保护性自噬,并将利用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方法展开研究。以RIP1 相互作用蛋白及其调控网络作为研究切入点,揭示RIP1 作为调节蛋白在保护性自噬中的作用、阐明细胞自噬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之间的调控机制。在完善自噬理论基础上为三阴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策略。

结项摘要

三阴乳腺癌是一类具有高侵袭性、易复发转移的特殊类型乳腺癌,由于缺乏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因此缺乏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手段。申请者研究发现TRAIL能激活三阴乳腺癌细胞内保护性自噬,阻断自噬能增强TRAIL的肿瘤杀伤效应,同时特异性诱导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降解。不仅如此,直接下调RIP1同样能提高三阴乳腺癌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TRAIL激活死亡受体组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时, RIP1蛋白与FADD、TRADD形成riposome的复合物。在阻断RIP1介导的自噬信号通路后,Caspase 8的活性得到增强,进而将RIP1作为底物进行水解,并在抑制保护性自噬信号通路的同时,使凋亡信号通路得以加强。申请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发现TRAF2、CARD9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9)可能参与调控RIP1蛋白的活性,激活NF-кB信号通路,但相关工作仍在深入研究并探索中。与此同时,研究者发现利用干扰有丝分裂药物同样能增强DR5特异性激动性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其具体机制是由于JNK的持续激活从而是Bim蛋白发生磷酸化,从而增强了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途径。不仅如此,上述过程中还伴随着NF-κB依赖性miR-146a的表达,后者进一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鉴于多靶点联合治疗肿瘤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者在专注本研究的同时,将兴趣点延伸至药物研发相关领域。鉴于国内外关于TRAIL偶联脂质体或PEG的药物在临床前研究获得肯定,结合本课题证明阻断自噬能够增强TRAIL的肿瘤杀伤活性,因此研发以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以TRAIL联合包括RIP1在内的多靶点治疗药物具有一定可行性。研究才与脂质体药物载体平台的开发,首先尝试以原癌基因Bmi1作为研究切入点和治疗靶点,在联合化疗药物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多靶点治疗药物的可行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这为下一步构建“TRAIL/RIP1 inhibitor-liposome”奠定的夯实的基础。本研究在完善自噬理论基础上为三阴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delivery of doxorubicin and Bmi1 siRNA by folate receptor targeted liposomes exhibits enhanced anti-tumor effects in vitro and in vivo.
通过叶酸受体靶向脂质体共同递送阿霉素和 Bmi 1 siRNA,在体外和体内表现出增强的抗肿瘤作用
  • DOI:
    10.7150/thno.9423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Theranostics
  • 影响因子:
    12.4
  • 作者:
    Yang T;Li B;Qi S;Liu Y;Gai Y;Ye P;Yang G;Zhang W;Zhang P;He X;Li W;Zhang Z;Xiang G;Xu C
  • 通讯作者:
    Xu C
Validation of Bmi1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mice.
验证 Bmi1 作为小鼠肝细胞癌的治疗靶点
  • DOI:
    10.3390/ijms151120004
  • 发表时间:
    2014-11-03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Qi S;Li B;Yang T;Liu Y;Cao S;He X;Zhang P;Li L;Xu C
  • 通讯作者:
    Xu C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Al-4%Ag合金中Ag原子偏析的低温正电子湮没参数研究
  • DOI:
    10.11804/nuclphysrev.37.2020002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原子核物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聂聪;刘晓双;张鹏;刘贵仲;曹兴忠;王宝义;于润升
  • 通讯作者:
    于润升
基于OpenFOAM的周期性管内流动边界处理方法研究
  • DOI:
    10.13255/j.cnki.jusst.2017.03.00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鹏;凡凤仙
  • 通讯作者:
    凡凤仙
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特征和主成分分析研究
  •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1.014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钟彩虹;李大卫;韩飞;刘小莉;张鹏;黄宏文
  • 通讯作者:
    黄宏文
草原化荒漠区中间锦鸡儿灌丛土壤线虫群落
  •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42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草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承承;梅续芳;张鹏;王业林;王德凯;解李娜;马成仓
  • 通讯作者:
    马成仓
三属麦1号抗条锈病基因的SSR分子标记
  • DOI:
    10.13207/j.cnki.jnwafu.2017.08.01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石;刘易科;张鹏;黄文娣;李光军;武慧雯;裴春萍;马东方;方正武
  • 通讯作者:
    方正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鹏的其他基金

Itaconate调控p53稳定性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Itaconate调控p53稳定性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10229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植入式大脑-外周神经接口修复下肢运动功能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24 万元
  • 项目类别:
ASMase-Nrf2在血管平滑肌分化及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4483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多靶点调控民族药三百棒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8177400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Wee1蛋白激酶在胃肠间质瘤伊马替尼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0238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湖北巴戟天抗衰老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81373299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IκB激酶民族药雪里见抗RA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8100161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