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对流超射区湍流性质与对流混合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097303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1502.恒星结构演化和大气、变星双星和多星系统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对流超射增大了恒星内部物质混合的区域,给恒星的结构和演化带来明显的影响。但是在超射区大小和对流混合过程方面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阻碍了对流超射研究的发展。我们针对对流外壳向内超射和中心核向外超射两类情况,采用湍对流模型研究对流超射区的物理性质和对流混合过程,试图丰富和完善对超射区湍流动力学结构类型的了解,探索研究对流混合的物理机制和数学模型,并应用其研究太阳对流超射区元素丰度的轮廓,AGB星对流外壳向内超射与对流挖掘效应,大质量恒星中心燃烧核对流超射和化学组成结构的演化等,探讨对流超射与元素丰度梯度和半对流的相互作用,对流混合与元素扩散等的相互作用,以期丰富和拓展关于对流超射现象的认识。

结项摘要

将Li&Yang(2007)提出的湍对流模型应用于处于红巨星分支和渐近巨星分支阶段的中等质量恒星模型中,研究了其对流外壳向内超射区内湍流运动和对流混合的情况,发现湍流速度在进入超射区后表现出幂率衰减的特征。利用湍流速度估计出的湍流扩散系数构造一个扩散型对流混合模型,并应用于中等质量恒星模型中发现,在红巨星分支和渐近巨星分支阶段恒星对流外壳的厚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对其后蓝回绕过程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发展了一种适用于从对流外壳底部向内超射的近似解和渐近解,证实了进入超射区后湍流的运动速度呈现出幂率衰减的规律,并发现其衰减指数完全由湍对流模型的参数决定。利用由此得到的湍流扩散系数构造一个扩散型对流混合模型,研究了太阳对流区底部超射造成的元素部分混合效应。将Li&Yang(2007)提出的湍对流模型应用于大质量恒星中心对流核研究上,发现对流核外存在的元素丰度梯度对对流超射的发展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半对流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处理方法改变了以往将超射和半对流当作两个独立的物理过程来处理的传统方法。通过考虑对流运动的元胞形态特征,在对经典的湍流k-epsilon模型中至关重要的参数作出合理的模型化假设后,发展了一种恒星对流的k-omega模型,克服了经典混合长理论无法确定混合长本身,以及无法应用于稳定分层区等缺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URBULENT CONVECTION MODEL IN THE OVERSHOOTING REGION. II. THEORETICAL ANALYSIS
过冲区域的湍流对流模型。
  • DOI:
    10.1088/0004-637x/750/1/11
  • 发表时间:
    2012-02
  • 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Zhang, Q. S.;Li, Y.
  • 通讯作者:
    Li, Y.
TURBULENT CONVECTION MODEL IN THE OVERSHOOTING REGION. I. EFFECTS OF THE CONVECTIVE MIXING IN THE SOLAR OVERSHOOTING REGION
过冲区域的湍流对流模型。
  • DOI:
    10.1088/0004-637x/746/1/50
  • 发表时间:
    2012-02
  • 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Zhang, Q. S.;Li, Y.
  • 通讯作者:
    Li, Y.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ction and overshooting in RGB and AGB stars
RGB 和 AGB 恒星的对流和过冲特征
  • DOI:
    10.1088/1674-4527/11/10/003
  • 发表时间:
    2011-07
  • 期刊: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Lai, Xiang-Jun;Li, Yan
  • 通讯作者:
    Li, Yan
Chemical mixing by turbulent convection in the overshooting region below the convective envelope of RGB stars
RGB 恒星对流包层下方过冲区域中的湍流对流化学混合
  • DOI:
    10.1088/1674-4527/11/11/010
  • 发表时间:
    2011-10
  • 期刊: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Lai, Xiang-Jun;Li, Yan
  • 通讯作者:
    Li, Yan
A k-omega MODEL FOR TURBULENTLY THERMAL CONVECTION IN STARS
恒星中湍流热对流的 k-omega 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Li, Yan
  • 通讯作者:
    Li, Y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新兴市场股票回购公告的价值效应研究
  • DOI:
    10.3969/j.issn.1000-176x.2014.02.008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虹;李焱
  • 通讯作者:
    李焱
变桨器故障引发停机对海上桁架式Spar风机运动的影响
  • DOI:
    10.13788/j.cnki.cbgc.2017.03.04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船舶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嘉文;唐友刚;曲晓奇;李焱;张若瑜
  • 通讯作者:
    张若瑜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新鲜与阴干黄芩根黄酮类成分含量对比及其相关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安徽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小艳;周国军;李焱;周铜水
  • 通讯作者:
    周铜水
脐带血血浆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体外扩增人脐血CD34~+细胞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劲松;吴韶清;汤雪薇;李焱
  • 通讯作者:
    李焱
原油舱晃荡对FPSO横摇运动的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舰船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尊峰;邵鹏程;李焱;童波;唐友刚
  • 通讯作者:
    唐友刚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焱的其他基金

对流与超射在恒星演化中的作用
  • 批准号:
    1213301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0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红巨星锂增丰机制研究
  • 批准号:
    1197307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恒星对流与磁场的研究
  • 批准号:
    11333006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3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湍对流理论及其在恒星结构演化中的应用
  • 批准号:
    10673030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4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脉冲变星和密近双星的研究
  • 批准号:
    19833040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