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影像学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治疗后演变过程与适时中止服药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60232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11.影像医学/核医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Echinococcosis is one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 which is under strongly control by our government. As 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 has the feature of infiltrating growth just like tumor, most patients lost the opportunity of resection when they see doctor. Long-term and even lifelong of albendazole treatment became the only choice for non-surgical therapy HAE, which will lead to liver toxicity, hair loss, dizziness, nausea, neutropenia and even teratogenic effect. Therefore, it is urgent for clinical to look for a suitable non-invasive and accurate imaging technique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change after the drug therapy for HAE, and to provide timely surveillance for the metabolism changes inside the lesion so as to determine the proper treatment course. This study plan to use the three advanced imaging techniques (PET-CT, DWI and MRI spectrum ) to dynamically detect the spectrum changes of glucose metabolism, bisphosphate adenosine, phosphoric acid creatine, Lactic acid and water molecules diffusion in the infected rats model after albendazole liposome treatment, Aiming at evaluating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and metabolism level of the lesion, revealing the rules that HAE treated after giving albendazole liposome, clarifying the mechanism of molecular imaging changes after medical treatment, so that we can offer reliabl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ational guiding drug treatment as well as for the considering to quit albendazole treatment in the right time.
包虫病是国家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肝泡状棘球蚴病具有起病隐匿和类肿瘤样增殖浸润生长的特点,口服阿苯达唑治疗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措施。但是长期服用阿苯达唑会导致肝脏毒性等严重副作用。目前尚缺乏客观评价服药后泡球蚴病灶内部的生物学变化规律的研究。本研究拟采用PET-CT、MRI扩散成像和波谱成像三种先进的影像技术,动态观察感染肝泡球蚴的大鼠给予阿苯达唑脂质体后,病灶内部葡萄糖代谢、二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及乳酸的频谱、水分子扩散的变化,并以病理标本和相关免疫组化结果做对照,揭示给予阿苯达唑脂质体后肝泡球蚴病内部的影像演变特点与规律;阐明药物治疗后病灶多模态影像学改变的病理基础和机理;比较几种影像技术的诊断效能,为临床合理应用各种影像学技术指导合理用药、评价疗效和指导适时中止服药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撑。

结项摘要

本研究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历时4年。研究目标是为临床合理应用各种影像学技术指导不可切除的泡球蚴患者合理用药、评价其疗效和指导适时中止服药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撑。.课题组按照实验计划建立大鼠泡球蚴实验动物平台,重点分析研究了接种成功后不同时期大鼠肝泡球蚴病灶的MRI-DWI动态影像,并与同期病理改变相对照,揭示了不同时期大鼠肝泡球蚴病灶动态演变的规律,发现 MRI扩散成像成像能揭示泡球蚴病灶从早期到晚期的动态演变过程,病灶内部信号、小囊泡、病灶边缘带都随着分期不同而有不同变化,DWI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和病灶周边的特征性过渡带。随着接种时间延长,病灶内部及周边ADC值逐渐减小,该现象揭示病灶内部及周边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由此可见, MRI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动态显示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周边的纤维化程度,与ADC图像两者结合可以动态反映病灶周边血管化和纤维化的动态演变。.基于临床病例,建立在活体即可实现的无创性的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和评价体系,尝试用MRI扩散成像、能谱CT 取代昂贵的PET-CT来评价泡球蚴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发现上述各种方法均能显示病灶边缘浸润带的变化: MRI扩散成像显示病灶内部信号、边缘带的演变加之 MRCP更容易显示病灶内小囊泡的分布数量和信号变化,均能反映病灶侵袭的活性的差别,是临床容易推广应用的最好的技术;能谱CT研究表明碘值与MVD高度相关:碘图显示包虫组织、病变边缘区域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碘值存在差异,病灶边缘弧线形或者半圆形高碘值带对应于PET-CT所显示的高代谢摄取区,也可用于显示病灶边缘的侵袭活性,有望作为评价泡球蚴病灶活性的另外一个选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能谱CT碘图与18F-FDG PET评价肝泡球蚴病生物活性的对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文亚;肖虎;温浩;李婷婷
  • 通讯作者:
    李婷婷
MRI-DWI在早期大鼠肝泡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虎;张梅;蒋奕;刘文亚
  • 通讯作者:
    刘文亚
多层螺旋CT及血管成像对肝泡状棘球蚴血管受侵的诊断价值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建卿;王健;蒋奕;刘文亚
  • 通讯作者:
    刘文亚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ly induced early 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in rats with ultrasonography
超声评价实验诱导大鼠早期肝泡包虫病
  • DOI:
    10.1016/j.jrid.2016.07.00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Rad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enya Liu;Qiaoxin Li;YingXin Wang;Wei Han
  • 通讯作者:
    Wei Han
The role of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n differentiation of hepatic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 –carcinoma
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肝泡包虫病和肝内胆管癌中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Rad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ibanu Abudureheman;Jian Wang;Wenya Liu
  • 通讯作者:
    Wenya L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小型猪早期肝泡状球蚴病模型能谱CT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岳征;刘文亚
  • 通讯作者:
    刘文亚
基于SC分集的混合FSO/RF航空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激光与红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文亚;赵尚弘;王翔
  • 通讯作者:
    王翔
肝泡型包虫病的钙化特点及其生物学活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华放射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帅;刘文亚
  • 通讯作者:
    刘文亚
能谱CT碘值测定评价肝泡状棘球蚴患者残肝功能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贝;刘文亚
  • 通讯作者:
    刘文亚
Cell-Membrane Biomimetic Indocyanine Green Liposomes for Phototheranostics of Echinococcosis
用于包虫病光治疗的细胞膜仿生吲哚菁绿脂质体
  • DOI:
    10.3390/bios12050311
  • 发表时间:
    2022-05-09
  • 期刊:
    biosenso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鑫鑫;李军;刘文亚
  • 通讯作者:
    刘文亚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文亚的其他基金

基于深度学习和影像组学的肝脏泡型包虫病影像分型及生物学活性评价
  • 批准号:
    81974263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多模态技术实现包虫病表面抗原受体特异性成像的研究
  • 批准号:
    81772008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影像学技术评价肝包虫病自体肝移植前后肝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81460280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4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肝泡球蚴病灶生物学边界的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 批准号:
    30960100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