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中生代增生杂岩: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历史的制约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30210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1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11.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Mesozoic accretionary complex (MAC),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Jilin-Heilongjiang Provinces,is the key record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the Paleo-Pacific subduction-accretion system. Here,we propose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MAC in NE China integrating field mapping and petrological,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aiming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onstruct the polarity of subduction and tectonic assemblages of the MAC by the units of thrust faults, imbricate folds and tectonic mélange, based on detailed structural mapping,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and geometry and kinematic analysis. (2) trace the origin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MAC, based on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rock assemblages and geochemical data. (3) define the ages of protoliths and metamorphism, based on dating of zircons and metamorphic minerals, respectively, using cutting-edge geochronological techniques. These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important new data to asses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MAC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Paleo-Pacific subduction-accretion system, which is essential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estern Pacific plate and the Eurasia continent. The proposed study would enhance the leading role of Chinese scientists in the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research in the Pacific-related fields.
吉黑东部中生代增生杂岩为我国东部地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过程的关键直接记录,对限定古太平洋的俯冲-增生历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项目拟以该增生杂岩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大比例尺构造-岩浆-混杂岩地质填图基础上,结合变质-变形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查明以逆冲断层-叠瓦状褶皱-构造混杂为代表增生杂岩的构造组合特征及其与俯冲极性的关系;研究典型增生杂岩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典型物质组成,结合地球化学测试,以确定其构造属性和成因;应用锆石和各类变质矿物的现代同位素定年技术,综合限定成岩与不同变质阶段的变质事件年龄,进而刻画该增生杂岩的形成与增生就位过程。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东北中生代增生杂岩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关系。研究成果不仅为西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作用过程提供关键证据,也为创新和引领国际相关研究提供了最佳机遇。

结项摘要

古太平洋板块对我国东部大陆边缘的控制作用和过程,历来是国际地学研究的焦点和重大地质问题。项目选题针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直接记录—吉黑东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增生杂岩开展了俯冲-增生历史相关的系统研究。1. 论证了佳木斯地体西侧吉黑高压带时代为210-180 Ma,佳木斯地体东侧跃进山增生杂岩为~188 Ma等,为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启动的记录;2. 厘定了俄罗斯远东锡霍特-阿林增生杂岩的俯冲增生与就位过程,识别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变的时限为~90 Ma;3. 成功测定出黑龙江高压蓝片岩带的变质锆石年龄为~200 Ma,进一步限定了古太平洋俯冲启动时代可达晚三叠世;4. 综合限定了长春-延吉缝合带形成时代为220-240 Ma,为吉黑高压带的南延部分,形成于古太平洋俯冲的构造背景;5. 指出张广才-小兴安岭岩浆岩主体为晚三叠-早侏罗世弧岩浆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回撤过程;6.通过大比例尺填图厘定了吉黑东部中生代增生杂岩三期变形特征,揭示了古太平洋俯冲、侵蚀和构造挤出的动力学过程;7. 综合分析了中亚造山带最终缝合带——南天山-Solonker-延吉缝合带的四阶段演化历史,进一步指出长春-延吉缝合带为古亚洲与环太平洋构造转折的标志;8. 分析了东北地区变质基底的组成与性质,探讨了东北微陆块群构造演化及其与超大陆聚合的关系;9. 针对高压蓝片岩开展了挥发份元素和流体易迁移元素开展了探索性研究,示踪了俯冲过程中N 同位素迁移与再循环过程;10. 总结了增生杂岩与增生型造山带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SCI论文45篇,第一标注论文23篇),聚焦并回答了 “吉黑东部地区中生代增生杂岩组成、年代学格架与形成背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增生历史与动力学背景”等国际焦点问题,研究成果对深入分析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历史,我国东部油气盆地演化、大规模金成矿作用背景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9)
专利数量(0)
A Triassic-Jurassic westward scissor-like subduction history of the Mudanjiang Ocean and amalgamation of the Jiamusi Block in NE China: Constraints from whole-rock 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 and Lu-Hf isotopes of the Lesser Xing'an-Zhangguangcai Ra
牡丹江洋三叠纪—侏罗纪西剪式俯冲历史与中国东北佳木斯地块的拼合:小兴安岭-张广才Ra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Lu-Hf同位素的制约
  • DOI:
    10.1016/j.lithos.2018.01.00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LITHO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Ge Mao-Hui;Zhang Jin-Jiang;Li Long;Liu Kai
  • 通讯作者:
    Liu Kai
东北中生代增生杂岩及对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俯冲历史的制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建波;蒲先刚;侯贺晟;韩伟;曹嘉麟;李功宇
  • 通讯作者:
    李功宇
History of collision between the Jiamusi and Songliao blocks: new constraints from the Luobei complex, NE China
佳木斯与松辽地块碰撞历史:来自中国东北萝北杂岩的新约束
  • DOI:
    10.1007/s00531-021-02147-0
  • 发表时间:
    2022-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Zhuo Chen;Gong-Yu Li;Wen-Jiao Xiao;Jian-Bo Zhou
  • 通讯作者:
    Jian-Bo Zhou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arc magmatism in the south-western Alxa Tectonic Belt (NW China): Constraints on the late Palaeozoic subduction history of the Palaeo-Asian Ocean
阿拉善构造带西南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弧岩浆作用:对古亚洲洋晚古生代俯冲历史的制约
  • DOI:
    10.1002/gj.334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Geolog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Dongfang Song;Wenjiao Xiao;Alan Collins;Stijn Glorie;Chunming Han
  • 通讯作者:
    Chunming Han
Zircon and monazite U-Pb ages of the Mashan Complex of the Jiamusi Block of NE China: a link to Gondwana?
中国东北佳木斯地块马山杂岩的锆石和独居石 U-Pb 年龄:与冈瓦纳古陆的联系?
  • DOI:
    10.1080/00206814.2021.1940321
  • 发表时间:
    2021-08
  • 期刊: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Maohui Ge;Zhuang Li;Long Li;Jinjiang Zhang;Kai Liu
  • 通讯作者:
    Kai L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东北地块群:构造演化与古大陆重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建波;石爱国;景妍
  • 通讯作者:
    景妍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凤旭;周建波;张兴洲;张淑琴;赵庆英;孙跃武;乔德武;迟效国
  • 通讯作者:
    迟效国
郯庐断裂中段管帅拉分盆地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建波;程日辉;刘建辉
  • 通讯作者:
    刘建辉
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确定及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建波;曹嘉麟;曾维顺;王斌
  • 通讯作者:
    王斌
波浪起伏对噪声场空间特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建波;朴胜春;黄益旺;刘亚琴;欧焱青
  • 通讯作者:
    欧焱青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建波的其他基金

中亚造山带Solonker缝合带东部延伸的地质记录与深地震反射信息
  • 批准号:
    4223030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71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东北地区早古生代(~500 Ma)变质杂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批准号:
    4127224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10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苏鲁地区新元古界的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批准号:
    40872121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黑龙江蓝片岩带的形成时代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批准号:
    40672148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别—苏鲁造山带浅变质岩的形成机制与构造背景
  • 批准号:
    40272100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