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在肿瘤肝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77307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809.肿瘤复发与转移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Metastasis is the main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umor cells and the cells of the target organ is key to tumor metastasis. Gut microbiota and/or their metobolites have been shown to promote tumor development in many tissues, and to modulate the efficacy of cancer therapy by regulating the inflammation an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There is a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liver microenviroment. Dysbiosis was present in many chronic liver diseases and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promote chronic liver disease progression by acting on the liver microenvironment, while modul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using probiotics can suppress the chronic liver disease progression. However,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gut microbiota on liver metastasis are largely unknow. In this study, we will use 16s RNA sequencing to determine the changes of gut microbiota during liver metastasis, then use antibitics to sterilize the gut or DSS to disrupt the gut barrier or inducing dysbiosi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microbiota on liver metastasis. The michanisms will be studi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FACS, immune cell depletion and gene-knockout mice. Finally, the probiotics or some specific species of gut microbiota will be used to test whether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i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liver metastasis therapy. This study will not only shed light on how liver microenvironment affect liver metastasis, but also supply a new potential target for liver metastasis.
肿瘤转移是肿瘤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与靶器官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对肿瘤转移起决定性作用。肠道菌群及其产物可通过影响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等机制促进多种肿瘤的发展,并可调节抗肿瘤疗法的疗效。肠道菌群与肝脏微环境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存在于多种肝脏疾病,并促进其进展。而多种微生态制剂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促进多种肝脏疾病的缓解。肠道菌群与肿瘤肝转移的关系尚未见报道,调节肠道菌群作为防治肿瘤肝转移的靶点的意义还不明确。本项目拟首先研究肿瘤肝转移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其次再利用清除肠道菌群、破坏肠道黏膜及诱导肠道菌群失调的方法确定肠道菌群对肿瘤肝转移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细胞清除及应用多种转基因小鼠等方法明确肠道菌群影响肿瘤肝转移的机制。最后应用益生菌制剂或单一菌种探讨其对肿瘤肝转移的防治作用。本研究不仅有利于阐明肝脏微环境影响肿瘤肝转移的新机制,也为肿瘤肝转移的防治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结项摘要

肿瘤转移是肿瘤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与靶器官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对肿瘤转移起决定性作用。肝脏是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肿瘤肝转移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手段有限及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影响人民健康。肠道菌群及其产物可通过影响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等机制促进多种肿瘤的发展,并可调节抗肿瘤疗法的疗效。肠道菌群与肝脏微环境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存在于多种肝脏疾病,并促进其进展。在本项目中,我们发现应用抗生素清除肠道菌群明显促进了肿瘤肝转移,但对肿瘤皮下生长无明显影响。进一步对肿瘤肝转移过程的分析显示,清除肠道菌群明显促进了肿瘤细胞在肝脏内的早期定植,对肿瘤在肝脏的原位生长无明显影响。通过应该多种转基因小鼠我们发现肠道菌群可导致机体TLR7-MyD88通路活化,从而抑制肿瘤肝转移。通过免疫细胞清除或者基因敲除小鼠证实NK细胞是肠道菌群抑制肿瘤肝转移的关键细胞。进一步,我们发现了肿瘤肝转移的性别差异,并利用活体成像、免疫荧光显微镜技术、小鼠去势及雄激素回补等方法证实雄激素/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影响了肿瘤细胞在肝脏内的早期定植。之后通过免疫细胞清除、基因敲除小鼠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明确了雄激素/雄激素受体通过促进中性粒细胞在肝脏内的聚集从而促进肿瘤肝转移。最后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ChIP等实验证实雄激素/雄激素受体可与骨髓内中性粒细胞前体细胞内的相关基因如Ube2c、Top2a、Cebpe等基因转录调控区的ARE结合,促进其转录,从而促进了前体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最终导致了肝内中性粒细胞的集聚,并促进肿瘤转移。本研究发现了正常肠道菌群对肝脏内免疫监视细胞功能的重要作用,并发现应用相关的配体如R848等可活化肝脏的免疫监视功能,从而抑制肿瘤转移。本研究还发现阻断雄激素/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肿瘤肝转移。因此,本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The Roles of Neutrophi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iver Diseases.
中性粒细胞在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DOI:
    10.3389/fimmu.2021.62547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 影响因子:
    7.3
  • 作者:
    Tang J;Yan Z;Feng Q;Yu L;Wang H
  • 通讯作者:
    Wang H
4-phenylbutyric acid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via initiating cancer stem cells through activation of PPAR-α.
4-苯基丁酸通过激活 PPAR-α 启动癌症干细胞促进肝细胞癌
  • DOI:
    10.1002/ctm2.379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影响因子:
    10.6
  • 作者:
    Chen SZ;Ling Y;Yu LX;Song YT;Chen XF;Cao QQ;Yu H;Chen C;Tang JJ;Fan ZC;Miao YS;Dong YP;Tao JY;Monga SPS;Wen W;Wang HY
  • 通讯作者:
    Wang H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于乐兴的其他基金

血小板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 批准号:
    8147259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肠道微生态失衡在DEN诱导的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 批准号:
    81101513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