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颗粒物的捕获、悬浮、控制、老化过程及其理化性质的精确测量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544223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2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6.大气化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In the formation of haze in China, one focus is how to understand the transfom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nds (VOCs) to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nds (SVOCs), which allows the condensation of VOCs, leading to explosive growth of PM2.5, deacrease of inva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During the condesation of VOCs, how to achive the saturated vapor pressure of SVOCs, the Henry's constant of VOC gas-liquid equilibrium, the uptake coefficient of trace gas at aerosol interface, and the extinction coefficient in aerosol aging are the key problems in understanding the PM2.5 formation machanism in China. In this project, Laser suspension and electrodynamic balance suspension technology are utilized to capture and suspend single aerosol particle. To solve the key scintific problems in gas pahse condensation, gas-liquid or gas-solid equilibrium, and aerosol interface reaction processes, the ambient conditions of particle are ajusted to accurately contral the phase, composation, size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single aerosol particle. By analysising spectral information such as spontaneous Raman scattering,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and cavity-ring-down spectroscopy, we can measure importa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for example, the saturated vapor pressure of SVOCs, the Henry's constant of VOC gas-liquid equilibrium, the uptake coefficient of trace gas at aerosol interface, hygroscopic growth factor, and the extin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ingle aerosol particl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rralations beteen these parameters and the chemical coposation, size, pahse state, temperature and environment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particle, provide basic data for knowing the formation machanism of haze.
我国雾霾的形成,一个瓶颈问题就是挥发性有机物(VOC)如何转换为低挥发性有机物,进而发生气粒转化,导致爆发式PM2.5增长,引起能见度急剧下降、空气质量恶化。如何获得气粒转化过程中低挥发性有机物饱和蒸汽压、VOC气液分配平衡亨利系数、气溶胶界面对痕量反应气体摄取系数、以及老化过程中消光系数,对于认清我国PM2.5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利用光悬浮和电悬浮技术,捕获、悬浮单个气溶胶微粒,控制其周围环境的氛围,针对气粒转化、气粒分配平衡、气粒化学反应等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原位获得相态、组成、尺度、浓度可以精确控制的单个气溶胶颗粒物自发拉曼、受激拉曼、光腔衰荡光谱等信息,测量低挥发性有机物的饱和蒸汽压、挥发性有机物的亨利系数、与臭氧等气体反应的摄取系数、吸湿增长因子、消光系数等重要理化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与化学组成、尺度、相态、温度、相对湿度的依赖关系,为揭示雾霾的形成机制提供数据。

结项摘要

我国雾霾的形成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是一种复合的反应机制,既包含伦敦雾的反应机制,也包含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还有很多界面反应机制。本项目利用光镊悬浮技术,压力脉冲技术,显微共聚焦拉曼测量技术,衰减全反射红外测量技术等捕获,悬浮单个气溶胶微粒,控制其周围环境的氛围,对其老化过程及其理化性质进行测量,进行了悬浮粘性气溶胶颗粒中1,2,6-己三醇的挥发性进行了研究以及甘油在悬浮和器壁上沉积的甘油/硝酸钠/水液滴间的重新分配研究等,对玻璃态气溶胶颗粒的扩散系数和粘性的理化性质进行精确测量,对气溶胶颗粒中的传质过程挥发性界面反应过程相内反应过程酸度的测定吸湿性相变过程挥发性界面过程等进行了深入的观测以及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Optical properties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ctions between methylglyoxal and glycine/ammonium sulfate
甲基乙二醛与甘氨酸/硫酸铵反应的光学性质研究
  • DOI:
    10.1016/j.saa.2019.02.087
  • 发表时间:
    2019-05-15
  • 期刊: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Gao, Yan;Zhang, Yunhong
  • 通讯作者:
    Zhang, Yunhong
硫酸铵·硫酸钠复盐体系吸湿性质的光镊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林娜;蔡宸;张韫宏
  • 通讯作者:
    张韫宏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O-3 and NO2 oxidation of SO2 on alpha-Al2O3 particles
相对湿度对α-Al2O3颗粒上O-3和NO2氧化SO2的影响
  • DOI:
    10.1016/j.atmosenv.2017.08.02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Liu Wenjun;He Xiang;Pang Shufeng;Zhang Yunhong
  • 通讯作者:
    Zhang Yunhong
Hygroscopic behavior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evolution of internally mixed aerosols composed of oxalic acid and ammonium sulfate
草酸和硫酸铵内部混合气溶胶的吸湿行为和化学成分演化
  • DOI:
    10.5194/acp-17-12797-201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影响因子:
    6.3
  • 作者:
    Wang Xiaowei;Jing Bo;Tan Fang;Ma Jiabi;Zhang Yunhong;Ge Maofa
  • 通讯作者:
    Ge Maofa
A kinetics study of the heterogeneous reaction of n-butylamine with succinic acid using an ATR-FTIR flow reactor
使用 ATR-FTIR 流动反应器研究正丁胺与琥珀酸的非均相反应动力学
  • DOI:
    10.1039/c8cp01914b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Gao Xiaoyan;Zhang Yunhong;Liu Yong
  • 通讯作者:
    Liu Y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拉曼光谱研究不同风化过程中七水硫酸镁晶体相转变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枫;张韫宏
  • 通讯作者:
    张韫宏
Al2O3性质对加氢脱硫催化剂CoMo/Al2O3活性相形成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 影响因子:
    16.5
  • 作者:
    齐和日玛;李会峰;袁蕙;张韫宏;徐广通
  • 通讯作者:
    徐广通
利用真空FTIR比较研究油酸薄膜和油酸包覆粉煤灰分别与臭氧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动力学(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翔;冷春波;张韫宏
  • 通讯作者:
    张韫宏
高速摄像技术观测过饱和NaClO_4气溶胶结晶动力学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枫;赵利军;张韫宏
  • 通讯作者:
    张韫宏
NaNO3气溶胶结晶动力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光散射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越;张庆暖;张韫宏
  • 通讯作者:
    张韫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韫宏的其他基金

自发/受激拉曼和瑞利散射联用装置
  • 批准号:
    4212780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98.33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直接测量大气细颗粒物pH值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方法
  • 批准号:
    41875144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气溶胶双微粒的俘获、悬浮、碰并动态过程原位光谱观测
  • 批准号:
    21473009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气溶胶风化动态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分辨观测
  • 批准号:
    4117511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气溶胶表面动力学过程的原位谱学观测和理论化学计算模拟
  • 批准号:
    2093300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光镊悬浮技术应用于气溶胶液滴的动力学过程研究
  • 批准号:
    2087300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拉曼谱学原位探测微液滴中蛋白质微晶发生的化学物理事件
  • 批准号:
    20673010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气溶胶表面和内部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原位谱学研究
  • 批准号:
    20473012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单微粒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原位谱学研究
  • 批准号:
    20073004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