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泉嗜热硫酸盐还原菌对有机碳矿化的过程和机理研究—以西藏热泉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732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17.生物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Microbial sulfate reduction process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carbon and sulphur. Due to the uniqu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terrestrial hot springs have become an excellent geological setting for the studies of microbial mediated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element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elected hot springs stream which have the typ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Quzhuomu geothermal zone of Tibet as the study area, the component of carbon source in water and sediment will been analysi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using including microbial molecular ecology an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group in hot springs. The enrichment culture or pure culture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will be obtained by using in situ and situ culture methods. Comparison analysis of carbon sources use by of different types of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S isotope analysis will b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ulfur isotope fractionation effect of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comb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secondary mineral, to analysis of carbon cycle mediated by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in hot springs. reveal the traits of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sulfur and carbon which mediated by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in typical terrestrial hot springs ecosystem.
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过程不仅在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跟全球碳循环过程紧密相连,由于特殊的地化特征,陆地热泉已经成为研究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理想场所。本申请选取西藏山南地区曲卓木地热区作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的具有良好的温度梯度热泉流径,分析不同温度环境下热泉水体和沉积物的碳源类型,结合微生物生态技术和原位荧光杂交技术对比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规律,获得不同温度环境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富集培养物或者纯培养物,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硫酸盐还原功能菌对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规律,利用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比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的硫同位素分馏效应,结合形成的次生矿物结果,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热泉硫酸盐还原菌介导的碳循环过程,揭示典型陆地热泉中硫酸盐还原菌介导的硫碳循环规律。

结项摘要

微生物介导的硫酸盐还原过程不仅在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跟碳循环过程紧密相连。本项目选择西藏地区典型的具有典型温度梯度的热泉流径,分析不同温度热泉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碳源类型,揭示不同温度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分布规律,获得不同温度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的富集物和纯培养物,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硫酸盐还原功能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规律,结合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热泉中硫化矿物的硫同位素分馏特征,揭示了热泉中硫酸盐还原菌介导的硫化物矿物成因,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介导的碳循环过程,揭示典型陆地热泉中硫酸盐还原菌介导的硫碳循环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以下:1)西藏热泉具有多样化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热泉硫酸根含量差异显著,指示不同地区热泉的地质背景差异;2)从西藏热泉中挖掘出新的苏美拉菌类群,具有完整的异化硫酸盐还原代谢途径和几丁质代谢通路,显示该菌可以在相对极端的环境下利用难降解的有机质(如几丁质等),推测其具有利用难溶解有机质为碳源来支撑自身代谢,并将难降解有机质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为其他共生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提供可利用碳源;3)硫酸盐还原菌广泛分布于西藏热泉环境,包含硫酸盐还原细菌和硫酸盐还原古菌,高温的热泉源头,硫酸盐还原古菌可以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并利用二氧化碳等无机碳源支撑自身生理代谢,在温度较低的热泉中,主要为硫酸盐还原细菌,主要利用有机碳源支撑自身生理代谢;4)通过对热泉中硫化物矿物进行精细表征,发现硫化物矿物主要成分为黄铁矿;利用nano-SIMS对硫化物矿物的微区硫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热泉中的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分馏值约为-20‰,指示了硫酸盐还原菌在硫化物矿物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5)氢气是高温环境下硫酸盐还原古菌潜在的电子供体。热泉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产氢微生物类群;产甲烷过程可以跟硫酸盐还原古菌竞争热泉中的氢气,因此,氢气也是调控热泉微生物介导的硫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asting Light on the Adaptation Mechanisms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Widespread Sumerlaeota.
揭示广泛分布的黄鼠鱼的适应机制和进化历史
  • DOI:
    10.1128/mbio.00350-21
  • 发表时间:
    2021-03-30
  • 期刊:
    mBio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Fang Y;Yuan Y;Liu J;Wu G;Yang J;Hua Z;Han J;Zhang X;Li W;Jiang H
  • 通讯作者:
    Jiang H
Distribution of Hydrogen-Producing Bacteria in Tibetan Hot Springs, China.
中国西藏温泉产氢细菌的分布
  • DOI:
    10.3389/fmicb.2021.56902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Ma L;Wu G;Yang J;Huang L;Phurbu D;Li WJ;Jiang H
  • 通讯作者:
    Jiang H
滇藏热泉arxA基因型厌氧砷氧化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326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广盛;马力;王露霞;于志成;杨渐;普布多吉;吴耿;蒋宏忱
  • 通讯作者:
    蒋宏忱
地热生境中硫循环微生物研究进展——对早期地球生命过程的启示
  • DOI:
    10.13745/j.esf.sf.2022.2.82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学前缘, 2022, DOI:10.13745/j.esf.sf.2022.2.82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力;谢逸豪;吴耿;蒋宏忱
  • 通讯作者:
    蒋宏忱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Sulfate Concentration on the Sulfate/Sulfite Reduction Prokaryotic Communities in the Tibetan Hot Springs.
温度和硫酸盐浓度对西藏温泉硫酸盐/亚硫酸盐还原原核生物群落的影响
  • DOI:
    10.3390/microorganisms9030583
  • 发表时间:
    2021-03-12
  • 期刊:
    Microorganisms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Ma L;She W;Wu G;Yang J;Phurbu D;Jiang H
  • 通讯作者:
    Jiang H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桂林岩溶试验场不同地貌部位黄荆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3)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为;吴耿;余龙江*;刘彦;夏
  • 通讯作者:
桂林岩溶试验场不同地貌部位主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1): 55~58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为;刘彦;余龙江*;吴耿;申
  • 通讯作者:
热泉微生物驱动的氮循环研究进展及展望
  • DOI:
    10.13343/j.cnki.wsxb.2017058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敏;吴耿;蒋宏忱
  • 通讯作者:
    蒋宏忱
柴达木盆地达布逊盐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球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婉雨;杨渐;董海良;吴耿;王尚;孙永娟;赖忠平;蒋宏忱
  • 通讯作者:
    蒋宏忱
热泉中驱动碳循环的微生物研究进展
  • DOI:
    10.3799/dqkx.2018.27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敏;吴耿;蒋宏忱
  • 通讯作者:
    蒋宏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耿的其他基金

热泉微生物介导的硫化物矿物膜的形成机制及其地质学意义
  • 批准号:
    4217233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西藏搭格架热泉微生物厌氧砷氧化过程研究
  • 批准号:
    41502318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