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侧冕状极光的分类及其产生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项目摘要

日侧冕状极光是磁中午附近出现的一种主要极光形态,它们是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产生的典型电离层踪迹,可以作为空间天气活动的指示器。然而由于磁层边界层各类动力学过程的瞬变特性以及极区磁力线的高度汇聚作用,日侧冕状极光的形态、动态极为复杂,至今尚无明确的特征描述和合理的物理分类,它们与磁层边界层各类动力学过程之间具体的对应关系也未能建立。本项目拟利用极隙区纬度上南极中山站与北极黄河站极光观测数据,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利用动态纹理和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极光图像序列建模,实现日侧冕状极光过程的自动分类;利用SuperDARN和 EISCAT雷达、地磁链等多种地面观测,寻找对应日侧冕状极光的电离层不均匀体和空间电流体系变化的形态和动态特征;以地面多手段和Cluster-双星、DMSP等卫星观测资料协同分析为基础,研究日侧冕状极光与磁层源区动力学过程的对应关系,探索日侧冕状极光的物理机制。

结项摘要

围绕项目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项目建立了中山站多尺度极光成像系统,新建了北极KHO极光观测点、极光自动分析示范系统、SuperDARN高频雷达数据分析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南北极极光观测与数据分析能力。按计划开展了分析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进展:.1、基于极光的形态和动态特征,利用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建立了日侧极光的分类方法。尝试了利用多种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对极光图像进行分类,并通过与人工识别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自动模式识别应用于极光物理研究这一学科交叉领域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但在结合物理机制的分类上还需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2、.初步确定日侧冕状极光的源区特征,获得日侧冕状极光与磁层边界层过程的对应关系。利用黄河站多年连续极光观测,发现日侧重联电场对日侧630.0nm极光激发具有的线性的调制作用,而南北向电场对日侧午后扇区的极光激发具有明显调制作用;发现极光弧宽度越靠近磁正午越小,认为该结果是由于越接近磁正午磁壳的厚度越小,极光弧对应的磁层源区也越小所致;统计研究了极向运动极光结构(PMAFs)在不同行星际磁场条件下的光谱、运动、粒子沉降、时空分布等特征,发现PMAFs的发生率对IMF By在午前-午后的不对称性在Bz正向时比负向时更为明显;发现PMAFs存在着一段较低极光强度的时段,在重联发生时先出现赤道向移动,再开始极向移动;发现南北半球日侧极光卵综观强度分布的不对称性,并指出该不对称性是由磁鞘粒子密度的晨-昏不对称以及局地电离层的晨-昏变化联合作用所致。.3、在伴随日侧冕状极光的电离层不均匀体和空间电流体系的变化特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结合地面极光与雷达等多手段观测,发现行星际激波导致的日侧极光极强度的午前、午后变化及电离层对流方向的改变符合SC模型预测;发现日侧弥散极光强度与太阳风动压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认为太阳风动压可通过影响日侧合声波的活动以及相关的散射过程来调制日侧弥散极光;发现直接驱动过程和装卸载过程在触发型亚暴和自发型亚暴事件中都同时存在,但是对于自发型亚暴事件,太阳风的直接驱动作用更强,而对于触发型亚暴事件,卸载过程的作用在膨胀相时更明显。..本项目原计划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20篇),实际发表67篇(其中SCI论文46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3)
专利数量(0)
Decrease of auroral intensity associated with reversal of plasma convection in response to an interplanetary shock as observed over Zhongshan station in Antarctica
南极洲中山站观测到的与响应行星际激波的等离子体对流逆转相关的极光强度降低
  • DOI:
    10.1029/2010ja016156
  • 发表时间:
    2011-03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 Q. Hu;D. S. Han;T. Araki;Z. J. Hu;Q. H. Zhang;H. G. Yang;N. Sato;A. S. Yukimatu;Y. Ebihara
  • 通讯作者:
    Y. Ebihara
Aurora image segmentation by combining patch and texture thresholding
通过结合补丁和纹理阈值分割极光图像
  • DOI:
    10.1016/j.cviu.2010.11.011
  • 发表时间:
    2011-03
  • 期刊: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Gao, Xinbo;Fu, Rong;Li, Xuelong;Tao, Dacheng;Zhang, Beichen;Yang, Huigen
  • 通讯作者:
    Yang, Huigen
Multi-Kernel Implicit Curve Evolution for Selected Texture Regions Segmentation in VHR Satellite Images
VHR 卫星图像中选定纹理区域分割的多核隐式曲线演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 影响因子:
    8.2
  • 作者:
    S. Balla-Arabé, Xinbo Gao et al.
  • 通讯作者:
    S. Balla-Arabé, Xinbo Gao et al.
一种特征显著性编码的极光图像分类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冰, 仇文亮
  • 通讯作者:
    韩冰, 仇文亮
一种分层小波模型下的极光图像分类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曦, 李洁, 韩冰, 高新波
  • 通讯作者:
    杨曦, 李洁, 韩冰, 高新波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午后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的相关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红桥;N.Sato;刘瑞源;杨惠根;M.Kikuchi
  • 通讯作者:
    M.Kikuchi
Prospect of China's Auroral Fine-structure Imaging System(CAFIS) at Zhongshan station in Antarctica
中国南极中山站极光精细结构成像系统(CAFIS)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德胜;刘顺林;胡红桥;杨惠根;黄德宏;张北辰
  • 通讯作者:
    张北辰
南极中山站磁扰日午后极光事件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波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红桥;刘瑞源;王敬芳;杨惠根
  • 通讯作者:
    杨惠根
午后多重极光弧观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极地研究,17(4),255-263,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温艳波*;杨惠根;韩德胜;T.Ara
  • 通讯作者:
    T.Ara
地球自转对北极黄河站观测日侧极光弧运动的影响
  • DOI:
    10.11728/cjss2016.06.909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丘琪;杨惠根;陆全明;胡泽骏
  • 通讯作者:
    胡泽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惠根的其他基金

日侧重联极光的多波段观测和产生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974103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地球极隙区的电离层踪迹其动力学过程研究
  • 批准号:
    40236058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1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午后极光的形态和发生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174047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极昭和站极光嘶声的共轭研究
  • 批准号:
    49504063
  • 批准年份:
    1995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