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莲属种水平的亲缘地理学及物种形成历史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17020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202.植物系统发生与进化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本项目拟对八角莲属7个形态学种进行广泛群体取样与形态性状统计;基于叶绿体、核基因序列变异数据,分析单倍型的地理分布规律及谱系关系;通过与外类群序列比较,构建单倍型的系统发育树,确定祖先单倍型,推测冰期"避难所";利用群体遗传学、Bayesian、ABC模型方法分析种或谱系经历的历史事件;基于不同基因位点所构建的基因树与群体基因型分组,结合形态学数据,揭示分类学"好种",分析是否存在杂交种、种间基因杂交渗入;选择近缘谱系或姊妹种,利用"溯祖"理论、"隔离群体遗传学"(DPG)方法,计算种或谱系间的共同祖先时间(TMRCA)、分化时间、历史基因流,以鉴别该属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因渐渗"与"谱系分选"事件,并分析地质事件、植被变迁与物种分化的关系。结合生态位模型分析,揭示八角莲属种水平的谱系地理结构与群体进化历史;阐明八角莲属物种的进化关系与形成的历史过程,提出该属的整合分类系统。

结项摘要

八角莲属(Dysosma Woodson)隶属小檗科(Berberidaceae)鬼臼亚科(Podophylloideae),是我国特有的抗癌药用植物资源。本课题组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发育、生物地理、群体遗传学等原理与方法,对鬼臼亚科系统发育以及八角莲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形成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八角莲属物种遗传资源及其保护。研究表明,八角莲属包括6个 “进化重要单位”,共66种cpDNA单倍型(H1‒H66)、28种ITS单倍型(R1–R28)以及13种鬼臼毒素合成关键酶CYP719A基因型,基于以上遗传资源建立了八角莲属总DNA库,提出了就地与迁地保护策略。.(2)八角莲属谱系地理结构、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分化。云南八角莲、西藏八角莲形成独立谱系,位于系统发育树基部,而川八角莲与东部地区分布的八角莲复合种(八角莲、六角莲、小八角莲、贵州八角莲)互为姐妹类群。青藏高原3~4 Ma的快速隆升导致的地理隔离驱使了八角莲属西部类群(云南八角莲、西藏八角莲和川八角莲)的异域物种形成。上新世的气候变冷所导致的东亚森林片段化则驱使东部类群六角莲与中部地区分布的八角莲、小八角莲、贵州八角莲之间发生了物种分化。八角莲复合种的西部谱系在更新世中期与中部谱系发生了分化,形成了“隐秘种”;中部谱系部分个体在更新世倒数第二次间冰期拓殖至云贵高原东部,在随后的冰期发生了隔离分化,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小八角莲与贵州八角莲。末次冰期,六角莲存在南部(台湾)与北部(浙江)两个避难所,末次间冰期则发生了地理扩张。当代与历史基因流的比较研究表明,近期的人为片段化对六角莲居群间基因流有显著的负面效应,而早期的气候变迁导致了八角莲复合种其他居群间的地理隔离与基因流的阻隔。.(3)八角莲属比较转录组学研究。通过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高海拔分布的云南八角莲和低海拔分布的八角莲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利用de novo从头组装的方法,分别获得了53929和44855条unigenes,并得到两个种的直系同源基因4593对。开发了八角莲属的EST-SSR和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研究了鬼臼亚科植物CYP719A的基因型多样性,并分析了其分子进化式样。.(4)DNA条形码研究。揭示了ITS是鬼臼亚科植物鉴别的最佳DNA条形码,为规范药材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Plant 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in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s: Tracing the genetic imprints of Quaternary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world#39;;s most diverse temperate flora
中国及邻近地区植物分子系统发育地理学:追踪世界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遗传印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Yingxiong Qiu;Chengxin Fu;Hans Peter Comes
  • 通讯作者:
    Hans Peter Comes
Molecularphylogeography and ecological niche modelling of a widespread herbaceousclimber,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Vitaceae): insights into Plio-Pleistocene range dynamics of evergreen forestin subtropic China
广泛分布的草本攀援植物Tetrastigma hemsleyanum(葡萄科)的分子系统地理学和生态位模型:对中国亚热带常绿林的上新世范围动态的见解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New Phytologist
  • 影响因子:
    9.4
  • 作者:
    Hans Peter Comes;Fengsheng Hu;Yingxiong Qiu;Chengxin Fu
  • 通讯作者:
    Chengxin Fu
Characterization and cross-species transferability of EST-SSR markers developed from the transcriptome of Dysosma versipellis (Berberidaceae)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population genetic studies
从 Dysosma versipellis(小檗科)转录组开发的 EST-SSR 标记的表征和跨物种可转移性及其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DOI:
    10.1007/s11032-014-0134-z
  • 发表时间:
    2014-12-01
  • 期刊:
    MOLECULAR BREEDING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Guo, Rui;Mao, Yun-Rui;Qiu, Ying-Xiong
  • 通讯作者:
    Qiu, Ying-Xio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enetic effects of artificial and natural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Loropetalum chinense (Hamamelidaceae) in Southeast China
人工与自然生境破碎化对我国东南地区檵木(金缕梅科)遗传效应的比较研究
  • DOI:
    10.1038/hdy.2014.114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Heredity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Cao, Y. N.;Guo, R.;Zhang, Y. H.;Qiu, Y. X.
  • 通讯作者:
    Qiu, Y. X.
A strong #39;filter#39; effect of the East China Sea land bridge for East Asia#39;s temperate plant species: inferences from 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and ecological niche modelling of Platycrater arguta (Hydrangeaceae)
一个强壮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Na Yuan;Hans Peter Comes;Shota Sakaguchi;Yingxiong Qiu
  • 通讯作者:
    Yingxiong Q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蛛网萼的群体遗传结构、谱系地理与群体分化历史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TAXON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邱英雄
  • 通讯作者:
    邱英雄
Development, characterization, and transferability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Kirengeshoma palmata (Hudrangeaceae)
Kirengeshoma palmata(Hudrangeaceae)微卫星标记的开发、表征和可转移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邱英雄
  • 通讯作者:
    邱英雄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邱英雄的其他基金

世界枫香树属四种重要森林树种的遗传多样性形成以及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
  • 批准号:
    321110119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世界枫香树属四种重要森林树种的遗传多样性形成以及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
  • 批准号:
    32161143003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东亚第三纪孑遗落叶林关键类群领春木属物种形成与谱系分化的时空格局与机制
  • 批准号:
    3157021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日本间断分布“孑遗”植物连香树属的亲缘地理学研究
  • 批准号:
    30970197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东亚特有濒危植物黄山梅亲缘地理与保护遗传学研究
  • 批准号:
    30770150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八角莲繁育系统与保护遗传学研究
  • 批准号:
    30570177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银杏分子系统演化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
  • 批准号:
    30300020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