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变构EPO延迟应用对老龄小鼠脑缺血神经修复作用及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7134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14.神经功能保护与功能调控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 项目参与者:
    赵海苹; 刘毅; 王荣亮; 陶真; 闫峰; 刘萍; 陈凡; 刘小蒙; 李锦程;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research on protective effect of ischemic by erythropoietin(EPO) is still a research hotspot. We have devoted ourselves to studying how to avoid the side effects of EPO and get the most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ut of it for a long time. Our two grants o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s about the neuroprotection of EPO.One is about EPO-TAT which can penetrate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The other one is about the administration of EPO via middle cerebral artery. However, there still remains sever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our current studies as well as that of other researchers: ① Most animal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during acute stage, but clinical endpoint is mo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convalescence and rehabilitation period. ② Most experimental animals are young or adult, and generally administrated in the early phase of ischemia, which is extremely different from clinical patients. ③ There is boundedness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and relevant studies by other researchers. As a result,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he researches on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EPO, for lack of efficacious neuroprotective drugs and relative safety of EPO (which has already been applied to anemia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s for a long time).Therefore, we will explore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effects of delayed administration of mutant EPO, which has been newly developed with enhance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nd without erythropoietic activity,on angiogenesis and neurogenesis in different stages after aged mice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especially in convalescence and rehabilitation period).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trials of mutant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对脑缺血保护作用仍然是目前研究热点。本项目组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避免EPO副作用,最大限度行使EPO神经保护作用。前两个国自然面上项目分别从穿透血管脑屏障及大脑中动脉直接给药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他学者以及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仍然存在的问题:①动物多数集中在急性期研究,临床终点多是恢复期甚至康复期。②动物实验多是青壮年动物,且多数在缺血早期用药,与临床差异较大。③我们前期跨血脑屏障融合蛋白以及大脑中血管直接给药和其他学者EPO衍生物及给药方式的研究均存在局限性。EPO相对安全性(早已应用于贫血治疗)及现今缺乏有效神经保护药物使我们继续进行EPO的保护作用研究。本项目应用老龄小鼠研究延迟应用一种新的去除红细胞生成作用的变构EPO(mEPO)对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尤其康复期)的血管神经新生修复作用及机制,为mEPO临床转化提供可靠依据。

结项摘要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的神经保护功能也被大量基础及临床试验证实,但是其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限制了其作为脑缺血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我们前期通过突变一个氨基酸位点将人工重组EPO构建成为新型变构EPO(Mutant Erythropoietin, MEPO),使其丧失与EPOR二聚体结合的能力,但仍保留神经保护功能。本项目继续验证MEPO对不同年龄脑缺血小鼠的神经新生及血管新生作用。我们首先在青年(2月龄)和中年(8月龄)小鼠脑缺血模型,验证了MEPO在小鼠脑缺血后恢复期可以促进神经元前体细胞及神经元新生,还可以促进缺血区周边血管新生。此外,我们的结果显示MEPO可以抑制小鼠脑缺血后梗死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值,这可以减轻脑组织恢复期疤痕组织的过度增生及长期的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促进神经新生及血管新生。我们检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MEPO处理组的脑组织中Wnt5a、EphB4/EphrinB2、CD200、CD200R4、SDF-1α信号通路明显激活,提示这些通路可能是MEPO发挥促进神经、血管新生的潜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中年(10月龄)雌性小鼠和老年(26月龄)雌性小鼠验证了MEPO可以在脑缺血后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少突胶质细胞新生对脑缺血后白质修复至关重要,我们发现MEPO可以调节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表型从M1向M2型转化,从而促进少突胶质细胞新生,进而促进脑缺血后的白质修复,最终改善小鼠的神经功能。可能的机制是MEPO可以激活JAK2/STAT3通路表达,这个是小胶质细胞表型变化的分子开关之一,维持M2型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的所有研究中,MEPO发挥的作用于EPO相似,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点突变没有影响EPO的组织保护作用。体外研究显示,MEPO可以促进氧糖剥夺处理的小鼠原代神经元干细胞增值的同时抑制其凋亡,并且MEPO可能通过IL-3、IL-5、GM-CSF的共同受体β亚基(β common receptor,βCR)发挥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这种没有促进红细胞生成的MEPO具有促进神经血管新生的作用,为其作为一种潜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药物的临床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Long Noncoding RNA H19 Promotes Neuroinflamm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by Driving Histone Deacetylase 1-Dependent M1 Microglial Polarization
长非编码 RNA H19 通过驱动组蛋白脱乙酰酶 1 依赖性 M1 小胶质细胞极化促进缺血性中风的神经炎症。
  • DOI:
    10.1161/strokeaha.117.017387
  • 发表时间:
    2017-08-01
  • 期刊:
    STROKE
  • 影响因子:
    8.3
  • 作者:
    Wang, Jue;Zhao, Haiping;Luo, Yumin
  • 通讯作者:
    Luo, Yumin
生脉注射液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生命科学仪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斯佳;赵海苹;罗玉敏
  • 通讯作者:
    罗玉敏
醒脑静注射液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斯佳;赵海苹;罗玉敏
  • 通讯作者:
    罗玉敏
参麦注射液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斯佳;赵海苹;罗玉敏
  • 通讯作者:
    罗玉敏
Peripheral to central: Organ interactions in stroke pathophysiology
周围到中枢:中风病理生理学中的器官相互作用
  • DOI:
    10.1016/j.expneurol.2015.05.014
  • 发表时间:
    2015-10-01
  • 期刊:
    EXPERIMENTAL NEUROLOGY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Ma, Shubei;Zhao, Haiping;Luo, Yumin
  • 通讯作者:
    Luo, Yum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神经干细胞在缺氧后的分化情况及相关信号通路初探
  •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21.01.00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雨晴;陈志刚;张斯佳;王荣亮;罗玉敏;赵海苹
  • 通讯作者:
    赵海苹
微小RNA-144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海苹;罗玉敏
  • 通讯作者:
    罗玉敏
大鼠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脑梗死后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药物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淑婷;罗玉敏;段丽芬;姜玲玲;朱榆红;吉训明
  • 通讯作者:
    吉训明
人重复肢体缺血对血压、心率及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玉敏;吉训明;刘佑琴;党莎;钮伟真;吕国蔚;丁海曙
  • 通讯作者:
    丁海曙
大鼠早期脑缺血的表观弥散系数变化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雪艳;何悦明;卢洁;邱立军;李坤成;张营;罗玉敏
  • 通讯作者:
    罗玉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玉敏的其他基金

TBC1D17-Rab5-JFC1轴调控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形成NE外泌体加重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37130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NcRNAs调控HGF/c-Met介导中性粒细胞迁移参与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溶栓治疗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17130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TOPK介导脑缺血中性粒细胞增殖和表型转化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1222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MicroRNA494介导脑缺血神经细胞周期进程阻滞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177141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周期激活抑制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127146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EPO血管内注射对大鼠脑梗死tPA溶栓时间窗的作用及机制
  • 批准号:
    8107105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远隔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的时间窗及机制
  • 批准号:
    30770743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EPO-TAT对脑缺血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 批准号:
    30670725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