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F5与Pin1相互作用对沙眼衣原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7027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9.病原真菌学与其他微生物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Growth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Ct) depends on the complex cross-talk between the Chlamydial secreted proteins and host cell. Our previous work has demonstrated that pORF5 encoded by chlamydial plasmid was a secreted protein and mainly located in cytoplasm of Ct-infected host cells for the first time. Pin1, a 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was screened to be up-regulated in pORF5-tranfected cells by using proteomic technique, we further confirmed that the two proteins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by co-immunoprecipitation. However,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ORF5 and Pin1 proteins on Ct growth are still kept unkown. Based on our fingdings, this project first intends to apply gene transfection, antibody blocking and siRNA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ORF5 and Pin1 proteins on Ct growth in cell and animal models. Then tandem affinity purification combin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and bioinformatic technique will be used to screen Pin1-interacting proteins and map the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in pORF5-transfected cells, and also to elucidate the roles of key target proteins and KEGG/BIOCARTA signal pathways for Ct growth. This work will reve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regulatory network responsible for Chlamydial growth mediated by interaction between pORF5 and Pin1, which not only enriches the understanding of Ct pathogenesis, but also provides a basis for i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沙眼衣原体(Ct)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其分泌蛋白与宿主细胞之间复杂的cross-talk。pORF5是申请者首次发现由Ct质粒基因编码并主要定位于宿主细胞胞浆的一种分泌蛋白。前期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pORF5上调宿主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的表达,免疫共沉淀证实二者为相互作用蛋白,但两者相互作用对Ct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明确。本项目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基因转染、抗体阻断和siRNA等从细胞和动物水平上研究pORF5与Pin1相互作用对Ct生长发育的影响,然后采用串联亲和纯化结合质谱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等筛选pORF5功能相关的Pin1蛋白复合物,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确认与Ct生长发育相关的关键蛋白和KEGG/BIOCARTA信号通路并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揭示Ct通过pORF5与Pin1相互作用促进Ct生长发育的网络调控机制。本研究能丰富对Ct致病机制的认识,也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沙眼衣原体(Ct)发育周期的顺利完成需要依赖于分泌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前期研究已证实pORF5分泌蛋白与宿主Pin1蛋白能发生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探讨pORF5 与Pin1互作后对Ct生长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首先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稳定表达pORF5基因的HeLa细胞株和对照细胞株,通过对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指标的检测,发现 pORF5可调控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应用iTRAQ标记结合2D LC-MS/MS质谱技术,构建了pORF5、Pin1功能相关的宿主蛋白数据库,共筛选到314个差异表达蛋白, 其中有159个蛋白表达上调,155个蛋白表达下调;通过GO注释对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免疫反应相关蛋白质以及细胞粘附、基因表达翻译和增殖相关的蛋白质在pORF5基因转染的HeLa细胞中显著富集;KEGG通路主要涉及了核糖体通路、MAPK通路、p53通路等;STRING软件分析发现各差异表达蛋白质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提示pORF5可能通过改变宿主蛋白质的表达,影响宿主细胞生物学行为以促进Ct的生长发育。进一步利用RNA干扰原理,建立干扰HMGB1表达的HeLa细胞株和对照细胞株,发现HMGB1干扰后,LC3、SQSTM1/p62的表达显著降低,parkin蛋白线粒体转位减少,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同时显著增加Bax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证实pORF5质粒蛋白通过上调宿主HMGB1的表达诱导线粒体自噬和抑制细胞凋亡,pORF5质粒蛋白介导宿主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对话影响Ct的生长发育。本项目可为衣原体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309/j.cnki.pmi.2016.01.014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文波;何战胜;李忠玉
  • 通讯作者:
    李忠玉
Chlamydial plasmid-encoded protein pORF5 induces production of IL-1 beta and IL-18 via NAL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nd p38 MAPK pathway
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 pORF5 通过 NALP3 炎性体激活和 p38 MAPK 途径诱导 IL-1 β 和 IL-18 的产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 影响因子:
    0.1
  • 作者:
    Cao Wenjuan;Zou Yan;Su Shengmei;He Zhansheng;Liu Yan;Li Zhongyu;Li Zhongyu;Huang Qiulin;Li ZY
  • 通讯作者:
    Li ZY
沙眼衣原体pORF5蛋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卜继常;邹燕;聂倩;雷文波;周洲;陆春雪;陈超群;李忠玉
  • 通讯作者:
    李忠玉
沙眼衣原体pORF5质粒蛋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HeLa细胞凋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晓玉;邹燕;龚思露;卜继常;周洲;刘良专;李忠玉
  • 通讯作者:
    李忠玉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 interacting with pORF5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 trachomatis
沙眼衣原体发病机制中与 pORF5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m J Transl R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ou Yan;Dai Wenting;Lei Wenbo;Su Shengmei;Huang Qiulin;Zhou Zhou;Chen Chaoqun;Li Zhongyu
  • 通讯作者:
    Li Zhongy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双模板导向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回收Nd~(3 )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旭东;张奕;季蓉;卞婷婷;张雨哲;李忠玉
  • 通讯作者:
    李忠玉
沙眼衣原体pORF5质粒蛋白调控MDM2-p53通路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群;聂倩;何蓓;邹燕;粟盛梅;周洲;陈超群;陆春雪;李忠玉
  • 通讯作者:
    李忠玉
沙眼衣原体pORF5质粒蛋白通过HMGB1抑制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文波;何蓓;聂倩;文雅婷;赵钰琦;李忠玉
  • 通讯作者:
    李忠玉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span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现代免疫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晓玉;李忠玉
  • 通讯作者:
    李忠玉
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2pt;spannbsp;/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假定蛋白/spanspan style=font-family:Time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忠玉;黄秋林;粟盛梅;周洲;陈超群;钟光明;吴移谋
  • 通讯作者:
    吴移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忠玉的其他基金

Pgp3通过lncRNA-MIAT激活METTL3-m6A-DKK1信号轴介导EMT调控沙眼衣原体致病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27238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gp3通过lncRNA-MIAT激活METTL3-m6A-DKK1信号轴介导EMT调控沙眼衣原体致病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ORF5通过lncRNA-ZFAS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沙眼衣原体持续性感染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ORF5蛋白调控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促进沙眼衣原体生长发育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72210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ORF5介导p38MAPK和NALP3信号通路对话调控沙眼衣原体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102230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沙眼衣原体pORF5蛋白功能及其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 批准号:
    30970165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