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食细菌线虫取食细菌的偏好性及其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127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9.基础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oil ecosystem by preying bacteria, which not only affects microbial populations, activ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but also stimulates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mineraliz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heref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food preference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mechanism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In this study, we will first explore the bacterial preference traits of soil indigenous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by preying different species of bacteria (employing wildtype C.elegans -the model organism-as control). Next, using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by microarray, we will choose candidate functional genes 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bacterial environments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l preference of wildtype C.elegans. Moreover, using C.elegans mutations that lose candidate functional genes, we want to find out the bacterial preference traits of C.elegans mutations by exposing them to the given bacterial environments and val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ndidate functional genes with the C.elegans bacterial preference. Based on these experiments, we will make use of RNAi (RNA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to produce soil indigenous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mutations that lose candidate functional genes. Then, exposing the soil indigenous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mutations to the given bacterial environments, we would like to detect the bacterial preference traits of these mutations and confi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ndidate functional genes with the soil indigenous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bacterial preference. So, we can disco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food preference and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mechanism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can contribute to futher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with bacteria and the genetic function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in soil ecosystem.
土壤食细菌线虫通过取食细菌,从而调控微生物的数量、活性和群落结构参与土壤C、N、P转化等生态过程。因此研究土壤食细菌线虫取食细菌偏好性的分子机制是揭示土壤食细菌线虫生态功能作用机理的关键。本项目首先研究土著优势食细菌线虫对不同细菌的取食偏好性特征(以模式线虫C.elegans野生种为参照);然后从模式线虫从发,通过对取食不同细菌的线虫后代的基因芯片(Microarray)对比分析,筛选控制其取食偏好的相关功能基因,并采用其取食偏好相关功能基因缺失的线虫突变体回接到不同细菌培养试验中,验证该功能基因确实与取食偏好相关;在此基础上利用RNAi基因干扰技术使土著优势食细菌线虫的取食偏好相关功能基因沉默,进一步验证该功能基因沉默的线虫对上述不同细菌取食的偏好性,从而确认土壤生态系统中土著食细菌线虫取食偏好的功能基因,为揭示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和食细菌线虫功能调控的分子手段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土壤食细菌线虫选择性取食土壤细菌,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种间竞争以及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对于解释土壤食物网中能量流动、养分转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土壤食细菌线虫对细菌的取食存在偏好性,研究其取食偏好性的分子机制是揭示土壤食细菌线虫调控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和群落结构组成的关键。本项目研究模式线虫C. elegans和土著食细菌线虫(中杆属线虫Mesorhabditis sp. NJ、拟丽突属线虫Acrobeloides sp. NJ)的取食偏好性及其表型特征;使用供试细菌喂食驯化C. elegans,研究驯化后的C. elegans的取食偏好及取食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变化;利用RT-PCR和RACE的方法,从土著食细菌线虫中克隆出取食相关功能基因,使用供试细菌喂食驯化土著食细菌线虫,研究驯化后的土著食细菌线虫的取食偏好性及取食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RNAi技术使土著食细菌线虫取食相关功能基因沉默,观察基因沉默后线虫取食偏好性及其余取食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土壤食细菌线虫自由取食不同细菌时具有明显的取食偏好性,且模式线虫C. elegans和土著食细菌线虫均偏爱繁殖快、呼吸释放CO2浓度高的活跃细菌;以不同的细菌喂食驯化食细菌线虫后,线虫取食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量和取食的偏好性均会发生改变;运用RNAi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线虫Acrobeloides sp. NJ中取食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且功能基因沉默后的Acrobeloides sp. NJ的取食偏好发生改变。本研究从模式线虫C. elegans和土著食细菌线虫对细菌取食的选择性和偏好性出发,探究食细菌线虫取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的变化,明确食细菌线虫取食偏好性的相关功能基因,揭示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相互作用的内在分子机制并为土壤食细菌线虫功能调控的分子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一株灰潮土解磷菌的解磷特性及其对花生的促生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武俊;胡锋;姜瑛;李辉信
  • 通讯作者:
    李辉信
两种土著食细菌线虫对五种细菌的取食偏好及相关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文波;武俊;胡锋;李辉信
  • 通讯作者:
    李辉信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土壤土微团聚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壤学报,2006,43(3):422-42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辉信;袁颖红;黄欠如;等.
  • 通讯作者:
    等.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林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颖红;樊后保;李辉信;刘文飞;沈芳芳;郭虎波;Yuan Yinghong1 , 2 Fan Houbao1 Li Huixin2 Liu Wenf;2. College of Resources;Environmental Sciences;3. College of L;scape;Art, Jiangxi Agricultu
  • 通讯作者:
    Art, Jiangxi Agricultu
接种蚯蚓对加入不同植物残体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土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锋;李辉信;王同;王前进
  • 通讯作者:
    王前进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旱地红壤团聚体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灿烂;何园球;刘晓利;陈平帮;王艳玲;李辉信
  • 通讯作者:
    李辉信
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江涛;焦加国;李辉信;胡锋
  • 通讯作者:
    胡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辉信的其他基金

蚯蚓分泌物对土壤食细菌线虫取食偏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批准号:
    41877057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土壤线虫提高细菌合成吲哚乙酸(IAA)能力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4157124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土壤食细菌线虫促进拟南芥根系发育的激素作用机制
  • 批准号:
    30970537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土壤食细菌线虫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种群密度的影响
  • 批准号:
    3067037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土壤食微线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氮素转化的影响
  • 批准号:
    30170183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土壤自由生活线虫对N、P循环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9570134
  • 批准年份:
    1995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