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电联合方法研究真核细胞内染色质高级结构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0069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503.细胞感应与环境生物物理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eukaryotic genome is hierarchically packaged into the nucleus.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it became evident that the packaging of DNA by histones into chromatin plays a key role in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and other nuclear processes that involve DNA. .The structure of the first level of DNA organization, the nucleosome core, has been determined to high resolution. Nevertheless, the structure of next level of DNA compaction, the ‘30 nm’ fiber, has remained highly controversial. Recently, our laboratory and collaborators have solved the cryo-EM structure of 30 nm chromatin fibers reconstituted in vitro, which shows a zigzag two-start helix twisted by tetranucleosome units. However, the existence of 30 nm fibers in nuclei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not to menti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jectory of DNA in the chromatin fibers due to poor contrast of DNA..In this study,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we have developed a novel ruthenium (Ru) polypyridyl system that works as a multifunctional biological imaging agent to stain the DNA of living cells specifically for both luminescence light microscopy (L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EM). This new approach will not only help to enhance the contrast of DNA to define its trajectory, but also reveal the dynamic chromatin structure by correlativ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CLEM). By applying this new approach in mammalian cells, we identified numerous long-rang fibers in width of 30 nm. More importantly, the outline of nucleosomes and most of the linker DNA could be readily recognizable with the help of the Ru stained DNA. According to these preliminary result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hromatin fiber in vivo can be well anticipated to be analyzed by 3D-electron tomography (ET) with a good resolution.
真核细胞中,DNA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包括转录在内的一系列与DNA相关的生物过程都需要通过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动态调节来实现。先前的研究中,申请人所在研究组利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方法解析了体外组装的30 nm染色质的左手双螺旋高级结构,发现DNA的缠绕方式为“之”字形。然而,真核细胞内是否真的存在30 nm染色质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议。如果存在,如何确定DNA的缠绕方式又是一大难题。本项目中,我们拟利用钌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DNA后发射荧光的性质建立一种新型光电联合方法研究真核细胞内染色质结构。此方法不仅可以在光镜下定位染色质以便电镜观察,而且还将大幅度地增加DNA的衬度,使研究DNA在染色质上的缠绕规律成为可能。初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哺乳动物细胞内疑似30 nm染色质的大量存在,且DNA缠绕的核小体的轮廓以及部分连接DNA的缠绕轨迹也清晰可辨,为拟解析的体内染色质高级结构提供了优良基础。

结项摘要

通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发现,真核细胞中DNA是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的。DNA通过逐级折叠压缩形成高级结构储存于细胞核中,而且染色质的折叠机制与基因转录、复制和修复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一种新型的光电联合DNA染料-钌盐复合物,利用其特异性结合DNA的特点,提高染色质DNA的荧光与电镜信号,而后结合电子断层三维重构技术,开展细胞核内染色质的高级结构研究。通过光电联合的方法,我们成功定位到了鸡血红细胞核以及HeLa细胞中的染色质纤维。其中前者以30 nm染色质形态为主,而后者则以串珠形态为主。.在光电联合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电子断层三维重构。结果显示,鸡血红细胞核内确实存在大量的30 nm染色质,并且非常密集,可能与其异染色质的性质有很大关系。而在HeLa细胞中,我们发现一些染色质较为稀疏的常染色质区域染色质结构比较松散,基本以10 nm尺寸居多,可能主要是一些串珠状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观察到少量的30 nm染色质存在。然而,在提取的HeLa细胞核样品中,我们又能较为清楚的观察到大量30 nm染色质的存在。通过荧光漂白恢复实验,我们推测两个体系中染色质形态的不同很可能与连接组蛋白的动态结合方式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先通过光电联合的方法验证了钌盐染色技术的可行性,而后解析了几种细胞内的染色质结构。将体外研究与体内研究联系起来,为揭示表观遗传规律与染色质结构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源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 DOI:
    10.13881/j.cnki.hljxmsy.2017.161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倩;屈勇刚;张培生;于会举;刘鸽;张鲁安;李岩
  • 通讯作者:
    李岩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Winding Temperature Rise for ODAF Power Transformer
ODAF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升计算与分析
  • DOI:
    10.4028/www.scientific.net/amr.516-517.1580
  • 发表时间:
    2012-05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岩;井永腾;李龙女
  • 通讯作者:
    李龙女
基于MATLAB PDE工具箱的土体冻结温度场模拟
  • DOI:
    10.13624/j.cnki.issn.1001-7445.2017.019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锦红;张勋程;夏元友;李顺群;李岩
  • 通讯作者:
    李岩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tray Loss in Power Transformer Structure Parts
电力变压器结构件杂散损耗的3D有限元分析
  • DOI:
    10.4236/epe.2013.54b207
  • 发表时间:
    2013-06
  • 期刊: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岩;李龙女;井永腾;张博
  • 通讯作者:
    张博
处理含油污泥和钻屑的一种高效广谱除油剂
  • DOI:
    10.3969/j.issn.1001-5620.2017.05.00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钻井液与完井液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力;宋吻吻;李志勇;韦火云;张丰琰;李岩
  • 通讯作者:
    李岩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岩的其他基金

肠道蛋白饱腹和饥饿营养信号交互调控进食行为研究
  • 批准号:
    3221154038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1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果蝇触角叶的多巴胺能神经调节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果蝇中枢神经系统胰岛素信号介导蛋白营养感知与进食调控
  • 批准号:
    3197094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内分泌因子FIT介导的蛋白质营养感知通路在衰老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730045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29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果蝇脂肪体蛋白FIT对进食、睡眠行为的神经调控机制
  • 批准号:
    31571089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高通量质谱检测技术
  • 批准号:
    31270909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果蝇GABA能系统介导记忆形成的可塑性及其神经环路基础
  • 批准号:
    9113270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microRNA介导的转录后调控在神经发育中的细胞分子机制
  • 批准号:
    31070956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