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光学望远镜在轨振动预测与非接触主动隔振技术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11302222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A0803.波动、振动与噪声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3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4-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李剑锋; 王祥; 贺帅; 杨剑锋;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vibration from the space equipment platform i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rge space telescope. For ensuring the image quality,the simulation for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vibr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The space telescope is very complex and the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s would be involved. A novel integated simulation methode is presented in this report, which realizes integration in the mechnical model.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accurary. Wh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pace camera is impacted significantly by the jitter from the platform, the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needs to be applied. In this reportm a non-contact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technique is presented.The technique is designed combined with th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ce telescope, and it can be seen as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isolator whose stiffness is infinite in the low frequency band and is zero in the high frequency band.The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nefical effect,low demand for hardware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very fit to be applied in fact.
空间平台振动是大型空间光学望远镜研制工作中所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为保证望远镜性能,需要对振动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由于望远镜的技术复杂度高,涉及学科范围广,因此开展振动预测需要进行光学、结构、控制集成仿真分析。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振动集成分析方案,该方案在结构模型中实现集成,具有求解效率高、传递数据量小以及高频精度高等优点。 当振动对望远镜性能影响较大时,要采取振动控制技术。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间望远镜的非接触式主动隔振技术,该技术结合空间望远镜的光学特性设计,其作用机理相当于低频刚度无限大、高频刚度接近零的理想非线性隔振器。该技术具有减振效果好、对硬件要求低等优点,应用前景较好。
结项摘要
大型空间望远镜工作在外太空,其拍摄活动可免受大气扰动的影响,因此能够拍摄到比地基望远镜清晰许多倍的宇宙图像。但是,空间平台的振动会影响望远镜的成像质量,特别是在望远镜焦距大、分辨率要求高的情况下,即使微小的振动也会导致后端焦平面的像点移动超过允许范围,造成图像模糊,成像质量下降。本项目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大型空间望远镜振动在轨预测和无接触式主动隔振技术研究。.振动在轨预测研究方面,本项目完成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光、机、电微振动集成仿真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仿真过程中传递的接口数据量小。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项目采用典型的反射式光机结构进行了光、机、电集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发展的微振动集成仿真方法效果较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空间望远镜主动振动抑制技术研究方面,本项目发展了一种面向无接触主动隔振器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并搭建了基于音圈电机的单自由度实验系统。在该系统上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能够实现低频共振小、高频衰减好的效果,达到了项目的研究目标;为了进一步深入,本项目开展了主动隔振技术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凯恩法建立了六维并联隔振平台的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探讨了绝对速度反馈、鲁棒性PI控制等多种主动控制方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六维并联隔振平台的实验研究,完成了六维并联隔振平台的样机和控制系统,开展了多频多维线谱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平台的实际响应和目标最大仅相差7%,本项目的建模以及控制方法有效。.至目前为止,本项目已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5篇,基金号均为第一标注。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EI收录论文7篇。本项目振动预测部分的微振动集成仿真研究成果,已在载人航天重大专项—XX光学设施项目中得到了应用,有利支撑了工程项目的论证和方案设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光学有效载荷在轨隔振器的设计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光学精密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振邦;刘宏伟;李义;吴清文
- 通讯作者:吴清文
空间望远镜用黏滞液体阻尼隔振器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空间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涛;徐振邦;吴清文;陈立恒
- 通讯作者:陈立恒
空间光学遥感器次镜定位平台的设计与测试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载人航天
- 影响因子:--
- 作者:于鹏;韩春杨;杨剑锋;吴清文
- 通讯作者:吴清文
Dimensionless Analysis of Segmented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 Treatments with Modal Strain Energy Method
模态应变能法分段约束层阻尼处理的无量纲分析
- DOI:10.1155/2016/8969062
- 发表时间:2016-01
- 期刊:Shock and Vibration
- 影响因子:1.6
- 作者:Tian, Shitao;Xu, Zhenbang;Wu, Qingwen;Qin, Chao
- 通讯作者:Qin, Chao
基于主动约束阻尼层的次镜支撑结构设计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红外与激光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田士涛;徐振邦;秦超;吴清文
- 通讯作者:吴清文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自由飞行机器人气浮式模拟器设计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光学精密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策;李大伟;贺帅;夏明一;徐振邦;赵智远
- 通讯作者:赵智远
Feedback Iterative Control Based on Frequency Response Model for a 6-DOF Micro-Vibration Platform
基于频率响应模型的六自由度微振动平台反馈迭代控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 影响因子:2.8
- 作者:朱赫;徐振邦;王晓明;秦超;杨剑锋;张雷
- 通讯作者:张雷
多个磁流变弹性体自调谐式吸振器的联合控制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鲲;王莲花;徐振邦;龚兴龙;陈海波;倪正超
- 通讯作者:倪正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徐振邦的其他基金
在轨组装空间大口径光学系统在中高频扰动下的高稳定性机理及实现方法研究
- 批准号:62235018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285 万元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空间非合作目标柔性抓捕技术及其关键力学问题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62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面向空间光学载荷的粗、精级并联式指向及稳定一体化技术研究
- 批准号:11672290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5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