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沉积有机质中紫硫菌和绿硫菌的生物标志物之成岩演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17305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311.矿床与勘查地球化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江汉盆地低熟高硫原油样品中,检出有双峰型、可能为2,3,4-和2,3,6-结构的芳基类异戊二烯化合物,指示其盐湖相盆地膏盐、高硫环境下主力烃源岩沉积时期,水体中发育有光合异养作用的紫硫菌和绿硫菌,为其古环境重建、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新的生源解释思路和理论框架。作为光合硫细菌的母源化合物,类胡萝卜素系列化合物的成岩演化较为复杂,既有沉积分层水体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又有成岩作用早期无机硫加入脂类官能团的硫化作用,以及成岩作用过程中的加氢、环化、芳构化和碳碳键断裂等。需要从分子级水平上对目标化合物(单芳)及其前身物(二芳类胡萝卜烷)和含硫衍生物的成岩演化给予精细刻划。首先通过原油样品进行目标化合物、前身物及其衍生物的地球化学属性研究,然后扩展到沉积有机质的自然演化剖面和人工加热、熟化演化研究中,对其成岩演化给予全面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探索我国膏盐相低熟油的成因、演化机理及其沉积盆地的古环境重建。

结项摘要

江汉盆地原油中双峰型分布的芳基类异戊二烯化合物中,2,3,6-结构的化合物,其前身物为二芳的isorenieratene/isorenieratane和单芳的chlorobactene/chlorobactane,主要来源于绿硫菌;2,3,4-结构的化合物,其前身物是二芳的renierapurpurin/renierapurpurane和单芳结构的okenone/okenane,具有紫硫菌生源。在盐湖分层水体柱中的化跃层之下,绿硫菌可以与紫硫菌共生、共存在一起或者绿硫菌层存在于紫硫菌层之下,这样的共生、共存或者上下层分布,在生源上解释了江汉盆地原油中2,3,6-和2,3,4-结构的芳基类异戊二烯化合物呈双峰型分布共存的面貌。结合样品中伽马蜡烷指数、Pr/Ph以及MTTCI等沉积环境参数表明:在盐湖的分层水体化跃层之上发育有大量的噬菌纤毛虫,以其下的紫硫菌和绿硫菌为食,生成大量的四膜虫醇并成岩演化为高丰度的伽马蜡烷。光合硫细菌对高丰度植烷也有贡献。因此,单峰型的2,3,6-结构的芳基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出现,只能代表没有大规模扰动的静水透光带生活有绿硫菌;双峰型分布的2,3,4-和2,3,6-结构的芳基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共同出现,代表了盐湖分层水体透光带中共同生活有绿硫菌和紫硫菌。盐湖分层水体中细菌微生物的分布模式,有助于江汉盆地特征生物标志物的母源和沉积环境解释,以及盐湖古生态和古环境重建。.值得指出的是所有的原油样品获得的Pr/Ph和伽马蜡烷指数,都指向一个介于高盐度的盐湖和中等盐度的半咸水之间的沉积环境,这与光合硫细菌中绿硫菌和紫硫菌主要发育在化跃层附近有关。这本身是一个氧化/还原界面,完全缺氧的超高盐湖是不可能的,因为存在透光带和密度流等水流的循环;半咸水环境下达不到分层也不能引起上溢的硫化物和下潜的氧逸度的交换和分层。因此,这也指示了水体分层的沉积环境!.另一方面,传统地,大家都认为藻类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和细胞内的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将CO2(或H2S)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释放出氧气(或H2),成为生油母质的初始生产力。事实上,在光合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中也可以完成上述光合作用过程,生成有机化合物。因此,江汉盆地沉积水体中的绿硫菌和紫硫菌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细菌叶绿素和胡萝卜素,也是初始生产力,对生油有机质具有重要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晋县凹陷高硫重质稠油中含硫甾烷的检出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辉;刘金钟;盛国英;彭平安
  • 通讯作者:
    彭平安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in some special sulfur-rich Chinese crude oils by FT-ICR MS
FT-ICR MS 对中国一些特殊富硫原油中硫化合物的分子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hi Yang;Liu Jinzhong;Sheng Guoying;Peng Pingan
  • 通讯作者:
    Peng Pingan
The separate production of H2S from the thermal reac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magnesium sulfate and sulfur: Implications for thermal sulfate reduction
碳氢化合物与硫酸镁和硫的热反应单独产生 H2S:对硫酸盐热还原的影响
  • DOI:
    10.1016/j.apgeochem.2011.09.007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Applied Ge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Greenwood Paul;Chen Tengshui;Liu Jinzhong;Peng Ping'an
  • 通讯作者:
    an
Identification and formation of sulfur-containing steroids in heavy oils with high sulfur content in the Jinxian Sag, Bohai Bay Basin, North China
华北渤海湾盆地进贤凹陷高硫稠油中含硫类固醇的识别与形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Science in China -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u Hong,Wang Qingtao,Jiang Linxiang,Zhang Hui,;Liu JinZhong, Sheng Guoying, Peng Pingan
  • 通讯作者:
    Liu JinZhong, Sheng Guoying, Peng Pingan
Petroleum Sulfur Biomarkers Analyzed by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Sulfur-Specific Detec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y
通过综合二维气相色谱硫特异性检测和质谱分析石油硫生物标志物
  • DOI:
    10.1021/ef401239u
  • 发表时间:
    2013-12-01
  • 期刊:
    ENERGY & FUEL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Lu, Hong;Shi, Quan;Hsu, Chang Samuel
  • 通讯作者:
    Hsu, Chang Samuel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石油芳烃组分中未知化合物——三叔丁基苯基磷酸酯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分析测试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亚和;廖晶;卢鸿;任丽敏;郭绍辉;徐春明;史权
  • 通讯作者:
    史权
我国地质体中新生物标志物结构鉴定研究的历程——以茂名油页岩为例
  • DOI:
    10.19700/j.0379-1726.2018.02.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盛国英;卢鸿;彭平安
  • 通讯作者:
    彭平安
地质体中藿烷类新化合物研究进展
  • DOI:
    10.19700/j.0379-1726.2019.05.0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盛国英;卢鸿;廖晶;彭平安
  • 通讯作者:
    彭平安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原油充注方向及成藏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菊;卢鸿;高黎惠;王铁冠;李美俊;张梅珠;马庆林
  • 通讯作者:
    马庆林
中扬子宜昌地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发育主控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涛利;郝爱胜;陈清;李超;王庆涛;卢鸿;刘大永
  • 通讯作者:
    刘大永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卢鸿的其他基金

单体氢同位素测试混合内标标样制备与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197306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茂名盆地含丛粒藻烷之沉凝灰岩与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 批准号:
    41673045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江汉盆地蒸发岩沉积中的色素类化合物成岩演化研究
  • 批准号:
    41473045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晋县凹陷膏盐环境下短链甾烷的成因和成岩演化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0873032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酸性H2S气藏中TSR的分子和动力学实验研究
  • 批准号:
    40402013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