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始新世-渐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与古海洋环境演变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60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3.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Samples from IODP Sites, U1501, U1499, U1500, U1502, U1504 and U1505 will be analyzed in order to study on: (1) Eocene –Oligocene calcareous nannofossil biostratigraphy. In spite of establishing the calcareous nannofossil zones, Eocene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study will be focused specially, and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initial ag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2) Calcareous nannofossil evolution during the Oligocene-Miocene boundary and their response to T60 tectonic event. (3) Detrital zircon age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of bottom sequence in IODP Site U1501. (4)Eocene –Oligocene palaeoenvironments by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nnofossils, morphology of nannofossils ,CaCO3%, grain size, organic matte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is study will be importan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ge and environ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formation an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 for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本项目将以IODP U1501站岩芯样品为主要研究材料,并辅以其它站位岩芯样品开展下列研究:(1)始新世-渐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除了建立生物地层分带方案外,将重点关注始新世钙质超微化石,从钙质超微化石角度为南海形成年代提供依据;(2)详细研究渐新世/中新世界限附近钙质超微化石演化,探索其对T60构造事件的响应;(3)对下部无海相化石样品开展锆石年代分析,以确定下部样品的年代;(4)通过钙质超微化石定量分析并结合碳酸钙含量分析、粒度分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始新世-渐新世古海洋环境进行研究。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南海形成年代和形成环境等科学问题提供依据和新的认识,同时始新世-渐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分带方案的建立也将为南海北部陆架盆地相应工作的开展提供对比的标准,从而为油气勘探服务。

结项摘要

钙质超微化石是海相地层划分与对比、进行年代学研究与古海洋环境研究的绝佳材料。本项目旨在以南海IODP U1501站岩芯样品为主要研究材料,开展始新世-渐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研究渐新世/中新世界限附近钙质超微化石演化及其对T60构造事件的响应,对下部无海相化石样品开展锆石年代分析以确定基底的年代,通过钙质超微化石定量分析并结合碳酸钙含量分析、粒度分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始新世-渐新世古海洋环境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IODP U1501站始新世-早中新世层段共识别出16个生物事件,建立了约22 Ma~39Ma的年龄模式,找到明确海相始新世地层证据;(2)钙质超微化石群落组合变化显示出,IODP U1501站在32 Ma左右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沉积环境变化,由滨海-浅海环境转变为浅海-半深海一直到早中新世的深海开阔大洋沉积环境。沿岸上升流的消失导致了古水温由冷变暖,海水营养条件由相对富营养转变为相对贫营养。该变化与南海海底扩张的开始有关;(3)陆源碎屑沉积物特征表现出在始新世陆源碎屑沉积速率较慢,以风尘沉积和陆源河流沉积为主。约32 Ma左右开始,沉积物粒度变粗,砂质组分增加,同时有浅海的自生富有机质的海绿石矿物沉积。结合TOC和C/N变化推测为异地再沉积过程,该时期水动力较强,带来了周缘浅地区的大量含海绿石矿物的粗粒组分;(4)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T60沉积间断面附近,U1501站位沉积物源区明显变化,与ODP 1148站位的元素分析结果对比指示该变化(约26.8Ma)与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形成有关;(5)U1501钙质超微化石、粒度、元素特征均表现出对全球EOT气候变化的响应:全球气候由暖湿变干冷,造成风尘沉积带来的陆源碎屑及向海搬运营养盐升高,进而对南海北部古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生产力提高;.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南海的形成与演化新的证据,同时也对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alcareous nannofossil changes in response to the spread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during Eocene-Oligocene
始新世-渐新世南海盆地扩张过程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变化
  • DOI:
    10.1016/j.jseaes.2019.10396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Ma Ruigang;Liu Chuanlian;Li Qianyu;Jin Xiaobo
  • 通讯作者:
    Jin Xiaobo
南海IODP U1501站始新统—渐新统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烃源条件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海上油气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传联;陈莹;龚瑞雪;孙瑞;马瑞罡;张功成
  • 通讯作者:
    张功成
Depositional mechanisms for upper Miocene sedim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entral basin: Evidence from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南海中部盆地上中新世沉积物的沉积机制:来自钙质超微化石的证据
  • DOI:
    10.1093/iwc/iwu02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Marine Micropaleontolog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Zhou Xinquan;Lyu Xuan;Liu Chuanlian;Liu Zhifei;Li Qianyu;Jin Xiaobo;Zhang Hongrui;Dadd Kelsie
  • 通讯作者:
    Dadd Kelsie
Late Quaternary Coccolith Weight Variation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controls.
南海北部晚第四纪颗石岩重量变化及其环境控制.
  • DOI:
    10.1016/j.marmicro.2019.10179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Marine Micropeont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u Xiang;Liu Chuanlian;Luc Beaufortc
  • 通讯作者:
    Luc Beaufortc
南海ODP1143站晚中新世以来颗石形态变化及其钙化作用
  • DOI:
    10.16087/j.cnki.1000-0674.2020.03.00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晓旭;金晓波;张洪瑞;马瑞罡;祝幼华;刘传联
  • 通讯作者:
    刘传联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颗石藻自动鉴定系统及其古海洋学应用——以南海MD05-2901柱状样研究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翔;刘传联
  • 通讯作者:
    刘传联
长链烯酮在古大气二氧化碳分压重建的应用
  • DOI:
    10.1016/j.astropartphys.2021.10256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晓旭;刘传联;金晓波;张洪瑞;马瑞罡
  • 通讯作者:
    马瑞罡
渐新世/中新世分界的地层学事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前裕;刘传联;郑范
  • 通讯作者:
    郑范
颗石藻室内培养及应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芮晓庆;刘传联;李志明
  • 通讯作者:
    李志明
暖池区1.53Ma以来上层海水变化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9): 1172-1176, 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传联; 张拭颖; 金海燕; 翦知湣
  • 通讯作者:
    翦知湣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传联的其他基金

用南海沉积物中长链烯酮重建中新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 批准号:
    41930536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01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东、黄海现代颗石藻及其环境响应
  • 批准号:
    4137604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从室内培养到地质记录探索颗石藻在南海碳循环中的作用
  • 批准号:
    91228204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南海现代颗石藻及其环境响应
  • 批准号:
    40876023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5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海晚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高分辨率记录与古海洋学意义
  • 批准号:
    40676029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钙质超微化石同位素探索南海第四纪上层海水变化
  • 批准号:
    40376019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