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应性热舒适的湖北山区农宅设计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0838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01.建筑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At the peak time of the construction upgrading in China countryside, design strategy for housing aiming to more thermal comfort with less energy has become a big issue in these undeveloped areas. Selecting the case of Dabie mountain area in Hubei province,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local peasants' thermal adaptation and their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objective thermal measurement and subjective thermal evaluation data, adaptation model and adaptive comfort zone will be drawn for the local housing environment. Meanwhile, aided by simulation tools,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in different passive techniques' thermal mitigation effect are carried out to maximize adaptive thermal comfort. One new real construction project named "Dengchang Ao" village will be adopted to verify these passive techniques and occupants' adaptive thermal comfort.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broader database for thermal adaptation in countryside area; also will supply feasible housing design strategies for more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我国乡村建设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高峰期,"低能耗、高舒适"的农宅设计具有促进建筑节能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双重意义。本课题选取湖北大别山山区农宅及村民为研究对象,拟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农宅的热环境、农民的热需求及热行为;对田野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当地农民适应性热舒适的机制,并归纳适应性模型及适应区间;同时借助计算机模拟手段探讨各种被动式节能技术与农民适应性热舒适之间的匹配度,并结合实际案例的验证结果提出适宜夏热冬冷气候特征的山区农宅环境设计策略。本课题旨为山区农村热舒适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其建筑节能设计提供策略指导。

结项摘要

本研究选取湖北省山区罗田县骆驼坳镇及下辖学堂村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热环境实测及农民主观热感觉测评的方法,分析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下山区农宅居住热环境现状及农民热行为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应当地气候和居住环境的适应性热舒适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农宅设计策略。. 本研究表明:(1)湖北山区农宅普遍缺少热工设计、隔热保温性能极差,室内外热环境基本毫无差异,甚至冬季室内比室外更为寒冷,住宅室内整体呈现出冬季湿冷夏季湿热的特征,远远达不到传统定义的静态热舒适要求;(2)山区农民夏季降温方式主要依赖电扇和空调,尤其是空调的使用率非常高,但同时建筑热工性能差,故建筑单位面积建筑能耗大;冬季取暖方式主要依赖于火盆和电烤火炉,空调使用率低;(3)当地农民的热适应性行为极为丰富,从而帮助其在传统意义上并不舒适的居住热环境中能过获得基本的适应性热舒适,尤其是冬季衣着指数相对较低,表现出冷环境极强的适应性;(4)基于Griffith常数法计算出当地农宅的适应性热舒适模型为“Tc=0.81*Trm+6.14”,较高的模型系数“0.81”说明当地农民较强的热适应性;(5)当室内操作温度为“8.27~26.04℃”时,可满足80%使用者的适应性热舒适要求;(6)在低能耗、高舒适的要求下,当地农宅设计应该适应气候、合理规划,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夏季隔热需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做好屋顶隔热及活动式遮阳、创造通风好有遮蔽的室外活动空间;冬季保温需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并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极端气候条件下需依赖主动式制冷(暖)设备,故加强维护结构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极为重要。. 本研究以农村热环境参数及农民热感觉的一手数据为基础,真实客观的展现了我国湖北山区农宅的居住热环境现状及农民对热环境的需要,既丰富了“适应性热舒适”在乡村环境特别是冷环境中的基础研究数据,也为当前巨大的乡村绿色改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指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武汉市天兴洲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华中建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磊
  • 通讯作者:
    张磊
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策略研究——以湖北黄冈罗田县新屋塆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建设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霞;韩思瑾;熊燕
  • 通讯作者:
    熊燕
湖北山区乡村居民热适应性行为调节调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建筑与文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磊;熊燕
  • 通讯作者:
    熊燕
基于适应性热舒适的农宅设计策略初探:以湖北罗田骆驼坳镇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建筑与文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燕
  • 通讯作者:
    熊燕
设计结合自然——夏热冬冷地区传统民居的生态智慧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华中建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霞;韩思瑾;熊燕
  • 通讯作者:
    熊燕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PDK4对山羊肌内脂肪细胞脂代谢的影响
  •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1-036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浩;张亚楠;李鑫;王佳美;王永;朱江江;熊燕;林亚秋
  • 通讯作者:
    林亚秋
不同时程寒冷对大鼠心血管功能和骨骼肌收缩力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程;何玉莲;方伟进;熊燕
  • 通讯作者:
    熊燕
干细胞治疗网球肘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承 德 医 学 院 学 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磊;王凯钰;唐新;熊燕
  • 通讯作者:
    熊燕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药理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程;雷艳萍;李晓媚;杨文豪;熊燕
  • 通讯作者:
    熊燕
L-瓜氨酸体外孵育对糖尿病大鼠海绵体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钦;林瑗;黄程;李晓媚;王兰;熊燕
  • 通讯作者:
    熊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