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北部海岸晚第四纪风沙沉积的时代划分与季风环境演变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201006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101.地貌学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时国; 彭俊; 杜后发; 谢淑容;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Multi-overlapped sedimentary sequences consisting of aeolian dune sands and paleosol develope along the northern coast of Shandong Peninsul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regional field research, we choose some sections containing aeolian dune sands with continuous deposition sequenc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ges from dating methods such as 14C and OSL, we analyze the grain-size, chemical elements and other climate proxy indices to find out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alternating process of sand accumulation and weathering pedogenesis during some time-periods, and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s and monsoon climate variations. We then compare them with records of deep-sea and ice-core oxygen isotopes and China's terrestrial sediments within the impact of East Asian monsoon, to study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response to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s. Meanwhile,We also discuss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time-periods and those similar to the millennium-scale climate variations, D/O cycles and Heinrich events. This projec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offers new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sand sediments along China's coast area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山东半岛北部海岸发育由晚第四纪风成砂与古土壤等构成的多次互为叠覆的沉积序列。申请人在研习前人成果和区域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拟选择多个含有风成砂且沉积相对连续的剖面,采用14C、OSL等方法构建高密度的年代学框架,再分析粒度、化学元素等气候代用指标的特征与变化规律,据此查明沉积相的形成环境和特定时期风沙活动与成壤风化的交替演变过程,建立风沙环境演变过程的时间-季风气候变化序列,并对比深海和冰芯的氧同位素记录和受东亚季风影响的我国陆地沉积,探索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产生机制。同时也探讨特定时期的气候带变迁特征和可能存在的类似D/O旋回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H事件等的发生层位与特征。本项目的研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我国海岸带的响应增添新的具有风沙沉积的研究结果。
结项摘要
本项目通过研习前人成果和区域综合考察,主要研究了庙岛剖面和柳夼剖面的晚更新统—全新统,建立了较高密度的年代学框架,分析了粒度、孢粉、化学元素、磁化率、矿物(碎屑矿物、粘土矿物)、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等指标,探讨了山东半岛北部海岸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海平面波动及其对风沙环境演变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 通过对沉积相及其气候指标的分析,认为古土壤(包括砂质古土壤、粉砂质古土壤、不成熟网纹层)、河湖沼相主要发育于夏季风盛行的间冰期/间冰阶,代表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沙丘砂、亚砂土主要发育于冬季风盛行的冰期/冰阶,反映了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指示的湿热程度大致为粉砂质古土壤>不成熟网纹层>河湖沼相>砂质古土壤>亚砂土>沙丘砂。.2 根据OSL年代和各层段的沉积相组合特征与气候指标结果,揭示了可与氧同位素1-5阶段相对比的万年尺度气候阶段,红噪声波普分析显示了主要为9.4ka的周期。MDS5e和LKS5e、MDS5c和LKS5c、MDS5a和LKS5a、MDS3c和LKS3c、MDS3a和LKS3a、MDS1和LKS1主要由古土壤组成,分别对应于OIS5e、OIS5c、OIS5a、OIS3c、OIS3a、OIS1,为暖湿时期,MDS5d和LKS5d、MDS5b和LKS5b、MDS4和LKS4、MDS3b和LKS3b、MDS2和LKS2主要由沙丘沙组成,分别对应于OIS5d、OIS5b、OIS 3b、OIS 2,为冷干时期,风沙活动较为强烈。在此基础上,柳夼剖面还揭示了以1.4ka为代表的千年尺度变化周期,体现了6个H事件和21个D/O旋回。.3 全球变化及其控制下的冬、夏季风交替盛行是影响沉积相演变和风沙活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受黄渤海海平面升降的影响,海平面波动调整了海陆格局,改变了物质来源与搬运距离。万年尺度上的气候指标波动较大,与气候变化下海平面大幅度升降引起的物源变化有关,叠加于万年尺度上的千年尺度变化幅度较小,可能与海平面较稳定下的气候变化有关。.4 研究结果揭示出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是温暖期,柳夼剖面发育不成熟网纹层,庙岛剖面发育棕红色古土壤。与当地现代土壤相比,均显示了较今更加湿热的气候条件。该结论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在二阶段大幅度向北推进的迁徙规律一致,指示气温较今高约3℃,气候带北移3°,其时的山东半岛北部海岸盛行亚热带季风气候。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coastline and subaqueous geomorphology in muddy coast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黄河三角洲泥质海岸岸线及水下地貌时空演化
- DOI:10.1007/s11442-013-1023-9
- 发表时间:2013-04
- 期刊: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影响因子:4.9
- 作者:Peng Jun;Ma Suisui;Chen Hongquan;Li Zhiwen
- 通讯作者:Li Zhiwen
柳夼剖面末次冰期层段Rb/Sr的不稳定变化及其揭示的气候特征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热带地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志文;李保生;孙丽;王丰年
- 通讯作者:王丰年
中国南部OIS5e时期中亚热带北移的古生物学证据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志文;李保生;孙丽;王丰年
- 通讯作者:王丰年
全新世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气候变迁的古生物学证据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热带地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志文;李保生;孙丽;王丰年
- 通讯作者:王丰年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二代测序的24个STR基因座序列多态性
- DOI:10.13618/j.issn.1001-5728.2019.02.0004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中国法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庞敬博;张驰;武波;计艾岑;李志文;季安全;王乐;聂胜洁
- 通讯作者:聂胜洁
南昌市厚田乡风沙地貌形态特征与美学价值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华东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吴昊;李志文;郭福生;王志刚;梁丽婵
- 通讯作者:梁丽婵
DA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鉴定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志文;李立强;张武;李明皓
- 通讯作者:李明皓
昆明山海棠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应用化工
- 影响因子:--
- 作者:盘振杰;李志文;张钊华;杨敏;赵焱
- 通讯作者:赵焱
抗肿瘤天然产物与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广州化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钊华;迟绍明;盘振杰;李志文;李亚娟;胡天凤;陈艳梅;赵焱
- 通讯作者:赵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志文的其他基金
南暖温带—北亚热带晚第四纪不成熟网纹层的地质时代、形成机制与季风环境演变
- 批准号:41571007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7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