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的星地混合移动通信系统的动态接入方法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67118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106.空天通信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Hybrid satellite-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echnique for solving the future information network with the wide area coverage. However, the main challenges are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frequency spectrum and realize the dynamic acces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cognitive radio and spectrum sharing. Focusing on high dynamic and multi-level structure of cognitive hybrid satellite-terrestrial networking,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risity and heterogeneous, we discuss some key issues as follows. Firstly, a multi-level cognitive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grated mobile system model and dynamic node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model which aimed at the problem of interrupting and link failure caused by high dynamic multi-level spaced-based network node is established. And a topology optimization model of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grated network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proposed and its feasibility is proved finally. Besides, the research jointed the multi-dimensional dynamic cognitive technique in space and frequency domain with the multi-dimensional cognitive space are being carried out, and the dynamic spectrum sensing theory based on the interference model is completed. The scientific questions of organically combining the cognitive thoughts with the hybrid satellite-terrestri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solved. Moreover, code design of on-demand access for a variety of services is proposed, and dynamic on-demand access scheme based on cognitive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grated mobile network is designed. The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to minimize the interference caused by the frequency sharing between satellites and terrestrial segment firstly, and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system resources and the throughput. The proportion of core technologies and patents will be strengthened for our country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d also the research level of ability with novelty of our country will be enhanced.
星地混合移动通信系统是实现未来广域覆盖信息网络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频谱高效利用及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动态接入是重要的技术挑战。本项目将基于认知无线电及频谱共享思想,针对星地混合网络的多层次、高动态问题,结合网络稀疏性和异构性的特点,主要研究以下问题:建立空间多层次的认知星地混合移动系统模型和动态节点协作传输模型,提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多层次分析法的星地混合通信网络拓扑优化模型,理论证明其可行性;研究联合空、频域的多维动态认知技术及求解多维认知空间,完备基于干扰模型的动态感知理论,解决认知思想与星地混合移动通信系统相结合的科学问题;完成面向多种业务的随需接入的码设计,提出基于认知星地混合移动系统的动态随需接入方案。该项目将实现星地共享频谱环境下干扰最小化,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吞吐量,增强我国在认知卫星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与专利的比重,提高我国在星地混合通信系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结项摘要

本项目主要针对基于认知的星地混合移动通信系统的动态接入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和成果:(1)、研究认知多波束星地混合通信系统的动态认知技术,解决认知无线电思想在星地多波束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应用的关键问题,完备基于干扰模型的大尺度移动性模型的宽带频谱感知理论,实现系统资源利用率的提升;(2)、研究面向多种业务的认知多波束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动态接入方法及高效资源优化技术。提出基于干扰约束的认知星地移动系统地面用户快速响应及动态随需接入方法,实现频谱高效共享及合理进行资源分配,实现系统频谱资源利用率、吞吐量、系统容量的提升;(3)、建立基于协作的空间多层次的认知多波束星地混合通信系统高效传输与接入模型及动态节点的协作传输方式;提出双非正交模型及波形设计方法及抑制峰均值比方法,有效合理利用天基网络节点资源、提高系统吞吐量;(4)、搭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系统级仿真验证平台,结合频谱感知、频谱共享及动态接入等关键技术,验证星地网络认知通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卫星的感知和动态接入能力,实现自适应动态资源管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有2020年获得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出版学术著一部;共计发表论文48篇,其中2篇为ESI 1%高被引论文;授权专利21项,受理专利4项。本项目执行期内获得了国内外优秀论文奖8项,其中,国际会议The Best Paper Awards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空间信息网络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的“优秀论文奖”1项;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优秀论文奖”2项。.本项目成果不仅可以解决星地混合通信系统面临的频谱资源短缺问题,同样可以解决物联网的资源短缺问题。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7)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4)
会议论文数量(11)
专利数量(25)
On the Performance of X-Duplex Relaying
X-双工中继性能研究
  • DOI:
    10.1109/twc.2017.2656887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0.4
  • 作者:
    Li Shuai;Zhou Mingxin;Wu Jianjun;Song Lingyang;Li Yonghui;Li Hongbin
  • 通讯作者:
    Li Hongbin
A Novel Hybrid Access Protocol Based on Traffic Priority in Space-Based Network
天基网络中基于流量优先级的新型混合接入协议
  • DOI:
    10.1109/access.2018.282330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IEEE Acces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Jia Min;Jiang Liqiong;Guo Qing;Jing Xiaoye;Gu Xuemai;Zhang Naitong
  • 通讯作者:
    Zhang Naitong
Waveform Design of Zero Head DFT Spread Spectral Efficient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零头DFT扩频高效频分复用波形设计
  • DOI:
    10.1109/access.2017.274026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IEEE Acces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Jia Min;Yin Zhisheng;Guo Qing;Liu Gongliang;Gu Xuemai
  • 通讯作者:
    Gu Xuemai
基于业务优先级的认知卫星网络频谱分配方法
  •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1908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通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敏;敬晓晔;刘晓锋;刘枫;郭庆;顾学迈
  • 通讯作者:
    顾学迈
Multi-Modal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Based on Dempster-Shafer Fusion in 5G-Based Cognitive Radio
5G 认知无线电中基于 Dempster-Shafer 融合的多模态协作频谱感知
  • DOI:
    10.1109/access.2017.276191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IEEE Acces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iu Xin;Jia Min;Na Zhenyu;Lu Weidang;Li Feng
  • 通讯作者:
    Li F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Osterix基因敲除及过表达对小鼠脊椎骨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思旭;贾敏;赵玉峰;宗兆文
  • 通讯作者:
    宗兆文
香烟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蛋白亚硝化的影响及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玉龙;贾敏
  • 通讯作者:
    贾敏
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血瘀大鼠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药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文爱东;梅其炳;贾敏;蒋永培;张三奇;杨志福
  • 通讯作者:
    杨志福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合成射流的气动激励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敏;梁华;宋慧敏;刘朋冲;吴云
  • 通讯作者:
    吴云
基于迭代攻击检测的联合压缩频谱感知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含青;郭庆;李庆忠;贾敏
  • 通讯作者:
    贾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贾敏的其他基金

面向巨型互联网星座系统的频率兼容与共用理论
  • 批准号:
    62231012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81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基于认知的宽带星地混合系统OFDM传输关键技术
  • 批准号:
    6120114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