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B1调控肺癌hTERC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17165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603.细胞学和血液学检验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
    杨春鹿; 梁彬; 王绍成; 刘树立; 李晓燕; 史玉卿; 查娜;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LKB1调控hTERC转录的具体机制不清。我们发现肺癌及癌前病变中LKB1表达缺失,而转录因子Sp1的活性增强及hTERC的表达明显增高,并且LKB1与Sp1和hTERC成直线负相关,Sp1与hTERC成直线正相关。根据已报道的肺癌组织中LKB1可使Sp1的活性减弱,我们认为LKB1使hTERC的转录水平下调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Sp1 的磷酸化实现的。为此,我们拟应用nPCR方法扩增LKB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以脂质体法转染细胞株,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Western blot、SEAP及FISH分别检测LKB1表达、Sp1活性及hTERC表达的变化;Sp1磷酸化抗体检测磷酸化位点;siRNA沉默Sp1,SEAP及FISH分别检测Sp1活性和hTERC表达的变化。为LKB1调控hTERC的作用提供新的理论,为Sp1磷酸化及该磷酸化位点提供理论补充,为肺癌的防治提供独立指标和潜在靶点。

结项摘要

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 LKB1),也称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 是首次在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患者中发现的抑癌基因, 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通过磷酸化底物蛋白或与靶蛋白结合,调控基因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79年,Syrjänen首先提出假设HPV 感染可能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后得到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证实。然而,HPV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致癌机制尚不清楚,已有报道高危型HPV-16感染在NSCLC的发生中并不是直接的作用,促进病变的进展,引起肿瘤的发生多与LKB1抑癌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科研过程中适当的扩大了研究范围,将HPV感染与LKB1失活密切结合,进一步阐述高危型HPV感染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寻找促进癌变进展的基因及调控关系,为HPV相关性肺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检测肺癌患者胸水中的Dishevelled-3 mRNA、δ-catenin mRNA及hTERT DNA,发现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应用凝集素芯片鉴别胸水中的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发现接骨木凝集素(SNA)捕获反应性间皮细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2.6%和100%,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检测支气管刷检细胞中的Sp1 mRNA和VEGF mRNA, 发现两者在肺癌中不但高表达并且密切相关,对于良恶性细胞的鉴别及炎症与结核的鉴别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体外实验中发现HPV16中的E6和E7对LKB1 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介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上调肺癌细胞中最常见的糖酵解靶基因GLUT1的蛋白和mRNA表达。近来我们通过转染和干扰双向调控肺癌细胞H1299、NCI-H460、A549及LK2,发现E6和E7可通过抑制LKB1激活Sp1的转录活性,上调肺癌细胞中hTERC的转录表达。.通过这些研究不仅明显提高了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包括早期肺癌,而且对肺癌的发生发展,尤其是HPV相关性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明确了HPV16 E6/E7通过负调控抑癌基因LKB1激活转录因子HIF-1α和Sp1的活性,上调肺癌细胞中hTERC的转录表达和GLUT1的蛋白和mRNA 表达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LKB1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Lectin microarrays differentiate carcinoma cells from reactive mesothelial cells in pleural effusions
凝集素微阵列区分胸腔积液中的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
  • DOI:
    10.1007/s10616-012-9474-x
  • 发表时间:
    2013-05-01
  • 期刊:
    CYT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Shi, Yu-Qing;He, Qun;Wu, Guang-Ping
  • 通讯作者:
    Wu, Guang-Ping
Transcription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RNA and endostatin mRNA in pleural effusion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和内皮抑素mRNA的转录表达及临床意义
  • DOI:
    10.1002/dc.21546
  • 发表时间:
    2012-04-01
  • 期刊:
    DIAGNOSTIC CYTOPATHOLOGY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Chen, Ying;Liang, Bin;Wu, Guang-Ping
  • 通讯作者:
    Wu, Guang-Ping
Transcription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ishevelled-3 mRNA and δ-catenin mRNA in pleural effusions from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 DOI:
    10.1155/2012/904946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Clinical & developmental immu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XY;Liu SL;Cha N;Zhao YJ;Wang SC;Li WN;Wang EH;Wu GP
  • 通讯作者:
    Wu GP
The diagnostic utility of VEGF mRNA and SP1 mRNA expression in bronchial brushing cells of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lung cancer
肺癌或非肺癌患者支气管刷状细胞中VEGF mRNA和SP1 mRNA表达的诊断价值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Respirology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Zhao YJ;Yang D;Wang EH;Wu GP
  • 通讯作者:
    Wu GP
hTERT gene amplific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leural effusion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 DOI:
    10.1016/j.cllc.2012.01.007
  • 发表时间:
    2012-11
  • 期刊:
    Clinical lung cancer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N. Cha;Xiao‐yan Li;Yu-jie Zhao;E. Wang;Guang-Ping Wu
  • 通讯作者:
    N. Cha;Xiao‐yan Li;Yu-jie Zhao;E. Wang;Guang-Ping W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排列熵算法研究及其在振动信号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振动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辅周;饶国强;司爱威;吴广平
  • 通讯作者:
    吴广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广平的其他基金

HPV16 E6/E7介导HIF-1α上调肺癌细胞GLUT1表达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1672082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