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捕食性天敌昆虫对西花蓟马控制效能的cDNA定量评价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097196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6.生物防治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西花蓟马于2003年侵入我国,之后只在北京、云南局部地区造成为害;然而,近年来其危害加重并有向其它区域扩散蔓延的趋势。本研究围绕西花蓟马寄主广泛、种群增长迅速、抗药性强,直接从国外引入天敌风险较大且效果不尽理想的科学问题,以发生在棉田、蔬菜田、花园、果园的西花蓟马以及与西花蓟马同域发生的本地捕食性天敌昆虫为研究对象,采用COI标记技术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与方法,重点研究本地捕食性天敌昆虫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精准、定量评价主要天敌昆虫对西花蓟马捕食作用的大小及其实时动态趋势。研究结果对充分发挥本地自然天敌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降低棉田、蔬菜田、花园和果园化学农药使用量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西花蓟马可持续治理体系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作物相功能天敌的有机整合提供理论依据。某些研究结果及方法可以辐射到西花蓟马的其他寄主作物体系或应用于其它害虫食物链互作研究。

结项摘要

围绕入侵害虫逃离原产地天敌极易爆发成灾,从原产地引进天敌可能会形成新的入侵生物的问题,以SS-COI技术和SCAR标记技术分别获得1对西花蓟马特异引物(SS-COI引物和SCAR引物,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340 bp和320 bp)。检测结果显示,上述2对引物只对西花蓟马以及取食过西花蓟马的龟纹瓢虫、异色瓢虫等具有扩增作用,对近缘种属的28种(SS-COI标记技术)或41种(SCAR标记技术)蓟马以及18种同域发生的其他种类的害虫和天敌没有扩增效果,完全可用于西花蓟马入侵地捕食性天敌的筛选研究。此外,SS-COI和SCAR标记技术不仅对不同虫态的西花蓟马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对不同地理种群的西花蓟马亦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SS-COI标记);还可准确检测出西花蓟马发生地的寄主植物组织中是否携带卵(SCAR标记)。表明上述两种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完全可以用于口岸检疫和国内种苗调运中的检验检疫和监测。.以多拷贝线粒体DNA为基础,根据西花蓟马特有的340 bp片段设计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和MGB探针,FO-77F/R和FO-77 probe。明确了卵、1-2龄幼虫、预蛹、蛹以及雌雄成虫的DNA拷贝数,确定了主要环境因素与本地天敌对西花蓟马捕食作用的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式分别为消化时间:Y = 1170.3x×e(-3.2616),环境温度:Y=-0.0368x+7.2289,捕食数量:Y=0.0705x+6.2467,同域猎物(豆蚜):Y=-0.2589x+5.479,为田间本地天敌对西花蓟马捕食作用的精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斗南乡为基地,系统采集辣椒田的捕食性天敌,检测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瞬时捕食能力最强,其次为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蟹蛛类、肩毛小花蝽、南方小花蝽、草间小黑蛛、狼蛛,而异色瓢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能力最低。. 研究结果为有效筛选本地天敌类群,精准评价本地天敌对西花蓟马控制作用的大小,保护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实现外来物种的可持续管理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西花蓟马SS-COI和SCAR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对口岸检疫以及蔬菜花卉及其种苗调运中的检疫、检测与监测,以及有效阻截西花蓟马在我国的进一步传播扩散,明确其扩张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西花蓟马快速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霞;张桂芬;万方浩
  • 通讯作者:
    万方浩
DNA条形码技术在田间常见蓟马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乔玮娜;万方浩;张爱兵;闵亮;张桂芬
  • 通讯作者:
    张桂芬
西花蓟马的SCAR分子检测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祥钦;闵亮;万方浩;周忠实;王文凯;张桂芬
  • 通讯作者:
    张桂芬
西花蓟马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安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桂芬;孟祥钦;万方浩
  • 通讯作者:
    万方浩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饥饿和饥渴对柑橘大实蝇成虫活动能力的影响
  •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19.05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应用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田华;李再园;黄聪;王福莲;李传仁;张桂芬
  • 通讯作者:
    张桂芬
利用COⅠ基因序列和杂交实验分析鉴定桨角蚜小蜂属的本地种群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念婉;张桂芬;王进军;万方浩
  • 通讯作者:
    万方浩
基于种特异性COI标记的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一步双重快速鉴定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蓉;王玉生;杨丽梅;万方浩;张桂芬
  • 通讯作者:
    张桂芬
云计算环境基于客体属性匹配的逆向混合访问控制方案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计算机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丽娜;胡雨谷;张桂芬;陈园园
  • 通讯作者:
    陈园园
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多次交配行为及繁殖效益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满孝明;Shagufta Rani Khanzada;张桂芬;刘万学;万方浩;杨念婉
  • 通讯作者:
    杨念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桂芬的其他基金

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遗传分化机制
  • 批准号:
    31572067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对烟粉虱田间控制作用的cDNA定量评价技术
  • 批准号:
    3057125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