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碳酸盐缓冲体系和生物碳泵机制的岩溶河流水气界面CO2脱气过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90717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2.环境水科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central query in carbon sink effect caused by karst processes is the CO2 degassing of karst water. However, research about obvious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s in the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of CO2 degassing in different karst water is insufficient. At present, some studies showed that CO2 degassing across the water-air interface in karst water is greatly limited including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strength and direction change, while the roles and contributions of carbonate buffering system and "biologicalcarbon pump" mechanism in limiting CO2 degassing are poorly studied. In this proposal, the typical karst river-Lijiang main stream will be chosen to reveal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hange of CO2 degassing direction across water-air interfaceby multi-parameters high-resolution researches, the thin boundary layer model method, floating chamber method, and the CO2 exchange coefficient in different spatial-temporal scale. The mechanism and contribution ratio of carbonate buffering and "biologicalcarbon pump" mechanism in limiting CO2 degassing were clarified by stoichiometry and laborator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he anticipative results, if approved, will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accurately assessing the carbon flux and process across the water-air interface of karst rivers and limi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in karst river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olving the stability of karst carbon sinks. Generally, these results also help to make new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to balancing regional carbon budget and enacting reasonable measures for carbon sinks/carbon mitigation.
一直质疑岩溶作用碳循环产生碳汇效应的关键就是岩溶水体的CO2脱气,然而不同类型岩溶水体CO2脱气过程及其强度和方向存在高度的时空差异,但研究不足。目前的研究也表明岩溶水体水气界面CO2脱气受到极大的限制(强度的显著下降和方向的变化),而对于碳酸盐缓冲体系和“生物碳泵”机制在限制CO2脱气中的作用及贡献则十分缺乏研究。本项目拟选择我国典型岩溶河流-漓江干流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时空尺度上多参数高分辨率研究,利用模型法和浮游箱法,结合CO2交换系数,揭示岩溶河流水气界面CO2交换方向的转换机理及变化;利用化学计量法和室内模拟实验,阐明碳酸盐缓冲体系和“生物碳泵”机制在限制CO2脱气中的作用机制及贡献比;研究成果将会在准确评估岩溶区河流水气界面碳通量及过程和岩溶区河流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新认识,为解决岩溶碳汇稳定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平衡区域碳收支和制定合理的增汇减排措施做出新的科学贡献。

结项摘要

全球河流水气界面碳排放一直存在不确定性问题的关键就是CO2交换显著的时空异质性。本项目针对岩溶区河流水气界面CO2交换显著存在的负通量(即吸收大气CO2)在不同时间尺度转变及其控制机制这一科学问题,以典型岩溶区河流—漓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改进的浮游箱法、模型法以及气体示踪法监测计算CO2交换系数,研究CO2交换通量的时间动态及其方向转变的关键控制机制、CO2脱气来源,通过三年的研究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认识:(1)首次获得了亚热带岩溶区河流的CO2交换系数(k600)值预测模型。岩溶区河流k600值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和空间变化,且受到河流湍流(包括流速和坡度)的控制,同时,由于岩溶区河流冬季低湍流和高碱度、pH值的影响,受到化学增强效应(Chemical Enhancement)的限制,表现出较低的k600值;(2)碳酸盐缓冲体系和水生生物代谢过程是控制岩溶区河流水-气界面CO2交换负通量时空转变的关键,使得岩溶区河段在白天下午时间段,尤其是冬季表现出显著的吸收大气CO2的现象;(3)CO2交换量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对于河流水气界面碳排放通量模型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河流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表现出昼降夜升的日变化模式,但这一模式会受到个体事件(如降雨)干扰而被打断,且其日变化“本底值”受到季节变化的控制;(4)利用δ13C和Δ14C建立的混合模型表明非岩溶区断面CO2脱气主要来源于大气CO2、有机碳以及碳酸盐岩,平均比例分别为34.2%、34.4%以及32.4%,进入岩溶区后,碳酸盐岩贡献显著增加,但是受到水生生物代谢过程和碳酸盐缓冲体系的影响,限制了CO2脱气通量,脱气通量仅占风化碳汇通量的10.4%,漓江流域形成了可观的岩溶碳汇通量,约为0.04TgC/yr。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桂江典型断面夏季水-气界面CO2交换的碳源与机制
  •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0.04.1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陶;李建鸿;蒲俊兵
  • 通讯作者:
    蒲俊兵
Carbon dioxide exchanges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in Guijiang River, SW China
桂江流域二氧化碳交换及其控制因素
  • DOI:
    10.1016/j.jhydrol.2019.12407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Hydrology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Zhang Tao;Li Jianhong;Pu Junbing;Yuan Daoxian
  • 通讯作者:
    Yuan Daoxia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trol on CO2 gas transfer velocities from a low-gradient subtropical stream
低梯度副热带气流 CO2 气体传输速度的物理和化学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Water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2.8
  • 作者:
    Zhang Tao;Li Jianhong;Pu Junbing
  • 通讯作者:
    Pu Junbing
Rainfall possibly disturbs the diurnal pattern of CO2 degassing in the Lijiang River, SW China
降雨可能扰乱中国西南漓江二氧化碳脱气的昼夜模式
  • DOI:
    10.1016/j.jhydrol.2020.12554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Hydrology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Zhang Tao;Li Jianhong;Pu Junbing;Jonathan B. Martin;Wang Sainan;Yuan Daoxian
  • 通讯作者:
    Yuan Daoxi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小球藻对岩溶水体Ca~(2 )、HCO_3~-利用效率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岩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陶;李建鸿;蒲俊兵;李瑞;吴飞红;李丽
  • 通讯作者:
    李丽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骨缺损修复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
  • DOI:
    10.7518/gjkq.202001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育豪;张陶
  • 通讯作者:
    张陶
不同地质背景水库区夏季水-气界面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道先;刘文;张陶;莫雪
  • 通讯作者:
    莫雪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和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综述
  • DOI:
    10.12182/2021056020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隋昊;张陶
  • 通讯作者:
    张陶
漓江干流水体主要离子化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DOI:
    10.13656/j.cnki.gxkx.20181030.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广西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陶;蒲俊兵;李建鸿;吴飞红;袁道先
  • 通讯作者:
    袁道先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陶的其他基金

水生光合代谢影响岩溶区河流CO2脱气日变化模式的动力学机制
  • 批准号:
    4237708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