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成的金属催化剂对III-V族纳米线结构与性能的调控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0231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7.无机非金属半导体与信息功能材料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III-V semiconductor nanowires (NW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more ideal electronic and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than silicon for their excellent carrier mobility. However,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 NWs with specific structure, growth orientation and uniform diameter is a major challenge, which limits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To tackle this problem, we propose that (1) chemically synthesize metal nanoparticles with various sizes, crystal morphologies, and core-shell nanostructures to catalyze the growth of III-V NWs on amorphous substrates; (2) clarify the influence of the metal nanoparticle size, facet, and composition on the supersaturated alloy seeds and the NW growth speed, crystal phase and defects, utilizing complementary crys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imulation approach; (3)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NWs by electrical and photoelectrical measurements, so that we can choose NWs with high quality and fabricate novel structural nanodevices.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designing the catalyst of III-V NWs, guarantee the high-quality materials for the next-generation high-performance electronic and photovoltaic devices, and technically support the growth of the other metal catalytic one-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III-V族半导体纳米线由于优异的载流子迁移率,被认为是继硅之后更为理想的电子与光电子材料。然而低成本可控合成具有特定晶型、生长方向的直径均一的单晶纳米线仍然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项目针对此问题,拟采用化学方法合成不同尺寸、形貌的单一组分及二元核壳结构的金属纳米颗粒,在非晶基底上催化诱导III-V族纳米线的生长;通过相关表征手段及晶体结构模拟技术,厘清金属催化剂的粒径、晶型、组成对合金种子的结构及纳米线生长的影响规律,揭示纳米线的生长速度、晶向、缺陷等与催化剂的内在关联;采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制备基于纳米线的电子器件,通过电学、光电测试,建立纳米线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明确制备高质量纳米材料的工艺参数,并初步探索新型的器件结构。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设计III-V族纳米线的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为设计高性能的电子、光伏器件提供有力的材料保障,也为其他金属催化生长的一维纳米材料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结项摘要

三五族半导体纳米线由于较高的理论载流子迁移率和光电转换效率,在高性能电子、光电器件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大部分纳米线材料是在昂贵的单晶基底上外延生长得到的,且存在表面缺陷多、直径分布大、晶相混杂等问题。之前的多数研究集中于对生长温度、元素比等生长环境的调控,对纳米线的晶体质量和电学性能的改善有限。本课题从半导体纳米线的气-液-固(VLS)和气-固-固(VSS)生长机理出发,基于化学合成的不同尺寸、晶体结构的金属催化剂,结合二步法合成工艺及硫、氧表面活性剂辅助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非晶的SiO2基底上可控合成了高晶体质量的GaAs、InP、Ga/GaAs异质结等纳米结构。采用了系列晶体学、电学表征手段和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及结构特征。并通过微纳米加工技术制作了相应的电子、光伏器件,其中由Ni电极实现欧姆接触,其InP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子迁移率高达2000 cm2V-1s-1,接近理论极限;而由Au-Al不对称电极制作的光伏器件具有最高的开路电压,制备出的水平结构单根GaAs纳米线的太阳能电池效率高达16%。以粒径为10 nm 的金胶体为催化剂调控出的单晶Ga/GaAs异质结,其肖特基势垒高度为1 eV,且界面处为原子级接触,可以极大地减轻“费米钉扎”现象对纳米线器件性能的影响;以金八面体为催化剂调控出了单晶的Ga纳米线,反映了催化剂的晶面对于Au-Ga合金态及Ga的溶出状态有显著影响,通过原位显微分析可以深化纳米线生长的动力学机制。进一步地,将本项目的研究扩展到了ZnO半导体纳米线的外延生长中,结合微区光致发光光谱和原位电学、气敏测试技术,系统研究了单根ZnO纳米线结构与气敏性能之间的关联规律。同时本项目还进一步探索了图案化金属纳米颗粒在微型传感器、呼吸检测领域的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金属催化的半导体材料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GaAs Nanowires Grown by Catalyst Epitaxy for High Performance Photovoltaics
用于高性能光伏的催化剂外延生长的砷化镓纳米线
  • DOI:
    10.3390/cryst8090347
  • 发表时间:
    2018-08
  • 期刊:
    Crystals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Wang Ying;Zhou Xinyuan;Yang Zaixing;Wang Fengyun;Han Ning;Chen Yunfa;Ho Johnny C.
  • 通讯作者:
    Ho Johnny C.
Tailoring two-dimensional nanoparticle arrays into various patterns
将二维纳米颗粒阵列定制成各种图案
  • DOI:
    10.1088/1361-6528/aa9ab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Nan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Sun J. L;Wang Y;Liao J. H.
  • 通讯作者:
    Liao J. H.
Reduced Graphene Oxide-Coated Si Nanowires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Indoor Formaldehyde
还原氧化石墨烯涂覆的硅纳米线用于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室内甲醛
  • DOI:
    10.1186/s11671-019-2921-2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ong L. F;Luo L. Q;Xi Y;Song J. J;Wang Y;Yang L. P;Wang A. Q;Chen Y. F;Han N;Wang F. Y.
  • 通讯作者:
    Wang F. Y.
Controllable III-V nanowire growth via catalyst epitaxy
通过催化剂外延可控生长 III-V 纳米线
  • DOI:
    10.1039/c7tc00900c
  • 发表时间:
    2017-05-14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Han, Ning;Wang, Ying;Ho, Johnny C.
  • 通讯作者:
    Ho, Johnny C.
Crystal-Defect-Dependent Gas-Sensing Mechanism of the Single ZnO Nanowire Sensors
单 ZnO 纳米线传感器的晶体缺陷相关气体传感机制
  • DOI:
    10.1021/acssensors.8b0079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CS Sensors
  • 影响因子:
    8.9
  • 作者:
    Zhou X. Y;Wang A. Q;Wang Y;Bian L. Z;Yang Z. X;Bian Y. Z;Gong Y;Wu X. F;Han N;Chen Y.
  • 通讯作者:
    Chen 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核磁共振的聚氨酯固化砂土浸水作用分析
  • DOI:
    10.11779/cjge20201202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颖;刘瑾;马晓凡;祁长青;卢洪宁
  • 通讯作者:
    卢洪宁
水稻粒宽基因 GS5的功能标记开发和单倍型鉴定
  • DOI:
    10.16819/j.1001-7216.2016.603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裔传灯;王德荣;蒋伟;李玮;成晓俊;王颖;周勇;梁国华;顾铭洪
  • 通讯作者:
    顾铭洪
人参糖蛋白的结构及其镇静安眠作用研究
  • DOI:
    10.16720/j.cnki.tcyj.2017.02.0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特产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颖;陈英红;徐宏;姜瑞芝;罗浩铭
  • 通讯作者:
    罗浩铭
孕期膳食与小于胎龄儿的关系
  •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6.01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枫;杜文琼;申嘉欣;郭玲玲;王颖;王科科;张萍;冯永亮;杨海澜;王素萍;邬惟为;Zhang Yawei
  • 通讯作者:
    Zhang Yawei
孕妇血铜与子痫前期的病例对照研究
  •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0.12.01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林英;王颖;邬惟为;冯永亮;杨海澜;王素萍
  • 通讯作者:
    王素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