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喷法制备封闭多结构复合纳/微米微球药物载体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00305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308.生物医用有机高分子材料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针对多孔高分子微球制备过程复杂,载药后封孔难和过程复杂的问题,本项目以"一步法"制备封闭多结构复合纳/微米微球为研究目标,采用静电喷法和纳米介孔二氧化硅装载药物相结合的技术,研究制备封闭多结构复合纳/微米微球药物载体,以及装载不同性质药物的封闭多结构复合载药微球及其体外释放。在优化结构和载药的同时,着重解决静电喷参数和二氧化硅特性对复合微球内部结构影响规律,以及二氧化硅表面基团、药物种类、微球结构等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规律。项目预期将揭示:制备参数调控微球多结构的规律;实现制备方法调控微球内部结构,结构调控药物释放;建立封闭多结构载药微球的制备和释放模型。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多孔载药微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多结构微/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微球的功能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针对多孔高分子微球制备过程复杂,载药后封孔难和过程复杂的问题。本项目系统研究静电喷法制备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微球,制备封闭多结构复合纳/微米微球,考察其作为抗粘附涂层和药物载体的特性。.首先,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聚乳酸(PLA)微球,系统研究各电喷工艺参数(浓度、电压、收集距离和流速)对于电喷微球的表面特性和粒径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静电喷过程中电喷微球的表面官能团会发生重新排列。低结合能官能团(甲基)在微球表面富集,高结合能官能团(亚甲基和酯键)分布在微球亚表层。随溶液浓度、流速增大,微球的粒径及zeta电位呈单调上升趋势,随喷射电压、接收距离增大,微球的粒径及zeta电位呈单调下降趋势。其次,采用共溶剂静电喷法制备了具有凸凹结构的PLA和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复合涂层,研究涂层的亲疏水性以及其表面抗细胞和细菌粘附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共溶剂电喷技术能将MSN完全包裹在PLA微球内部,并在PLA微球表面形成凹凸结构,增加了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和疏水性。低结合能的疏水性甲基基团富集在颗粒表面使得涂层表面表现出超疏水性能。细胞和细菌粘附实验结果表明电喷PLA-MSN复合涂层具有初期的抗细胞和细菌粘附的特性。再次,采用共溶剂电喷技术制备了PLA和载布洛芬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MS-IBU)的复合微球。通过调节制备参数,可以将载药介孔二氧化硅完整的包裹在静电喷PLA微球中,并可实现可控调节微球中药物含量、介孔颗粒含量等。相对于常规的静电喷载药颗粒,静电喷复合颗粒中药物释放表现出更加缓慢的释放速率,20天内只释放15%-30%的药物。此外,介孔二氧化硅内药物包裹量以及静电喷颗粒内二氧化硅的量可以调控药物的释放速率。.综上所述,本项目通过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电喷微球表面性能与电喷工艺参数的关系,通过静电喷法制备PLA和MSN复合微球,并研究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开拓了一种新型的制备复合微球方法,为拓展静电喷法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本项目还将静电喷复合颗粒延伸到静电纺复合纤维,提出一种可以长效释放药物到100天以上的静电纺载药纤维,并将其应用到预防肌腱粘连中。作为本项目的拓展研究,本项目还开展静电纺纤维作为防组织粘连膜、预防瘢痕增生和食管支架表面给药系统等研究,从而将静电喷技术和静电纺纤维技术从基础研究推向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9)
Preparation of hydrophilic poly(L-lactide) electrospun fibrous scaffolds modified with chitosan for enhanced cell biocompatibility
壳聚糖修饰亲水性聚(L-丙交酯)电纺纤维支架的制备以增强细胞生物相容性
  • DOI:
    10.1016/j.polymer.2012.03.039
  • 发表时间:
    2012-05-09
  • 期刊:
    POLYMER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Cui, Wenguo;Cheng, Liying;Chang, Jiang
  • 通讯作者:
    Chang, Jiang
食道贲门支架表面高柔韧性静电纺载药纤维膜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昌敏;崔文国;朱悦琦;常江;程英升
  • 通讯作者:
    程英升
Antibacterial antiadhesion membranes from silver-nanoparticle-doped electrospun poly(L-lactide) nanofibers
由银纳米颗粒掺杂的电纺聚(L-丙交酯)纳米纤维制成的抗菌防粘膜
  • DOI:
    10.1002/app.39099
  • 发表时间:
    2013-09-15
  • 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iu, Shen;Liu, Shenghe;Fan, Cunyi
  • 通讯作者:
    Fan, Cunyi
植入性人参皂苷Rg3微/纳米纤维缓释制剂和瘢痕增生抑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昌敏;程丽英;崔文国;张余光;常江
  • 通讯作者:
    常江
A high flexible paclitaxel-loaded poly(-caprolactone) electrospun fibrous membrane covered stents for benign cardia stricture.
高柔性负载紫杉醇的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Acta Biomaterialia
  • 影响因子:
    9.7
  • 作者:
    Zhu Yueqi;Hu Changmin;Li Bin;Yang Huilin;Cheng Yingsheng;Cui Wenguo
  • 通讯作者:
    Cui Weng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置入兔食管可行性及组织反应——体外和体内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介入放射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凯;朱悦琦;苑天文;周耕;崔文国;程英升
  • 通讯作者:
    程英升
基质金属蛋白酶响应性G4 PAMAM-IBU/GelMA水凝胶的构建及其特征研究
  •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2.003
  • 发表时间:
    2021-02
  •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传栋;王非;崔文国;范存义;刘珅
  • 通讯作者:
    刘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崔文国的其他基金

基于“自牺牲”脂质构建应力松弛水凝胶微球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
  • 批准号:
    5227313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自牺牲”脂质构建应力松弛水凝胶微球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可注射水凝胶微球治疗卒中的免疫兼容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3005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297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控释活性生物分子的氧化凝胶静电纺纤维及抑制肌腱粘连研究
  • 批准号:
    51873107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