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有效性评价的生态学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17049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12.保护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作为全球多样性最丰富及人为活动最强烈的国家之一,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对于全球实现CBD-2010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共建立了2500多个自然保护区,覆盖了中国陆地面积的15.1%。我国保护区的有效性评价主要集中在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还缺乏有关其生态有效性的系统研究,一些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生态学问题还有待解答:如宏观层面保护区覆盖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如何?现有保护区是否包含了所有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区的设立是否有效减缓了人类活动的强度?在预研究中,申请人构建近1100个中国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1,000多种木本植物和1300余种陆生脊椎动物的空间分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拟采用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手段,研究中国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上述生态学问题。项目的实施将为系统评价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

结项摘要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作为全球多样性最丰富及人为活动最强烈的国家之一,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对于全球实现CBD-2010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共建立了2500多个自然保护区,覆盖了中国陆地面积的15.1%。我国保护区的有效性评价主要集中在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还缺乏有关其生态有效性的系统研究。本项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数据,构建近1100个中国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数据库、3400余种濒危高等植物的分布数据库、11000余种木本植物分布数据以及遥感数据,研究中国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自然保护区对物种丰富度以及生态系统的覆盖以及保护区在阻止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有效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自然保护区覆盖不平衡,在条件恶劣、人为活动较弱的地区较大,而在条件优越、人为活动较强的地区较低,自然保护区的这种设置极大地增加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覆盖率,然而这些偏远地区人为活动并不强烈,其设立保护区的紧迫性也不如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2、现有保护区对生态系统以及濒危植物覆盖并不完全,仍有约827 种 (~25%)濒危高等植物未受国家级保护区覆盖,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地以及海南岛等地;3. 在128个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中,发现2000-2010年间34.4%的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基本无变化,54.7%的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增加。38.3%的保护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基本不变,47.7%的保护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增加。保护区较好地保持或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树木的生长状况和生产能力保持较好;4. 中国森林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具有显著的纬度梯度,在低纬地区主要受扩散限制影响,而在高纬地区受环境筛选作用控制。课题组共发表论文12篇(SCI收录11篇);培养博士、硕士各2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中国国家级陆地自然保护区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瑜;唐志尧;李俊生;曾辉
  • 通讯作者:
    曾辉
Patterns of phylogenetic beta diversity in China’s grasslandsin relation to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distance
中国草原系统发育β多样性模式与地理和环境距离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Chi XL;Tang ZY;Fang JY
  • 通讯作者:
    Fang JY
Effects of community structure on the speciesndash;area relationship in Chinarsquo;s forests
群落结构对物种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Ecography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Tang ZY;Wang SP;Liu YN;Fang JY
  • 通讯作者:
    Fang JY
Patterns of species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structure of vascular plant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格局及系统发育结构
  • DOI:
    10.1002/ece3.847
  • 发表时间:
    2013-11
  • 期刊:
    ECOLOGY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Yan, Yujing;Yang, Xian;Tang, Zhiyao
  • 通讯作者:
    Tang, Zhiyao
The influence of species pools and local processes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 test case with woody plant communities in Chinarsquo;s mountains.
物种库和局部过程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中国木本植物群落的测试案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Ecography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Qiao XJ;Shen ZH;Zheng CY;Fang JY
  • 通讯作者:
    Fang J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及合理布局的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雅涵;唐志尧;方精云
  • 通讯作者:
    方精云
北京地区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覆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30.239-251,200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晓莆;唐志尧;方精云*
  • 通讯作者:
    方精云*
生物群落的种面积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志尧;方精云;乔秀娟
  • 通讯作者:
    乔秀娟
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地史成因假说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志尧;方精云;王志恒
  • 通讯作者:
    王志恒
寻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自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志尧;乔秀娟;刘怿宁
  • 通讯作者:
    刘怿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唐志尧的其他基金

植物群落生态学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中国东部森林常见树木生长的分布格局及其控制因素
  • 批准号:
    31770489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森林植物群落谱系多样性、功能多样性格局与群落构建
  • 批准号:
    31470486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我国东部森林植物种-面积关系的区域分异
  • 批准号:
    40871030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秦岭山脉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
  • 批准号:
    40501025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