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疆星星峡地区淡色花岗岩的成因及其蕴含的古老地壳组成信息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206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4.岩石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Central Tianshan Block (CTB), as one of the major microcontinents of the south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CAOB), would car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s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basically tectonic architecture of the CAOB. At present,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etamorphism, anatexis and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of the crustal basements in the microcontinents of the CAOB in response to the accretionary orogeny. The leucogranites scattered in the CTB provide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understand these processes since they show a close spat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ecambrian basements of the CTB and contain abundant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crustal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In this proposal, we plan to conduct detailed field geological, petrographic, geochronological, and petrogeochemical studies for several leucogranite bodies which were discovered from the Xingxingxia area of the CTB.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these new data will be used to reveal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rule of the leucogranites in the Xingxingxia area, elucidate the magma sources and anatectic types and mechanisms for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leucogranites, probe the genetic link between the leucogranites and metamorphism and migmatization of the basement rocks of the CTB, and to figure ou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g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ancient crust in the CTB.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significant insights into the Precambrian crust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TB as well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AOB.
中天山地块作为中亚造山带南部的主要微陆块之一,在限定造山带的整体构造格架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这些古老微陆块在增生造山作用中的基底变质、地壳深熔及地壳分异等过程尚不清楚。中天山地块中断续分布的淡色花岗岩与前寒武纪基底岩石在空间上密切相关,蕴含了丰富的地壳组成和演化信息,是深入研究上述问题的理想对象。本项目拟对在中天山地块星星峡地区新发现的几处淡色花岗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对比,揭示本区淡色花岗岩的时空分布规律,阐明不同期次淡色花岗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和地壳深熔作用的类型与机制,分析其与基底岩石的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之间的成因联系,揭示其蕴含的中天山地块古老地壳时代和组成的重要信息,为中天山地块前寒武纪地壳基底的形成与演化以及中亚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新的有力证据。

结项摘要

淡色花岗岩可以由大陆地壳岩石深熔作用形成,或者由原始花岗质岩浆经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因而可以有效反演大陆地壳的组成与演化信息。为了深入认识古老微陆块在增生造山作用中的地壳演化过程,本项目选择中天山微陆块星星峡地区淡色花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岩石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了如下认识:(1)将星星峡地区淡色花岗岩分为“淡色体”和“侵入体”两种类型,两者具有不同的产状、岩石成因和地壳演化信息;(2)“淡色体”型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380 Ma和~310 Ma,分别与其围岩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一致,是中天山微陆块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变质和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3)“侵入体”型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80 Ma,与同时代的红柳井石英闪长岩的岩浆高度分异演化有关,揭示了共生的高分异花岗岩与堆晶石英闪长岩的具体成因联系,以及原位晶体-熔体分离过程。研究过程还结合中天山微陆块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锆石Hf-O同位素研究,揭示了中天山地块中元古代地壳生长事件,以及可能存在的更古老的古元古代地壳,提出了中亚造山带南部微陆块与东欧板块的亲缘性。项目研究成果在ESR、SR、Geology、GSAB、Lithos、GR等国际主流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并完成1:5万填图2幅,受到国内外研究同行广泛关注和认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Eocene gabbros and granitic rocks of the eastern Gangdese belt, southern Tibet: Implications for the timing of India-Asia collision
藏南冈底斯带东部始新世辉长岩和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岩石成因:对印度-亚洲碰撞时间的启示
  • DOI:
    10.1016/j.gr.2021.05.019
  • 发表时间:
    2021-09
  • 期刊:
    Gondwana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Shui X.-F.;Klemd R.;He Z.-Y.;Mao J.-W.;Zhao Y.-Y.
  • 通讯作者:
    Zhao Y.-Y.
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硅质火山岩浆系统的制约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贺振宇;颜丽丽
  • 通讯作者:
    颜丽丽
Identifying crystal accumulation and melt extraction during formation of high-silica granite
识别高硅花岗岩形成过程中的晶体堆积和熔体提取
  • DOI:
    10.1130/g49434.1
  • 发表时间:
    2021-11
  • 期刊:
    Geology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Lu Tian-Yu;He Zhen-Yu;Klemd Reiner
  • 通讯作者:
    Klemd Reiner
Late Carboniferous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Central Tianshan microcontinent: Insights from zircon U–Pb and Hf isotopes of granites
中国中天山微大陆晚石炭世地壳演化:花岗岩锆石U-Pb、Hf同位素的启示
  • DOI:
    10.1002/gj.3794
  • 发表时间:
    2020-03
  • 期刊:
    Geolog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Ding-Jun Wen;Zhen-Yu He
  • 通讯作者:
    Zhen-Yu He
Mesoproterozoic juvenile crust in microcontinents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evidence from oxygen and hafnium isotopes in zircon.
中亚造山带微大陆中元古代新生地壳:来自锆石中氧和铪同位素的证据
  • DOI:
    10.1038/s41598-018-23393-4
  • 发表时间:
    2018-03-22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He ZY;Klemd R;Yan LL;Lu TY;Zhang ZM
  • 通讯作者:
    Zhang ZM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浙江常山黄泥塘水库剖面的生物地层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维民;周清;张元动;王旭东;贺振宇;许红根
  • 通讯作者:
    许红根
花岗岩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夕生*;贺振宇
  • 通讯作者:
    贺振宇
岩溶隧道掌子面防突厚度理论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佳奇;李宏飞;陈帆;贺振宇
  • 通讯作者:
    贺振宇
西藏冈底斯带东段早侏罗世英云闪长岩的岩浆起源及其对拉萨地体地壳演化的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水新芳;贺振宇;张泽明;陆天宇
  • 通讯作者:
    陆天宇
隧道典型致灾构造及突水模式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贺振宇;郭佳奇;陈 帆;檀俊坤
  • 通讯作者:
    檀俊坤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贺振宇的其他基金

酸性火山岩的成分分层与地壳岩浆系统演化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酸性火山岩的成分分层与地壳岩浆系统演化
  • 批准号:
    42172070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浙闽沿海大规模火山-侵入杂岩成因——典型案例剖析
  • 批准号:
    41102028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