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中间产物浓度分析的L-丝氨酸合成途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0004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3.微生物组学与代谢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L-serine is a very important amino acid with many applications in pharmaceutica, food and cosmetic industries. However, some metabolic regulation mechanism for L-serine biosynthesis remained unknown. Due to this, this proposal will attempt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31 kinds of intracellular metabolite in L-serine biosynthesis network by a newly-develop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 method. The analysis of these metabolites concentrations upon genetic modification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metabolic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L-serine biosynthe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mising engineering targets towards further improvement of L-serine biosynthesis .
L-丝氨酸作为一种重要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但微生物体内L-丝氨酸合成所受到的各种调控机制尚缺乏比较深入的探讨, 本申请拟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最新发展起来的胞内代谢物二级质谱定量分析技术,测定胞内L-丝氨酸合成代谢网络中31种重要代谢中间产物的浓度; 分析在分子改造L-丝氨酸合成途径前后,这些代谢中间产物的浓度变化规律,探讨微生物合成L-丝氨酸的代谢调控机制,搜寻可能存在的代谢限速节点,从而为进一步理性有效改造L-丝氨酸合成代谢提供理论指导。

结项摘要

L-丝氨酸(L-Ser)作为一种重要氨基酸,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Ser凭借原料廉价、产物纯度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尝试对遗传操作简单的大肠杆菌进行代谢工程改造,培育L-Ser高产菌株,但鉴于大肠杆菌合成L-Ser的代谢网络复杂,特别是存在众多L-Ser向其它氨基酸转化的途径,导致目前文献报道的大肠杆菌发酵法L-Ser最高产量仅为约11.7 g/L。本研究以E.coli W3110为出发菌株,通过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方式优化L-Ser的合成代谢,探索了L-Ser的代谢中间产物测定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定点突变方法解除L-Ser对serA编码的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的反馈抑制,将serA突变基因与pgk、serC和serB依次插入至表达质粒pSC,构建质粒pSC-05。.2..敲除E. coli W3110基因组上编码丝氨酸脱水酶的基因sdaA;进一步通过随机突变方式,筛选获得了比酶活降低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突变基因glyAm获得突变菌株SWCH-05;对菌株E. coli SWCH-05/pSC-05进行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L-Ser最高可积累11.4 g/L。.3..分别敲除E. coli SWCH-05基因组上与L-Ser吸收相关的四个基因sdaC、cycA、 sstT和tdcC,获得四个单基因敲除菌,L-Ser吸收活性测定分析表明,sdaC敲除菌的L-Ser吸收活性与对照菌E. coli SWCH-05相比下降了23.34%;将质粒pSC-05转化至四个敲除突变菌中进行发酵罐发酵,结果表明sdaC敲除菌的L-Ser产量最高达到了16.3 g/L,与对照菌株相比提高了43%。.4..在sstT、cycA、sdaC和tdcC的单基因敲除菌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四个L-Ser吸收基因的11个组合突变菌,L-Ser吸收活性测定分析表明,在双基因和三基因敲除菌中,仅含有sdaC基因敲除突变的菌株表现出L-Ser吸收活性低于对照菌SWCH-05;而当四个基因均被敲除后,菌株L-Ser吸收活性基本降低至零点。将质粒pSC-05转化至11个多基因敲除突变菌中,进行摇瓶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四基因敲除菌的L-Ser产量最高,达到450.58 mg/L,是出发菌SWCH-05(74.98 mg/L)的6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ntH与含锰过氧化氢酶共表达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发酵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岩;史吉平;赵志军;王绍明
  • 通讯作者:
    王绍明
大肠杆菌丝氨酸转运系统单基因敲除对丝氨酸生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晶;赵志军;史吉平;张霞
  • 通讯作者:
    张霞
微生物法生产L-丝氨酸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慧;史吉平;赵志军;丛丽娜
  • 通讯作者:
    丛丽娜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过表达ADH1B基因HepG2.2.15细胞株的建立
  • DOI:
    10.16050/j.cnki.issn1674-6309.2018.08.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薛烟;丁向春;雒夏;董辉;赵志军;马丽娜;海龙;胡彦超
  • 通讯作者:
    胡彦超
利用动物模型探明幼儿颅骨缺损修复中OPN、IGF-1和BGP的表达
  • DOI:
    10.16833/j.cnki.jbmc.2018.09.03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包头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彦军;崔阳;赵志军;文平;张春阳
  • 通讯作者:
    张春阳
被毛在黑线仓鼠能量代谢、产热和体温调节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兽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志军;曹静
  • 通讯作者:
    曹静
铁肥管道输液滴干对苹果铁营养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果树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进军;田自武;崔美香;刘贵巧;刘子英;赵志军;杨青芹;马幸幸
  • 通讯作者:
    马幸幸
调控人骨桥蛋白的miRNA预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里;赵志军;梅小龙;杨建华;包文平;张春阳
  • 通讯作者:
    张春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