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典型湖泊生态修复参考目标及其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0230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5.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of lakes is on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Palaeoecology method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identify deviations of lakes’ status from pristine condition, and further to establish restoration targets for shallow lakes.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al groups in freshwater ecosystems, chironomids are useful on assessing water quality and reconstructing past ecological status. This study selects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a typical region with numerous lakes, as interested area, and uses fossil chironomids as an indicator of lake’s eutrophciation processes of 10 lakes in Jianghan lake group. The chironomids are analyzed through top-bottom approach, which aims to describe the lakes’ current states and establish reference conditions for restoration. Meanwhile the study will assess the deviation of lakes’ status from pristine conditions. Sedimentary multiproxy and historical archives are colleted from three typical lakes (i.e. Liangzi Lake, Taibai Lake and Donghu Lake), which are dominated by macrophyte or pelagic algal. These data are analyzed for distinguish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ulti-stressors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 order to track the cause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se lakes. The driving forces are detected to obtain the mechanisms of lakes’ response to multi-stressors. This study will integrate the regional information of ecological changes,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lake’s restor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for lakes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湖泊生态环境退化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古生态学是判识湖泊偏离原始状态幅度进而确定浅水湖泊生态修复参考目标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摇蚊作为淡水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功能群之一,其群落结构能有效评估湖泊水质状况及生态环境演化过程。本研究选择湖泊集中发育且富营养化突出的长江中游地区,对江汉湖群10个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沉积钻孔,利用顶-底法判识人类活动干扰前后湖泊摇蚊群落变化,以期快速确定区域内浅水湖泊基准环境及湖泊偏离原始状态的程度。基于三个典型湖泊(梁子湖、太白湖和东湖)的沉积序列和流域历史资料,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多胁迫因子对其生态环境演化贡献份额,初步揭示多重胁迫下湖泊生态环境演化机理。本研究将有利于区域生态演化信息的融合,为长江中游地区系列湖泊生态修复目标的确立提供充实的古生态佐证和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长江中游地区湖泊众多,但富营养化问题异常突出。多数湖泊严重偏离其系统“原始状态”,而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是造成湖泊系统状态改变的两大驱动力。本研究对长江中游地区10个不同类型湖泊干扰前后摇蚊、硅藻等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分析,从古生态学角度揭示湖泊偏离原始状态程度。结果表明:现代环境下生物群落组成均较参考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太白湖、沙湖、严西湖、三里七湖、东湖和网湖中摇蚊优势属种由参考环境下的中营养种或喜植被属种转变为耐营养、耐污种,龙感湖、斧头湖和洪湖中参考环境下的中营养种则被现代环境中喜植被属种替代,三里七湖和太白湖硅藻群落也由指示水动力条件的Aulacoseira granulate转变为耐污种Nitzschia palea,说明人为干扰使得各湖泊均偏离“原始状态”,但偏离程度和方向有所不同。利用生物代用指标结合地球化学指标对太白湖、斧头湖和沙湖历史时期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40s开始,太白湖营养盐浓度急剧增加,50μg/L TP可作为太白湖生态修复的营养背景值,而~80-110μg/L TP 可能是太白湖由草型湖转变为藻型湖的营养阈值。斧头湖多指标分析结果则强调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湖泊环境的重要影响。闸坝的建成无疑改变了江湖水力连通条件,使湖泊水体营养富集程度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刺激了水生植被大量发育,这对湖泊稳态的转换具有重要的缓冲作用。作为城市湖泊,沙湖富营养化滞后于市郊的严西湖,说明工业和生活污水对淡水水质影响深刻,但农业污染物输入却更易在短时间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本研究不仅能为长江中游地区湖泊水体修复提供参考环境,且强调了各类人为活动在短时间尺度上对湖泊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重要影响,为决策者各项决策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古生态学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surface water chemistry of subtropical peatlands (central china) linked to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与人为压力相关的亚热带泥炭地(中国中部)地表水化学的空间变化
  • DOI:
    10.3390/w90705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Water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Cao Yanmin;Chen Xu;Bu Zhaojun;Zeng Linghan
  • 通讯作者:
    Zeng Linghan
武汉市沙湖摇蚊亚化石记录的湖泊生态环境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春玲;曹艳敏;陈旭
  • 通讯作者:
    陈旭
北半球湖泊营养状态的地理格局及其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春玲;乔强龙;曹艳敏;陈旭
  • 通讯作者:
    陈旭
鄂西亚高山泥炭地摇蚊种群组成及其影响因子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605.03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艳敏
  • 通讯作者:
    曹艳敏
Combined effects of nutrients and trace metals on chironomid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in a heavily polluted lake in central China since the early 20th century
20世纪初以来华中重度污染湖泊营养盐和微量金属对摇蚊组成和形态的综合影响
  • DOI:
    10.1007/s10750-016-2810-y
  • 发表时间:
    2016-05
  • 期刊:
    Hydrobiologia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Cao Yanmin;Zhang Enlou;Tang Hongqu;Langdon Peter;Ning Dongliang;Zheng Wenxiu
  • 通讯作者:
    Zheng Wenx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近400年来湖北大九湖泥炭地摇蚊对湿度变化的响应
  • DOI:
    10.18307/2022.0326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湖泊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桂林;曹艳敏;田文龙;潘登;申声曼;陈旭
  • 通讯作者:
    陈旭
过去约8000年来程海摇蚊组合记录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文磊;常洁;孙伟伟;曹艳敏;宁栋梁;张恩楼
  • 通讯作者:
    张恩楼
苯胺蓝染色对沉积物摇蚊头壳提取方法的改进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文龙;骆萱;郑子杰;周安琪;代哲;曹艳敏
  • 通讯作者:
    曹艳敏
水相及沉积物固相污染物作用下摇蚊幼虫口器畸形研究进展
  •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12.02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文龙;侯桂林;张瑗玲;杨佳;潘钰琛;曹艳敏
  • 通讯作者:
    曹艳敏
亚高山湿地摇蚊亚化石记录的近两百年来环境演化———以重庆葱坪湿地为例
  • DOI:
    10.18307/2019.041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湖泊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婷;曹艳敏;彭佳;陈旭
  • 通讯作者:
    陈旭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曹艳敏的其他基金

古湖沼记录揭示城市和乡村湖泊修复前后生态环境演化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古湖沼记录揭示城市和乡村湖泊修复前后生态环境演化
  • 批准号:
    4227116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中游亚高山泥炭地全新世摇蚊记录与古水位及pH定量重建
  • 批准号:
    4187742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