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质组大分子热解生成甲烷的化学反应路径及其碳同位素分馏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0216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8.煤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Methane, the mainly gaseous product, is generated from coal vitrinite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pyrolysis, which could lead to the change of vitrinite chemical structure. As chemical reaction pathways are complex, some methane is from vitrinite macromolecular directly cracking, while some methane from the heavy hydrocarbon cracking.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tion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reaction mechanism from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carbon isotope and hydrogen isotope, the coal vitrinite would be obtained to analyze hydrocarbon production rate and isotope values by therm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e hydrocarbon production rate and the isotope values are then used to get methane and heavy hydrocarbon gas change rule. Meanwhile, based on the building of a conformational vitrinite structure model, chemical reaction kinetics and isotope fractionation mechanism would be provided by ReaxFF MD simulations. MD simulation can provid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reaction processes involved in coal vitrinite pyrolysis by energy. Compared with the vitrinite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before methane generati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functional group and carbon chemical shift during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ill be discussed. The methane formation chemical reaction pathways will be elucidated by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methane yield. This work is significant for learning of the reactions mechanism of methane controlled by 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pyrolysis. It will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echanism in coalification.
不同煤阶镜质组大分子生烃潜力存在差异,除来自镜质组大分子直接裂解外,还有部分甲烷来自其产生的重烃裂解。针对镜质组大分子裂解生成甲烷化学反应途径及碳同位素分馏机理这一科学问题,为了探求不同反应途径甲烷生成条件和顺序的分子结构控制机理,以镜质组为研究对象,结合热模拟技术,获取烃类产率及同位素值,判识甲烷、重烃气变化规律;探讨官能团和碳骨架随烃类生成演化机制,对比甲烷生成前后大分子结构异同点,剖析大分子化学结构演化与甲烷生成关系;揭示甲烷生成化学反应途径的化学结构演变机制;构建镜质组大分子模型,进行大分子体系热解ReaxFF量子化学计算,阐明镜质组大分子生烃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机理,进一步从能量角度揭示不同甲烷生成路径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一方面揭示镜质组大分子热演化对甲烷生成的控制机理,另一方面充实了煤成烃理论,对解释云南恩洪地区煤层重烃气浓度异常具有现实意义。

结项摘要

煤低成熟度阶段,甲烷和重烃气的产率可以用于恢复其有机质大分子结构特征,从而更好的研究甲烷成因的化学结构控制。镜质组大分子直接裂解生成甲烷作为主要化学反应途径,是煤层气主要来源。本项目采集了不同成熟度的煤样品,进行了镜质组分离实验,针对不同煤阶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变生成甲烷的化学反应途径及其碳同位素分馏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系列热模拟实验,就生成甲烷过程中分子结构发生序列变化进行研究。从镜质组大分子生成甲烷特征及同位素分馏机理、生烃大分子结构演化机制和甲烷生成途径及其吸附机理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取得认识如下:(1)探讨了热解生成烃类演化及同位素分馏特征,得到不同煤级的生烃动力学过程,相同温度下趋势δ13C1<δ13C2<δ13C3。四个样品的乙烷和丙烷δ13C随着温度变轻。分析了煤镜质组生烃热模拟及其固体碳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镜质组δ13C值稳定变化不大,原因可能是所含δ13C较大,在干酪根的热演化过程中,与气体、液体相比,同位素分馏效果相对较弱。(2)揭示了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与生烃产物关系,对比分析了烃类产物的气象色谱谱图,获取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并得出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构参数和碳指数、Pr/n-C17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研究了大分子结构和孔隙特征的甲烷吸附性,进一步将煤中纳米级孔隙分为了大分子结构孔与基本单元孔。(3)完成了干酪根大分子结构生烃表征,随着生烃作用的进行,干酪根中较长的脂肪边基侧链基本消耗殆尽。揭示了构造煤韧性变形的大分子结构响应关系,煤大分子结构受构造变形作用发生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大分子结构成分变化,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温压条件下煤吸附甲烷气体的能力有所差异。同时分析了甲烷吸附量与化学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hierarchical methane adsorption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a multiscale approach by considering the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通过考虑大分子结构和孔径分布的多尺度方法进行分层甲烷吸附表征
  • DOI:
    10.1016/j.marpetgeo.2018.06.006
  • 发表时间:
    2018-09-01
  • 期刊: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Liu, Yu;Zhu, Yanming;Li, Wu
  • 通讯作者:
    Li, Wu
Impact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on coal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构造变形对煤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
  • DOI:
    10.1177/0263617419878541
  • 发表时间:
    2019-09-26
  • 期刊:
    ADSORP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Li, Wu;Jiang, Bo;Zhu, Yan-Ming
  • 通讯作者:
    Zhu, Yan-Ming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Chemical Structure Evolution from Confined Pyrolysis of Bituminous Coal
烟煤受限热解生烃和化学结构演化
  • DOI:
    10.1021/acsomega.0c02352
  • 发表时间:
    2020-08-11
  • 期刊:
    ACS OMEGA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Li, Wu;Zhu, Yan-Ming;Wu, Jin-Shui
  • 通讯作者:
    Wu, Jin-Shui
Molecular structure controls on micropore evolution in coal vitrinite during coalification
煤化过程中煤镜质体微孔演化的分子结构控制
  • DOI:
    10.1016/j.coal.2018.09.012
  • 发表时间:
    2018-11-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Liu, Yu;Zhu, Yanming;Wang, Yang
  • 通讯作者:
    Wang, Yang
Fratal characteristics of nanoscale pores in shale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页岩纳米级孔隙分形特征及其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
  • DOI:
    10.1142/s0218348x1940014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Fractals-Complex Geometry Patterns and Scaling in Nature and Society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Liu Yu;Zhu Yanming;Wang Yang;Chen Shangbin
  • 通讯作者:
    Chen Shangb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低煤级煤生烃与结构演化的耦合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伍;朱炎铭;陈尚斌;司庆红
  • 通讯作者:
    司庆红
构造煤研究现状及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波;李明;屈争辉;刘杰刚;李伍
  • 通讯作者:
    李伍
东胜长焰煤热解含氧官能团结构演化的~(13)C-NMR和FT-IR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昱;朱炎铭;李伍
  • 通讯作者:
    李伍
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构造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伍;朱炎铭;王猛;张建胜;王怀勐
  • 通讯作者:
    王怀勐
重庆綦江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与页岩气赋存关系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宇;夏筱红;李伍
  • 通讯作者:
    李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伍的其他基金

煤大分子结构演变对微纳米孔隙形成的控制机理及生排烃效应
  • 批准号:
    4197216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