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中指标量化及取值方法优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221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5.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In order to forecast the risk of karst water inrush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during the course of advanced prediction for tunnels, and with cases basic geological factors and conditions investigation, the risk evaluation system of water bursting hazard in karst tunnels has been studied and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based on 5 evaluating index, which are solubility of lime rock, geological structure conditions, the water catchment capability of ground surface, karst water circulation rate under the ground, and depth of tunnel relative to the water level. .On the basis of preceding study works, the index value and its quantified method in the founded risk evalu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to be further researched..Firstly, bas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cting factors of water bursting cases happened in the karst tunnels will b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particularly, and the karst water bursting formation and its actural risk level will be identified. Secondly, the risk of water bursting cases will be evaluated using the established system, and the result will be in comparison with actual disaster level of the cases. Thirdly, the index value and its quantified method will be adjusted and optimized continuously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method, which makes the evaluating result match better with the actual level. And then, the established evaluation system is to be modified basing on the study and made more reliable. .The study provides the karst water inrush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it is also much important and instructive to the karst water inrush early-warning and forecast during the course of route selection and tunnel construction.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进行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超前预测预报,基于灾害的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选取"岩石的可溶性、地质构造条件、地表汇水条件、地下水循环交替强度、隧道埋深与地下水位的关系"5个评价因子,建立了"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本项研究拟对评价系统中指标的量化及取值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对已建隧道中的岩溶涌突水灾害实例进行收集和分析,确定已发灾害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致灾因素及危险等级;其次,利用评价系统对已发灾害进行分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等级进行比对,两者的吻合程度越高,显示评价系统中各指标的量化取值越合理;最终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的量化及其取值方法不断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评价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岩溶隧道选线及施工中的减灾防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结项摘要

通过滇东岩溶高原区新建11座高风险岩溶隧道施工期跟踪调研、资料收集及岩石与水的化学分析测试,系统总结了滇东高原分水岭地带及河谷斜坡地带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划分了滇东山原区的主要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和含水系统类型,总结了岩溶水流动系统的类型和特点,总结积累已有工程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探讨滇东高原区岩溶涌突水灾害的形成机理,基于“岩石的可溶性、地质构造条件、地表汇水条件、地下水循环交替强度、隧道埋深与地下水位的关系”5个评价因子建立的“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THK),对评价系统中指标的量化及取值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建立了适宜于滇东高原区的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风险评价系统(修正的评价系统THKDG),并对修正评价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 (1)滇东高原位于金沙江、南盘江、元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地形切割较浅,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从前震旦系至二叠系均有出露,岩溶发育强烈,大泉、暗河分布广泛,富水性强;区域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滇东台褶束构造单元中,主要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南北向构造体系,并伴有多种方式复合,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形成控制性因素主要包括岩性、构造、地貌和隧道与地下水位的相对位置关系。. (2)基于西南山区THK评价系统选取的指标,确定了岩石的可溶性(K1)、地质构造(K2)、地表环境特征(K3)和隧洞埋深(K4)四个一级评价指标。选取了岩石成分(K11)、岩石结构(K12)、岩体结构(K21)、地层倾角(K22)、降雨入渗系数(K31)、地形坡度(K32)作为二级评价指标,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取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配,建立修正的滇东高原岩溶隧道涌突水风险性评价体系。. (3)结合滇东高原牛栏江1#隧道和通海隧道,利用已建(THK)和新建(THKDG)的评价系统对已发岩溶涌突水灾害进行分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等级进行比对。结果显示THKDG评价系统可靠程度更高,其评价等级和实际涌水等级相差在一个级别范围以内,吻合程度较THK系统更好,进一步提高了评价系统的可靠性、普适性和易操作性。. 研究成果对岩溶隧道选线及施工中岩溶涌突水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考虑动水压力的裂隙岩体裂纹扩展机理研究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声;许模;康小兵
  • 通讯作者:
    康小兵
季节变动带内岩溶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模;赵红梅;赵勇;杨艳娜
  • 通讯作者:
    杨艳娜
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取值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现代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艳娜;曹化平;许模
  • 通讯作者:
    许模
铁路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铁道建筑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模;杨艳娜;汪亚莉;唐兴旭
  • 通讯作者:
    唐兴旭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预测预报及风险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勘察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艳娜;许模;曹化平;张强
  • 通讯作者:
    张强
多级水流系统耦合下深部岩溶分异研究——以川东隔挡式构造区中梁山背斜南段为例
  • DO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8.01.0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钟玲敏;许模;吴明亮;杨艳娜;张强
  • 通讯作者:
    张强
峨眉断块山的形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运生;王登攀;王奖臻;傅荣华;杨艳娜
  • 通讯作者:
    杨艳娜
新坝水库区岩溶渗漏问题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人民黄河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艳娜;蒋海云;许模;覃礼貌
  • 通讯作者:
    覃礼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艳娜的其他基金

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向深发育机理与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 批准号:
    4227231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