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的经向变动及障碍层演化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07603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3.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西太平洋暖池的变异对全球气候系统发挥着重要影响,在过去的全球变化中也可能起着驱动作用。但当前"暖池"区的古海洋学研究中将其作为一个水团从整体上来分析的很少。本研究选择位于"暖池"核心区和北部边缘区的两个岩芯为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群落结构、氧碳稳定同位素及壳体微量元素等替代指标,分析近30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与北部边界之间的温、盐及跃层梯度变化,继而研究"暖池"的经向变动历史;通过多个深度上温盐及同位素值的变化,详细解剖区域上部水体层结构的演化过程,揭示障碍层在低纬海-气系统中的作用;探索低纬热带海区在全球古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角色,为验证古环境演化的"低纬驱动"学说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西太平洋暖池对现代全球气候系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轨道—亚轨道尺度上暖池对全球古气候的变化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浮游有孔虫群落结构、氧碳稳定同位素及Mg/Ca比等替代指标,从表层海水古温度和古生产力记录、上层海水结构变化以及暖池强弱变动及其位移等方面分析了近几十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区的环境演变。暖池区上部水体环境的演变受全球冰量变化和低纬过程的共同影响;次表层水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更为灵敏,在暖池环境演变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约20万年以来暖池经历了明显的变动,MIS6期暖池可能明显减弱,MIS2期暖池核心曾有向西北部迁移的可能。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不水体的演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帅;李铁刚;常凤鸣;王海霞;熊志方;俞宙菲
  • 通讯作者:
    俞宙菲
西菲律宾海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及微玻陨石地层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晗杰;李铁刚;孙荣涛;于心科;常凤鸣;唐正
  • 通讯作者:
    唐正
高有机质输入对底栖有孔虫的抑制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第 四 纪 研 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双喜;南青云;李铁刚;唐正;仇晓华
  • 通讯作者:
    仇晓华
Evolution of East Asian monsoon: Clay mineral evidence in the western Philippine Sea over the past 700 kyr
东亚季风的演变:过去700 kyr菲律宾海西部的粘土矿物证据
  • DOI:
    10.1016/j.jseaes.2012.08.018
  • 发表时间:
    2012-10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Zhaokai Xu;Tiegang Li;Shiming Wan;Qingyun Nan;Anchun Li;Fengming Chang;Fuqing Jiang
  • 通讯作者:
    Fuqing Jiang
西太平洋暖池区古海洋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常凤鸣;李铁刚
  • 通讯作者:
    李铁刚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翟滨;李铁刚;曹奇原;常凤鸣
  • 通讯作者:
    常凤鸣
晚始新世-渐新世东南印度洋沉积物源-汇过程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 DOI:
    10.19509/j.cnki.dzkq.2022.0066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地质科技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庆超;徐兆凯;孙天琪;李铁刚;常凤鸣
  • 通讯作者:
    常凤鸣
浮游有孔虫标准化壳体重量测试方法及在西太平洋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铁刚;孙晗杰;熊志方;常凤鸣
  • 通讯作者:
    常凤鸣
冲绳海槽北部PC-1岩心24ka BP以来孢粉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红艳;孙湘君;常凤鸣;罗运利
  • 通讯作者:
    罗运利
上新世以来伊豆-小笠原海脊黏土矿物的来源与古气候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佳毅;蒋富清;颜钰;郑昊;常凤鸣
  • 通讯作者:
    常凤鸣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常凤鸣的其他基金

上新世-早更新世西太平洋经向温度梯度:过程、特征与效应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过去2000年亚热带西太平洋水文气候变化的年际分辨率记录
  • 批准号:
    41476041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0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东部全新世百年尺度环境演化的海洋记录
  • 批准号:
    40506015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