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岩结构面承载损伤下动载的波扰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80409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4.矿山开采基础理论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Side abutment stress, front abutment stress and dynamic stress induced from the movement of the overlying rock stratum make the local coal and rock in the superposition bearing state of static and dynamic load. Prediction of the dynamic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abutment stress field is a way to determine the underground roadway layout and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and solve the dynamic disasters in coal-rock engineering. In this project, the relevant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by using indoor experiment, analytical analysis, numerical analysis and industrial test, including following aspects: 1) a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al-rock structure plane with high strain rate is developed and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plane with dynamic load is investigated; 2) the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analytical model of dynamic stress wave in the coal-rock structure plan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butment stress, the structure plane properties, the coal-rock medium properties and incident wave parameters on the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the dynamic stress wave are investigated, which exposes the azimuthal change and the intensity attenuation of the dynamic stress wave in the structure plane; 3) the pre-warning algorithm of the dynamic load coefficient i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wave mechanism of the roof’s dynamic load in the coal and rock stratums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results, which is helpful to expose the tomography of the dynamic stress coefficient and determine the roadway layout method in the dynamic load wave field.
采动覆岩运动产生侧向支承应力、超前支承应力及动载应力,使局部煤岩体处于动静载叠加承载状态,而预测支承应力场内动载应力的分布规律是指导井下回采巷道布置与巷道围岩控制、解决煤岩体工程动力灾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本课题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数值分析和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开展以下研究:1)建立加载过程煤岩结构面的高应变率损伤本构模型,揭示动载波扰煤岩结构面的变形破坏规律;2)建立煤岩结构面内动载应力波的传播衰减解析模型,研究支承应力、结构面属性、煤岩介质属性以及入射波参数对动载应力波传播衰减的作用规律,揭示结构面内动载应力波的方位变化和强度衰减规律;3)结合上述研究内容,开发顶板型动载波扰煤岩体的动荷系数预警算法,揭示动荷系数层析成像分布规律,确定动载波扰区域的巷道布置方法。

结项摘要

为了预测支承应力场内动载应力的分布规律,有效解决井下回采巷道布置与巷道围岩稳定控制问题,本项目以应力波传播为主线,综合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数值分析和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建立了加载过程煤岩结构面的高应变率损伤本构模型,揭示了动载波扰煤岩结构面的变形破坏规律;建立了煤岩结构面内动载应力波的传播衰减解析模型,研究了支承应力、结构面属性、煤岩介质属性以及入射波参数对动载应力波传播衰减的作用规律,揭示了结构面内动载应力波的方位变化和强度衰减规律;开发了顶板型动载波扰煤岩体的动荷系数预警算法,揭示了动荷系数层析成像分布规律,确定了动载波扰区域的巷道布置方法。经过三年的团队合作与不懈努力,项目组累计发表与项目相关的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4篇,本项目第一标注6篇。项目负责人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批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科技奖励4项。具体成果如下:(1)构建了煤岩结构面的数字模型,塑造了煤岩结构面的微凸起模具,建立了煤岩结构面相似物理模型。(2)确定了应力波透射系数与试样轴压和结构面倾角的定量关系,获得了煤岩结构面的承载损伤本构模型,揭示了采动煤岩结构面的变形破坏特征。(3)建立了采动附加应力作用下煤岩体微单元承载力学模型,获得了煤岩结构面两侧介质密度与附加应力的关系,求解了应力波倾斜入射煤岩结构面的临界入射角和方位变化角。(4)建立了煤岩结构面承载力学平衡方程,推演了应力波透射煤岩结构面的多参数迭代方程,获得了应力波透射煤岩结构面的透射系数、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5)建立了煤系地层非连续层状介质数字模型,获得了应力波透射煤岩体的数学衰减模型,揭示了应力波透射典型煤体、岩体的衰减系数。(6)开发了邻空煤巷动载响应阈值求解算法,建立了采动动荷系数层析成像预警技术,确定了动静载叠加作用下邻空巷道布置方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4)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9)
考虑采空区矸石压缩效应的沿空掘巷时机确定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猛;夏恩乐;神文龙;刘小星;郑冬杰;刘鑫
  • 通讯作者:
    刘鑫
Mining-Induced Failure Criteria of Interactional Hard Roof Structures: A Case Study
采矿引起的相互作用硬顶结构的破坏准则:案例研究
  • DOI:
    10.3390/en12153016
  • 发表时间:
    2019-08-01
  • 期刊:
    ENERGIE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Shen, Wenlong;Wang, Meng;Li, Xuelong
  • 通讯作者:
    Li, Xuelong
FLAC~(3D)中岩石能量耗散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 DOI:
    10.13225/j.cnki.jccs.2020.062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猛;宋子枫;郑冬杰;神文龙;勾攀峰;韦四江
  • 通讯作者:
    韦四江
Depressurizing boreholes for mitigating large deformation of the main entry
钻孔减压以减轻主入口的大变形
  • DOI:
    10.1002/ese3.601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Energy Science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Wang Meng;Zheng Dongjie;Shen Wenlong;Wang Xiangyu;Li Wenfeng
  • 通讯作者:
    Li Wenfeng
高静荷载下卸载速率对岩石动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的影响
  • DOI:
    10.13722/j.cnki.jrme.2018.095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春;程露萍;唐礼忠;王文;刘涛;韦永恒;神文龙
  • 通讯作者:
    神文龙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用两种ISRM推荐圆盘试样测试岩石断裂韧度的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文峰;张盛;王猛;神文龙;焦振国
  • 通讯作者:
    焦振国
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柏建彪;王襄禹;神文龙;廉常军
  • 通讯作者:
    廉常军
Rock Stress Around Noncircular Tunnel: a New Simple Mathematical Method
非圆形隧道周围岩石应力:一种新的简单数学方法
  • DOI:
    10.4208/aamm.2016.m1530
  • 发表时间:
    2017-12
  • 期刊:
    Advances in Applied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神文龙;王襄禹;柏建彪;李文峰;于洋
  • 通讯作者:
    于洋
近距离残留承载煤柱下巷道布置三指标法
  • DOI:
    10.13545/j.cnki.jmse.2018.03.00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神文龙;柏建彪;赵志勇;申晓辉;王襄禹;康继忠
  • 通讯作者:
    康继忠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pillars based on modified limit equilibrium theory
基于修正极限平衡理论的煤柱承载特性
  • DOI:
    10.1016/j.ijmst.2015.09.010
  • 发表时间:
    2015-1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1.8
  • 作者:
    王襄禹;柏建彪;王若帆;神文龙
  • 通讯作者:
    神文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神文龙的其他基金

采动波扰邻空节理煤巷动态变形致灾与分级弱化控制机理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采动波扰邻空节理煤巷动态变形致灾与分级弱化控制机理
  • 批准号:
    5227407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