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Smo CRD抑制剂的发现及抗髓母细胞瘤活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340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5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02.天然药物化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Medulloblastoma (MB)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brain tumor in children and the Sonic hedgehog (Shh) subgroup is one of the four subgroups in MB,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Hedgehog (Hh) signaling pathway. Over the past decade, Smo inhibitors showed good potency in MB, however, currently due to the Smo 7TM mutations, they are limited by drug resistance. Sterol-related derivatives inhibit Hh signaling pathway by binding the cysteine-rich domain (CRD) of Smo and still remain effective on the Smo mutant models. Therefore, finding some novel Smo CRD inhibitors could be a valid approach to overcome drug-resistance. Three novel steroidal alkaloids, obtained from Veratrum grandiflorum,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inhibition activities in Hh signaling pathway.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molecular docking simulation suggested that these alkaloids could be Smo CRD inhibitors and have a great potential on drug-resistance. Based on the previous work,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ctive steroid alkaloids from V. grandiflorum will be guided by 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system, focusing on the separation of new or active steroid alkaloids; to investigate the binding sites on Smo and the effect on drug-resistance by competitive binding assay and gene mutation; then the anti-medulloblastoma activities in vitro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s) will be evaluated. All research work we do aims to put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anti-medulloblastoma drugs against drug-resistance.
髓母细胞瘤(MB)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脑部恶性肿瘤,其Shh亚型以Hedgehog (Hh)信号通路的连续激活为显著特征,目前的治疗药物多为Smo抑制剂,虽疗效显著,但易在Smo 7TM发生突变而耐药。固醇衍生物通过结合Smo CRD抑制Hh通路活性且在Smo突变模型中仍有效果。因此,寻找Smo CRD抑制剂是抵抗Smo突变耐药的一条有效途径。前期从毛叶藜芦中分离得到3个新生物碱且均显著抑制Hh信号通路活性;通过生物活性和分子对接模拟,发现它们很可能是Smo CRD抑制剂且具有抵抗突变耐药的潜能。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系统引导毛叶藜芦系统地分离和纯化,重点是新型具有Hh信号通路抑制活性的生物碱分离;利用竞争性结合实验和基因突变技术阐明生物碱是否作用于Smo CRD和抵抗Smo突变耐药;并进行体外抗MB活性评价和构效关系研究,为获得抵抗耐药的抗MB药物提供候选化合物。

结项摘要

Shh亚型髓母细胞瘤(MB)是一种以Hedgehog(Hh)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为显著特征的儿童常见脑部恶性肿瘤。靶向Hh信号通路抑制剂已成为抗MB药物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已上市的Hh通路抑制剂多由于Smo 7TM区域发生突变产生耐药而应用限制,而类固醇衍生物可通过结合Smo CRD在Smo突变模型中仍发挥Hh通路抑制活性。因此,寻找靶向Smo CRD的Hh通路抑制剂是抵抗Smo耐药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项目发现:.1. 从中药毛叶藜芦(Veratrum grandiflorum Loes.)中分离纯化并获得10个甾体生物碱(化合物1-10),通过1H-NMR、13C-NMR,二维NMR等多种光谱技术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与化合物4-6,8-9同为从毛叶藜芦中首次发现。.2. 化合物1-10均具有显著的Hh信号通路抑制活性,IC50值为0.57~14.31 μM。其中以化合物10的抑制活性最佳。.3. 化合物1-10均可显著减弱BODIPY-cyclopamine与Smo结合的平均荧光强度,表明它们直接作用于Smo,其中以化合物3、7和10的结合力较强。除化合物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发现的天然Smo抑制剂。.4. 通过构建过表达Smo D473H 和W535L点突变的细胞模型,发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仍表现显著Hh信号通路抑制活性,尤其是化合物1,5,9-10,提示它们具有潜在的抵抗Smo突变耐药的潜能。.5. 化合物5和10在过表达Smo ∆CRD的细胞模型中仍表现显著Hh信号通路抑制活性,提示它们可能是靶向Smo CRD的天然新型Smo抑制剂。.6. 体外抗MB细胞增殖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1-8具有中等强度的增殖抑制活性,而化合物9和10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5.36和5.93 μM。.7. 构效研究表明,verazine型生物碱C-20位R/S构型不影响与Smo的结合力;Jervanine型生物碱11-酮基共轭体系使其活性增强;solanidine型和veratramine型生物碱对MB肿瘤细胞毒性较强。.8. 通过qRT-PCR,WB等技术发现化合物10(verarine)抑制Dao Y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与Hh信号通路的调控紧密相关。.以上研究成果为具有抵抗Smo耐药的新型抗MB药物的发现提供了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藜芦属植物甾体生物碱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蒙珍;高丽娟;徐世芳;黄文康;李晓誉;叶益萍
  • 通讯作者:
    叶益萍
Steroidal alkaloids isolated from Veratrum grandiflorum Loes. as novel Smoothened inhibitors with anti-proliferation effects on DAOY medulloblastoma cells
从藜芦中分离出的甾体生物碱。
  • DOI:
    10.1016/j.bmc.2021.116166
  • 发表时间:
    2021-04-25
  • 期刊: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Gao, Li Juan;Zhang, Meng Zhen;Ye, Yi Ping
  • 通讯作者:
    Ye, Yi P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参芪益智颗粒对Aβ1-42双侧海马注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莉霞;吴倩;夏鹏;高丽娟;徐世军
  • 通讯作者:
    徐世军
两 亲 性 煤 沥 青 的 设 计 及 制 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炭素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丽娟;刘焕;刘艳霞;赵雪飞
  • 通讯作者:
    赵雪飞
单粒子翻转二维成像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信息与电子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鼎;刘建成;惠宁;沈东军;高丽娟;苏秀娣;陆虹;SHI Shu-ting1,GUO Gang1,WANG Ding1,LIU Jian-cheng1,HUI Ning1,;2.The 47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 通讯作者:
    2.The 47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荒漠-湿地景观下艾比湖地区冬春时段CO_2通量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光辉;何学敏;高丽娟;苏前
  • 通讯作者:
    苏前
基于大气偏振模式分布规律的导航方向角计算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电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柳;高隽;范之国;吴克伟;高丽娟
  • 通讯作者:
    高丽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