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吡哆醛为磷源合成形貌多样性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促进骨再生及其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213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603.骨、关节、软组织医用材料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Hydroxyapatite/collagen (HAP/Coll) composite scaffolds share the similar composition with human bone, which have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bone repair properties. The surface topography of the scaffol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its osteogenic activity and bone repair performance. Previous experiments found that the morphology and size of hydroxyapatite could be controlled by alter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hile using pyridoxal phosphate as a single source of phosphoru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roject will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research work: (1) Synthesis of multi-morphological HAP nanostructures using pyridoxal phosphate as a source of phosphorus by microwave hydrothermal method; (2) Preparation of HAP/Coll porous scaffold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topographies and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HAP nanostructure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AP/Coll scaffolds; (3)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rface topographies of HAP/Coll scaffolds on their osteogenic activity and bone repair performance; (4)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caffold topographies, cell adhes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alyzing the role of integrins/FAK/PI3K/AKT/GSK-3β/β-catenin pathway in the regulation of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rBMSCs by scaffold surface topography.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HAP/Coll porous scaffolds, and provide new knowledge and new means for the treatment of large bone defects in clinical practice.
羟基磷灰石/胶原(HAP/Coll)支架与人骨的成分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成骨活性。支架的表面形貌对其成骨活性及骨修复性能有重要影响。前期工作发现以磷酸吡哆醛为磷源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调控HAP的形貌与尺寸。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将开展如下研究:(1)以磷酸吡哆醛为磷源,通过微波水热法合成不同形貌的HAP纳米结构;(2)冷冻干燥法制备表面形貌各异的HAP/Coll多孔支架,分析HAP形貌对支架理化性质的影响;(3)研究HAP/Coll支架表面形貌对其成骨活性及骨修复性能的影响;(4)探讨支架表面形貌-细胞粘附-成骨分化三之间的联系,分析整合素/FAK/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在HAP/Coll支架表面形貌调控r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将为HAP/Coll多孔支架的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临床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新知识与新手段。

结项摘要

磷酸钙是人骨结构重要的无机组成部分,在骨缺损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前期研究发现纳米结构磷酸钙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与骨修复作用。本课题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并顺利完成研究任务:(1)通过控制反应体系pH,制备不同钙磷比且不含稳定剂的无定形磷酸钙(ACP),研究不同钙磷比无定形磷酸钙的物相变化特性及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制备ACP/胶原复合支架,评估ACP/胶原支架的骨修复作用(2)采用最佳钙磷比的无定形磷酸钙与柠檬酸甘油酯(GC)进行复合,构建基于材料本身成骨、成血管双重生物学活性骨修复支架,体外评估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成血管效果,在体内通过大鼠极限颅骨缺损模型,评估其成骨成血管活性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3)研究以三磷酸腺苷(ATP)为磷源合成的纳米磷酸钙微球的成骨成血管活性,以及其在肩袖损伤模型中促进腱骨愈合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钙磷比为1.5 时,ACP 更为稳定,生物学作用最佳;ACP 物相变化过程能通过激活PI3K/Akt 信号通路,诱导rBMSCs 成骨分化;(2)GC-ACP 复合支架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成血管活性,可同时诱导骨与血管的再生,促进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的修复。(3)具有介孔结构的ATP-ACP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成骨成血管活性,应用于动物肩袖损伤模型,可有效促进腱骨愈合进程。本项目研究表明通过调控磷酸钙材料钙磷比可改变磷酸钙材料物相及其生物活性,以有机含磷分子(ATP)为磷源制备的纳米磷酸钙材料具备优良的生物活性,上述改性磷酸钙材料在骨缺损修复及促进腱骨愈合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 nanoparticles using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s an organic phosphorus source for promoting tendon-bone healing.
以三磷酸腺苷为有机磷源的无定形磷酸钙纳米颗粒促进腱骨愈合
  • DOI:
    10.1186/s12951-021-01007-y
  • 发表时间:
    2021-09-08
  • 期刊: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0.2
  • 作者:
    Liao H;Yu HP;Song W;Zhang G;Lu B;Zhu YJ;Yu W;He Y
  • 通讯作者:
    He Y
Adipose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Decrease Fatty Infiltration and Enhance Rotator Cuff Healing in a Rabbit Model of Chronic Tears
脂肪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可减少慢性眼泪兔模型中的脂肪浸润并增强肩袖愈合
  • DOI:
    10.1177/0363546520908847
  • 发表时间:
    2020-04-09
  • 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Wang, Chongyang;Hu, Qingxiang;He, Yaohua
  • 通讯作者:
    He, Yaohua
Exosomes Ameliorate Chronic Rotator Cuff Tendinopathy by Regulating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From a Mouse Model to a Study in Human Tissue
外泌体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慢性肩袖肌腱病:从小鼠模型到人体组织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Chongyang;Zhang Yao;Zhang Guangcheng;Liu Xudong;Yu Weilin;He Yaohua
  • 通讯作者:
    He Yaohu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苎麻α-amylas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伟林;钟英丽;揭雨成;周清明;周精华;朱守晶
  • 通讯作者:
    朱守晶
苎麻BnbZIP1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精华;揭雨成;邢虎成;钟英丽;余伟林
  • 通讯作者:
    余伟林
苎麻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BnGRI)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守晶;余伟林;石朝燕;揭雨成
  • 通讯作者:
    揭雨成
苎麻植物螯合肽合成酶BnPCS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守晶;石朝艳;余伟林;周精华;揭雨成
  • 通讯作者:
    揭雨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余伟林的其他基金

肩袖撕裂合并的肩胛上神经退变诱发肌肉脂肪浸润的病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17251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