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纳米原位微区技术揭示卡林型金矿不可见金生长过程探索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62007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5.矿床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Sulfur is the most abundant introduced element in Carlin-type deposits, and knowledge of its isotopic composition should help discriminate among these genetic models and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processes that form such large-scale geochemical anomalies in the upper crust. Studies of gold-bearing hydrothermal systems typically use proxies such as fluid inclusions in, or isotopic analyses of, gangue minerals to determine the origin of the fluids in order to infer the source of gold or other metals. However, host minerals for invisible gold are commonly very fine grained, even cover the physical-chemical conditions which can reveal genetic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growth details of gold-bearing annulus pyrite. Here we use submicron-scale secondary ionizing mass spectrometry (nanoSIMS)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Au, As, Cu, Sb, Co, Ni and S isotopes (34S/32S) in gold-bearing pyrite from Jiya gold deposit in Guangxi,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gold in groth of pyrite and other sulfides, and enrich metallogenic theory o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
硫是卡林型金矿床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分析硫化物矿物的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组成,将有助于建立矿床的成因模型及认识地壳中金大规模聚集的过程。传统的研究常借助于脉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来分析流体演化,以揭示金和其它金属的来源,但是卡林型金矿中金常以不可见的形式出现,颗粒非常细小,常规技术手段常掩盖了金富集的成因信息,例如含金环带黄铁矿的生长细节,而环带则表明其生长过程中,流体中元素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纳米离子探针(Nano SIMS)分析广西金牙金矿中黄铁矿等硫化物的Au、As、Cu、Sb、Co、Ni含量和硫同位素组成,尤其是环带含金黄铁矿,以期揭示黄铁矿等硫化物生长过程中金的迁移与富集机制,丰富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理论。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桂西北金牙金矿床中的含金黄铁矿为研究对象,试图查明黄铁矿生长过程中隐含的金迁移与富集规律,尤其是环带含金黄铁矿的生长细节,记录了流体中元素的变化。通过使用高精度扫描电镜、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黄铁矿原位微区微量元素与硫同位素组成,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数据,以期揭示黄铁矿等硫化物生长过程中金的迁移与富集机制,丰富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理论。.1.利用高精度扫描电镜厘定了金牙金矿中含金黄铁矿的类型,并将含砷环带黄铁矿划分为三个阶段,暗色核部(Py1)、浅色中部(Py2)和暗色边部(Py3),通过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的微区成分分析,Cu、As和Au在环带黄铁矿中的含量由Py2→Py3→Py1呈递减的规律,Co/Ni比值均小于1,但微量元素总体上变化趋势相似,表明成矿流体来自于沉积地层。.2.通过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开展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分析,δ34S值在-8.54‰~-4.05‰之间,表明各阶段硫及成矿流体均来自地层,同时不同程度的混入大气降水(Py1=3%;Py2=32%;Py3=23%)。.3.盆地内部的成矿流体交代富铁白云质岩石,形成核部含金黄铁矿(Py1);此时断裂处于开放状态,大气降水持续混入,金、砷等成矿物质由于温度降低大量卸载,大气降水混入较多时,则形成富砷、金的浅色环带(Py2),大气降水混合较少时,则形成相对贫砷、金的深色边缘(Py3)。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pre‑mineralization pyrite in the Jinya gold deposit, northwestern Guangxi Province, China: in situ trace element and sulfur isotope constraints
广西金牙金矿床成矿前黄铁矿的成因及意义:原位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约束
  • DOI:
    10.1007/s12517-021-08691-y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欣航;白令安;余勇;胡乔帆;庞保成;韦东田;谢兰芳;岳志恒
  • 通讯作者:
    岳志恒
Tennantite–Tetrahedrite-Series Minerals and Related Pyrite in the Nibao Carlin-Type Gold Deposit, Guizhou, SW China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床中的锰铁矿—四面铁矿系矿物及相关黄铁矿
  • DOI:
    10.3390/min11010002
  • 发表时间:
    2020-12
  • 期刊:
    minerals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Dongtian Wei;Yong Xia;Jeffrey A. Steadman;Zhuojun Xie;Xijun Liu;Qinping Tan;Ling’an Bai
  • 通讯作者:
    Ling’an Bai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Jinya Carlin-type Au deposit, northwestern Guangxi, China: Evidence from in situ trace element and S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Au-bearing zoned pyrite
广西西北金牙卡林型金矿床形成过程中涉及的成矿过程:含金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 DOI:
    10.1016/j.oregeorev.2021.104376
  • 发表时间:
    2021-07
  • 期刊:
    Ore Geology Review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Li Xinhang;Bai Lingan;Yue Zhiheng;Pang Baocheng;Wei Dongtian
  • 通讯作者:
    Wei Dongti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延边地区天宝山多金属矿田的流体特征与成矿模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志;赵克强;白令安;韩世炯
  • 通讯作者:
    韩世炯
广西盘龙铅锌矿床赋矿地层有机质特征与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安鹏鑫;汤静如;曾南石;白令安;赵义来;余何
  • 通讯作者:
    余何
兴蒙造山带东缘内生钼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年代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增杰;白令安;马玉波;刘勇胜
  • 通讯作者:
    刘勇胜
广西大瑶山大王顶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令安;康志强;张佳莉;高攀
  • 通讯作者:
    高攀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白令安的其他基金

桂北加里东期锡成矿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216200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6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