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纳米技术的信息存储系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57221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214.新型计算及其应用基础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NA computing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DNA based computing has extended the concept of calculating, and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As a new information storage system, the capacity of the DNA information storage system will exceed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system due to the high data density of DNA, and the challenge is how to keep the data security of this new system.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encryption based on DNA molecular computing theory and methods. Starting from the DNA molecule coding theory, research with DNA nanotechnology to address data read and write operations approach. Combining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encryption theory and methods, make full use of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DNA molecules to design a new information storage system. DNA nanotechnology and theories of DNA computing will improve information storag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new system. Finally, the proposed method combines several different fluorescent marker proteins with DNA nanotechnology to explore data reading and writing models in molecular scale, and visualize biological detection integrated storage system. The research project will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eld of molecular computing, and to achieve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system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molecule.
随着DNA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以DNA作为信息存储模板及计算工具的DNA计算研究开拓了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和信息存储的模式,给信息存储与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DNA分子作为信息存储载体,其信息存储能力有可能超越目前的信息存储方式;DNA分子计算理论上的超级并行计算能力,对传统的信息安全算法是否造成威胁?本项目拟基于DNA分子计算理论与方法开展信息存储与加密研究。从DNA分子计算编码理论入手,采用DNA纳米技术研究进行DNA编码数据寻址,读取操作,写入操作以及数据验证的方法,结合传统信息存储与加密算法理论,充分利用DNA分子的特点进行信息编码存储研究,提高DNA分子信息存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结合萤光标记,纳米金可视化检测技术等,研究信息编码,读/写,快速检测一体化DNA信息存储系统。这一研究将为DNA纳米技术及DNA计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计算与存储是计算机科学研究中两个主要的问题,DNA分子作为生物遗传信息存储载体,在信息的编码、存储与计算研究方面,具有传统电子存储、计算模式无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 DNA的高密度信息存储能力引起了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可能超越目前信息存储方式的一种特殊信息高分子存储方案。本项目基于DNA分子计算理论与方法开展信息存储与加密研究。从DNA分子计算编码理论入手,基于DNA分子动力学及机械特性的分子存储器编码理论研究,采用DNA纳米技术研究进行DNA编码数据寻址,读取操作,写入操作以及数据验证的方法,结合传统信息存储与加密算法理论,充分利用DNA分子的特点进行信息编码存储研究,提高DNA分子信息存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本项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17篇,项目负责人第一作者9篇,项目负责人通讯作者5 篇,项目骨干标注本项目资助论文 8 篇。主要成果包括建立了DNA编码存储约束条件的理论模型。关于DNA编码约束条件的分子力学及机械特性相关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noscale等国际顶级期刊;根据DNA序列编码数据、信息编码的冗余算法,结合Sub tile的空间结构编码可重复纳米自组装思想,提出的基于DNA冗余编码理论和DNA分子三维结构可重复编码组装方法的,突破了此前SST组装结构冗余编码的热力学陷阱,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2018年的Nanotechnology。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基础与实验方法两个方面丰富了DNA分子信息编码存储、计算的探索,将为DNA纳米技术及DNA计算、存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基于遗传算法的核磁共振测井反演算法布点方式
  • DOI:
    10.16489/j.issn.1004-1338.2017.03.0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测井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涛;石晓龙;陈智华
  • 通讯作者:
    陈智华
A Programming 20-30nm Rectangular DNA Origami for Loading Doxorubicin to Penetrate Ovarian Cancer Cells
用于加载阿霉素以穿透卵巢癌细胞的编程 20-30nm 矩形 DNA 折纸
  • DOI:
    10.1109/tnb.2019.2943923
  • 发表时间:
    2020-01-0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BIOSCIENCE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i, Xin;Wang, Xun;Zheng, Pan
  • 通讯作者:
    Zheng, Pan
Changing and Unchanging 2-Rainbow Independent Domination
变与不变2-彩虹独立称霸
  • DOI:
    10.1109/access.2019.2919976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IEEE ACCES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Shi X.;Wu P.;Shao Z.
  • 通讯作者:
    Shao Z.
The softness of tumour-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 regulates their drug-delivery efficiency
肿瘤细胞衍生微粒的柔软度调节其药物递送效率
  • DOI:
    10.1038/s41551-019-0405-4
  • 发表时间:
    2019-09-01
  • 期刊: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28.1
  • 作者:
    Liang, Qingle;Bie, Nana;Yang, Xiangliang
  • 通讯作者:
    Yang, Xiangliang
Highly Biocompatible Drug-Delivery Systems Based on DNA Nanotechnology
基于 DNA 纳米技术的高度生物相容性药物输送系统
  • DOI:
    10.1166/jbn.2017.2383
  • 发表时间:
    2017-07-01
  • 期刊:
    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Li, Xin;Hong, Li;Shi, Xiaolong
  • 通讯作者:
    Shi, Xiaol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江错蛇绿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强太;李建峰;夏斌;殷征欣;郑浩;石晓龙;胡西冲
  • 通讯作者:
    胡西冲
DNA计算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影响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智华;石晓龙;程珍
  • 通讯作者:
    程珍
脉冲神经膜系统在穷举使用规则下产生的二进制字符串语言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晓龙;张征;江赟
  • 通讯作者:
    江赟
西藏改则布孜村地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西冲;夏斌;黄强太;夏连泽;夏中宇;郑浩;石晓龙;王志龙
  • 通讯作者:
    王志龙
Size Controllable DNA Nanoribbons Assembled from Three Types of Reusable Brick Single-Strand DNA Tiles
由三种可重复使用的单链 DNA 砖块组装而成的尺寸可控 DNA 纳米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soft Matter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石晓龙;陈从周
  • 通讯作者:
    陈从周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石晓龙的其他基金

基于DNA可编程自组装技术的分子计算研究
  • 批准号:
    6127207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于疾病诊疗的分子自动机研究
  • 批准号:
    60703047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