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炽热源作用下粉尘云的着火爆炸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0417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8.安全科学与工程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Mechanical hotspots & sparks from mechanical friction are becoming main ignition sources of dust explosion acci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aim of the project i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dust explosion in such industrial process by clarifying the effect of coupling interaction among such hot sources on ignition and explosion of dust clouds. Some high speed measure instruments (e.g. high speed infrared thermal camera) will be used to determin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e.g. siz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number) of potent ignition sources from mechanical friction, and the resulting ignition/explosion process of dust cloud(titanium, coal dust, corn starch). In order to obtain temperature catastrophe of dust cloud in the ignition process and explosion pressure history,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model will be provided and then validated.
机械摩擦等过程中的多炽热源是新时期粉尘爆炸事故的主要诱因。本项目拟从摩擦过程潜在点火源的本质特征入手,利用高速红外热像仪等测试装置的预触发功能,通过实时捕捉多炽热源的温度、表面尺寸、数量等火源特征参数,分析其引燃不同物性粉尘云(钛粉、煤粉、玉米淀粉)的着火爆炸过程。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手段,探讨多炽热源引燃条件下粉尘云临界着火时的温度突变规律及着火后的爆炸压力发展过程,揭示其对粉尘云着火爆炸的耦合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以为机械摩擦等过程诱发的粉尘爆炸事故防控提供新思路。

结项摘要

为获得机械摩擦过程中多炽热源引发粉尘云着火爆炸的作用机制,本项目从摩擦过程潜在点火源的本质特征入手,以钛粉、玉米淀粉、PMMA粉、木粉等涉爆粉尘行业典型粉尘为实验介质,通过自主搭建的摩擦火花发生及引燃实验装置,在测试表征摩擦过程多炽热源的火花颗粒温度、粒度分布、发生频率等火源特征参数的基础上,研究获得了多炽热源诱发堆积粉尘着火蔓延、粉尘云着火爆炸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了摩擦火花炽热源与高温热表面、电火花、化学点火头等不同的火源特性与引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摩擦飞溅火花因试件材质差异存在燃烧微爆与冷却熄灭两类火源特性,前者引燃可燃粉尘所需的摩擦强度更低、着火概率更大。相较于电火花,机械摩擦过程产生的多炽热源虽数量多、火源作用时间长,但能量密度很低,很难引起最小点火能量1J以上的堆积粉尘表层着火,引发云爆炸的着火延迟时间更长、爆炸极限更窄。对于最小点火能量在3-100mJ内的非金属粉尘,引发云爆炸的最低炽热源温度差别不大,但至少需在450℃以上。对于最小点火能量在1mJ以下的微纳米金属粉尘,引发云爆炸的最低炽热源温度差别较大,纳米钛粉的最低引燃温度为230℃,而微米钛粉则达近600℃。1m3密闭容器内的爆炸实验结果表明多炽热源与电火花、高温化学点火头引发的爆炸发展过程类似,强迫点火时火源类型对爆炸发展过程的影响有限。上述研究成果揭示了机械摩擦过程中多炽热源导致粉尘爆炸发生发展的机理,为有效防控粉尘爆炸事故提供了新线索。研究内容已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检索8篇,EI检索2篇;出版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学术专著1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2019年度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Ignition hazard of titanium powder clouds exposed to hotspots
暴露于热点的钛粉云的着火危险
  • DOI:
    10.1016/j.jlp.2019.04.00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Bu Yajie;Yuan Chunmiao;Amyotte Paul;Li Chang;Cai Jingzhi;Li Gang
  • 通讯作者:
    Li Gang
Effect of sample orientation on fire hazard of non-metallic dust layers exposed to electric sparks
样品方向对暴露于电火花的非金属粉尘层火灾危险的影响
  • DOI:
    10.1016/j.jlp.2018.04.001
  • 发表时间:
    2018-07
  • 期刊: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Yuan Chunmiao;Cai Jingzhi;Amyotte Paul;Li Chang;Hao Jiantao;Li Gang
  • 通讯作者:
    Li Gang
高温钢球嵌入作用下木粉的阴燃着火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富强;苑春苗;查伟;李畅;孟凡一;李刚
  • 通讯作者:
    李刚
Effect of admixture of solid inertant on fire hazard of dust layers oriented at varying degrees of inclination
固体惰性混合物对不同倾斜度粉尘层火灾危险性的影响
  • DOI:
    10.1016/j.jlp.2018.11.001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Cai, Jingzhi;Yuan, Chunmiao;Li, Gang
  • 通讯作者:
    Li, Gang
电火花作用下粉尘云着火的延迟时间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卜亚杰;苑春苗;郝剑涛;李畅
  • 通讯作者:
    李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园亭流芳:中国古典园林海外传播的文化学概述
  • DOI:
    10.19775/j.cla.2020.10.013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园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畅
  • 通讯作者:
    李畅
湿热处理技术对淀粉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畅;李雨濛;李汶蔚;隋中泉
  • 通讯作者:
    隋中泉
惰化气氛下镁粉尘的最低着火温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苑春苗;李刚;李畅
  • 通讯作者:
    李畅
基于假设检验的数字影像线状特征亚像元自动提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畅;李芳芳
  • 通讯作者:
    李芳芳
环境流行病学视角下城市绿地空间的健康效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风景园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畅
  • 通讯作者:
    李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畅的其他基金

管内卷入炽热源引发流动粉尘云着火爆炸的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