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洞穴石笋MIS11期气候亚阶划分及与南北半球气候对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313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3.第四纪环境与环境考古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Marine Isotope Stage 11 (MIS 11, ca 410 ka BP) has been considered a good analogue to the current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since their similarity in the long and warming period, intensively climate fluctuations and the orbital parameter during the last 500 ka. In this proposal, we will focus on two precisely dated stalagmite records from the Middle Yangtze Region during MIS11. Based on high resolution carbon, oxygen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 records from the two stalagmites, we will reconstruct the millennial to sub-millenni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optimize the scheme of lettered marine isotope substages during MIS11. Moreover, through extensive comparison with interhemispheric paleoclimate records, we can explore the climatic teleconnection between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and check the links between East Asian monsoon variability and Antarctic meltwater discharge events during MIS11, thus further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to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s.
MIS11被认为是过去500ka中最温暖且持续时间最长的间冰期,该时期内部有着剧烈的气候波动,而且与全新世轨道参数配置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因此被认为是全新世气候的最佳参照体。本项目通过对长江中游湖北豪猪子洞2支石笋的高精度定年和高分辨率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原位微量元素分析,建立长江中游MIS11期高分辨率的陆相气候记录,通过精确的年代与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记录,划分MIS11期千年尺度气候变化旋回(11a,11b,11c,11d等气候亚阶),建立MIS11期陆相记录气候波动的亚阶段特征与细节,同时和南北半球气候记录对比,探索中纬地区气候与两极气候的遥相关,进一步揭示探讨东亚季风对南极融水事件的响应机制,从而为全面认识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气候特征提供参考.

结项摘要

MIS11与全新世在轨道参数配置和气候系统内部参数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因此被学术界认为是全新世气候的最佳参照体。MIS11时期是晚更新世发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的间冰期,对其气候变化过程和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目前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本项目对亚洲季风控制区的湖北恩施豪猪子洞HZZ-28石笋进行了高精度U-Th定年以及高分辨率的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重建了410 ka BP~350 ka BP时段的东亚干湿古气候演化序列,详细探讨了MIS11时期东亚夏季风轨道和千年尺度演化规律和控制机制。.(1)HZZ-28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整体上与北纬65°夏季日照量变化一致,表明轨道尺度上东亚夏季风变化主要受岁差周期控制。细节上,HZZ-28号石笋δ18O记录(409-367 ka)内部包含3个亚阶段:其中,MIS11c(410-397ka),氧同位素显著负偏,对应于MIS11阶段北半球最强夏季日照量,东亚夏季风最强; MIS11b(398-390ka),氧同位素显著快速正偏,对应于夏季日照量的快速减弱,东亚夏季风显著减弱;MIS11a(390-365ka),伴随着北半球夏季日照量的升高,氧同位素逐渐负偏,东亚夏季风逐渐加强,但是其中包含6次显著的季风减弱时段。MIS11c和MIS11b时期,东亚季风演化主要受太阳轨道驱动,而MIS11a时期,随着北半球冰盖的逐渐扩张,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非常显著,千年尺度的弱季风事件主要受冰盖融水主控。.(2)利用HZZ28石笋高分辨率δ13C记录和微量元素Sr/Ca, Mg/Ca记录,重建了MIS11时期长江中游干湿古气候演化序列。通过与黄土高原粒度和古降雨重建结果对比,发现MIS11c间冰期,中国北方最湿润,而长江中游相对相对干旱;MIS11b阶段长江中游最湿润,黄土高原呈现快速变干;MIS11a阶段,伴随北半球夏季日照量的逐渐升高和千年尺度的冰盖进退活动,长江中游整体上逐渐变干,千年尺度的弱季风时期快速变湿,同时期黄土记录显示出相反的变化过程。.在项目的资助下,项目成员通过豪猪洞石笋Sr-Mg-Ba/Ca和大九湖泥炭生物标志物记录,并综合其他区域古水文记录,结合古气候模拟,发现我国东部末次冰消期干湿古气候存在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提出了西风激流相对于青藏高原位置的变化导致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出现千年尺度干湿古气候的三极模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olocene temperature and hydrological changes reconstructed by bacterial 3-hydroxy fatty acids in stalagmite from central China
中国中部石笋细菌3-羟基脂肪酸重建全新世温度和水文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Wang Canfa;Bendle J.A.;Zhang Hongbin;Yang Yi;Liu Deng;Huang Junhua;Cui Jingwei;Xie Shucheng
  • 通讯作者:
    Xie Shucheng
Speleothem biomarker evidence for a negative terrestrial feedback on climate during Holocene warm periods
全新世温暖时期陆地对气候负反馈的洞穴生物标志物证据
  • DOI:
    10.1016/j.epsl.2019.11575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Canfa Wang;James A.Bendle;Sarah E.Greene;Michael L.Griffiths;Junhua Huang;Heiko Moossen;Hongbin Zhang;Kate Ashley;Shucheng Xie
  • 通讯作者:
    Shucheng Xie
Appraisal of paleoclimate indices based on bacterial 3-hydroxy fatty acids in 20 Chinese alkaline lakes
中国20个碱性湖泊基于细菌3-羟基脂肪酸的古气候指数评价
  • DOI:
    10.1016/j.orggeochem.2021.104277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Organic Ge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Yang Yi;Wang Canfa;Bendle James A.;Luo Zhongyuan;Dang Xinyue;Xue Jiantao;Xiang Xing;Xie Shucheng
  • 通讯作者:
    Xie Shucheng
鄂西大九湖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碳氮比值、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与气候环境演变
  •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1.04.0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进疆;黄俊华;张蕊;黄春菊;刘犟嗣
  • 通讯作者:
    刘犟嗣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的锂电池SOC估计
  • DOI:
    10.14107/j.cnki.kzgc.15083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控制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胜永;于跃;罗文广;李昊;黄俊华
  • 通讯作者:
    黄俊华
基于表型性状的新疆大果沙枣多样性分析及种下等级的划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天津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翟申修;黄俊华;郑尧;宋丹华
  • 通讯作者:
    宋丹华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及古气候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俊华;胡超涌;周群峰
  • 通讯作者:
    周群峰
贵州新民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庆;曹珺;黄俊华;喻建新;张宁;冯庆来
  • 通讯作者:
    冯庆来
盐角草的繁殖输出及繁殖分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天津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梦浩;黄俊华
  • 通讯作者:
    黄俊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俊华的其他基金

中国南方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不同海洋环境的古生态演化及高精度生态地层研究
  • 批准号:
    41730320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1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藏南岗巴白垩纪甲烷释放的古海洋背景与环境效应
  • 批准号:
    41573099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不同沉积相带C-S-N同位素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 批准号:
    4117231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中游洞穴石笋的微生物记录及其对季风演化的响应
  • 批准号:
    40872109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中游洞穴石笋古植被记录及其对季风变化的响应
  • 批准号:
    40572098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中游洞穴石笋记录的世纪尺度古气候古生态演化
  • 批准号:
    90211014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