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化合物SUZ04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0116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204.组织器官发育及体外构建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New vessels are mainly generated by angiogenesis, which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Anti-angiogenesis therapy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 caused by excessive angiogenesis, such as cancer and retinopathy. Zebrafish turns out to be an excellent in vivo model for angiogenesis study. In previous work, we identified a small molecule SUZ04 from a chemical compounds screen using transgenic zebrafish. SUZ04 strongly inhibited the formation of new blood vessels of zebrafish embryos at the early stage, similar to the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PTK787. Additionally, angiogenesis of embryos treated by SUZ04 could recover as normal pattern when SUZ04 was washed up, whereas angiogenesis of embryos treated by other inhibitors could not.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SUZ04 may act on a different target. We will identify the phenotype of treated embryos and explore the related mechanism. Further study using molecular genetic methods, such as RNA-sequencing, gene knockdown and overexpression, may find novel pathways of angiogenesis regulation, providing theory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related diseases.
血管新生是血管形成的主要方式,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抑制过多的血管新生是治疗包括癌症、视网膜病在内的多种临床疾病的有效方式。斑马鱼已被证明是一个极佳的研究血管新生的体内模型。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利用转基因品系斑马鱼筛选到了一个具有显著血管新生抑制作用的小分子SUZ04。与已知血管抑制剂PTK787等相比,SUZ04不仅能够有效抑制斑马鱼早期胚胎的血管新生,而且处理后的胚胎在洗去处理液之后,能够按照正常模式逐渐恢复血管的形成,PTK787则没有这样的效果。这提示SUZ04的抑制作用可逆,有可能与PTK787作用于不同靶点。我们将进一步明确SUZ04的处理表型及其作用方式,同时通过转录组测序、基因敲低与过表达等分子遗传学实验手段对其机制进行深入探索,期望能够发现未知的血管新生调控方式,从而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在本项目中,我们利用转基因品系斑马鱼,从一个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筛选得到一种小分子SUZ04,它能够显著抑制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的血管新生。进一步研究表明,SUZ04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并且能损害已经形成的血管。我们发现SUZ04会引起胚胎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但是并不会影响造血发育。通过化学结构式,我们确认SUZ04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药物Ibrutinib,而目前Ibrutinib抑制血管新生的特性还未见报导。在斑马鱼中敲低或敲除btk基因并不会引起胚胎的血管或造血发育异常,提示btk可能不是Ibrutinib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靶点。通过转录组测序,我们发现Ibrutinib处理胚胎的Vegf通路基因表达下调,其中flt1可能起重要作用。本项目发现并研究了临床药物Ibrutinib的一项未被报道的特性,对于该药物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CT不完全投影数据重建算法综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富强;张定华;黄魁东;王鹍;徐哲
  • 通讯作者:
    徐哲
基于多核处理器的低能耗任务调度优化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亚秋;陈雨佳;景维鹏;王鹍
  • 通讯作者:
    王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