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碳对累积硝态氮的固持及减少损失的机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17203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1513.肥料与养分管理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陆星; 黄涛; 高兵; 季加敏; 高超; 李红莉;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华北平原土壤具有很强硝化与矿化能力、很弱固持和反硝化能力,导致土壤容易累积大量硝态氮,可能是因为碳投入低,微生物不能有效地将无机氮转化到有机氮库中。本项目拟采用15N示踪、室内培养、Robot连续自动培养、田间长期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1)碳源有效性及与无机氮比例对累积硝态氮向土壤有机氮库转化的数量和形态;(2)碳源有效性及添加比例对转化过程中反硝化气体损失量和产物组成(N2O, NO, N2)的影响;(3)田间条件下碳氮投入比例对培育土壤有机氮库和减少淋洗与N2O排放的影响机理。在理论上阐明像华北平原这种典型农田土壤(高pH、高硝化潜势、低NH4+-N浓度和低有效碳含量),通过添加碳源促使累积硝态氮转化为土壤有机氮库,同时避免产生大量温室气体(N2O)的机制。为降低累积硝态氮淋洗或反硝化损失,促进农田累积硝态氮固持和有机氮提升,减少其环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像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高pH、低NH4+-N浓度和低有机碳含量),具有很强的硝化与矿化能力、很弱的固持和反硝化能力,导致土壤中容易累积大量的硝态氮。能否通过给土壤添加不同有效性碳源,使硝态氮固定在有机氮库中,在作物生长期又通过矿化供氮,应该是减少硝态氮累积和淋洗的重要途径。但该过程可能伴随着反硝化损失增加的风险。这两个有利和有弊相反过程的强度大小及控制条件是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本项目应用15N标记培养实验、Robot自动培养系统及田间长期定位试验,主要研究:(1)碳源有效性对累积硝态氮向土壤有机氮库转化和N2O排放的影响;(2)碳与无机氮比例对累积硝态氮转化和N2O排放的影响;(3)碳源有效性及添加比例对累积硝态氮转化过程中气体损失的影响及机理;(4)碳氮投入比例对培育土壤有机氮库和减少淋洗与N2O排放的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碳源添加增加了微生物活性,提高了SMBN和SMBC含量;明显促进了NO3-N向SON转化,葡萄糖添加处理较玉米秸秆更能促进NO3-N向SON的固定(25.0 Vs 9.4 mg kg-1),但葡萄糖添加处理也显著促进了N2O的排放,随碳源有效性的增加,N2O排放量增强。不同小麦秸秆添加量(C:NO3-N分别为10:1、25:1、50:1)的培养试验表明,随着碳源数量的增加,NO3-N转化为SON的数量也显著增加,N2O-N的总排放量也增加,但C:N为50:1的N2O-N排放量与25:1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增加碳源数量降低了土壤中NO3-N含量和丰度,提高了NH4-N丰度。碳源添加量和有效性显著影响累积硝态氮固持过程中反硝化气体损失量和产物组成,加C会消耗O2,且加C越多,O2消耗越多;O2的消耗会促进NO3-的反硝化作用,导致N2O的大量产生,且在高C/NO3-比土壤中,反硝化作用使得NO3-最终大量生成能被环境所接受的N2;碳源添加比例越高,N2O转化为N2的时间越早;加C同时会促进NO3-的DNRA过程,从而增加了累积硝态氮向铵态氮的转化。因此,可通过向土壤添加难分解的碳源(如禾本科作物秸秆),能以最小的环境代价促进华北平原高累积NO3-N固定在有机氮库中,在作物生长期又通过矿化作用为作物供氮,从而显著降低硝态氮淋洗和N2O排放。研究结论能够为土壤有机氮库的培育及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ole of Carbon Substrates Add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urplus Nitrate to Organic Nitrogen in a Calcareous Soil
添加碳基质在钙质土壤中剩余硝酸盐转化为有机氮中的作用
- DOI:10.1016/s1002-0160(13)60008-9
- 发表时间:2013-04
- 期刊:Pedosphere
- 影响因子:5.7
- 作者:QIU Shao-Jun;JU Xiao-Tang;J.INGWERSEN
- 通讯作者:J.INGWERSEN
肥料添加剂降低N2O排放的效果与机理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季加敏;喻瑶;陆星;巨晓棠
- 通讯作者:巨晓棠
Improved Nitrogen Management for an Intensive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Double-cropping System
改进冬小麦/夏玉米双季集约化系统的氮肥管理
- DOI:10.2136/sssaj2011.0156
- 发表时间:2012-01-01
- 期刊: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 影响因子:2.9
- 作者:Qiu, Shaojun;Ju, Xiaotang;Zhang, Fusuo
- 通讯作者:Zhang, Fusuo
不同植物轮作提取深层土壤累积硝态氮的效果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永利;巨晓棠
- 通讯作者:巨晓棠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 wheat-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ation regimes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小麦-玉米双熟制度的温室气体排放
- DOI:10.1016/j.envpol.2013.01.040
- 发表时间:2013-05-01
- 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影响因子:8.9
- 作者:Hu, Xiao-Kang;Su, Fang;Zhang, Fu-Suo
- 通讯作者:Zhang, Fu-S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含硝化抑制剂DMPP氮肥对包心菜硝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科技通报. 21(6). 701-706, 2005年11月
- 影响因子:--
- 作者:许超;吴良欢*;巨晓棠;张福锁
- 通讯作者:张福锁
Net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and greenhouse gas intensity in a
净全球变暖潜力和温室气体强度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Biogeoscience
- 影响因子:--
- 作者:巨晓棠
- 通讯作者:巨晓棠
追氮方式对夏玉米土壤N2O和NH3排放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高兵;苏芳;江荣风;巨晓棠
- 通讯作者:巨晓棠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巨晓棠;谷保静
- 通讯作者:谷保静
含硝化抑制剂DMPP氮肥对小白菜硝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1(1). 137-139, 2005年1月
- 影响因子:--
- 作者:许超;吴良欢*;张立民;巨晓棠
- 通讯作者:巨晓棠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巨晓棠的其他基金
石灰性土壤亚硝态氮积累对氧化亚氮产生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41471190
- 批准年份:2014
- 资助金额:9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的产生机理
- 批准号:40771098
- 批准年份:2007
- 资助金额:4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氮素总通量及氮饱和度的原位研究
- 批准号:40571072
- 批准年份:2005
- 资助金额:3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土壤剖面中不同部位硝态氮的作物有效性及去向研究
- 批准号:30270787
- 批准年份:2002
- 资助金额:2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