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IP5试验的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510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11.大气数值模式发展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Yellow River flows over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in Northern China,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for agriculture and drinking.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increasing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aerosols as well as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may give rise to the re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different areas and different seasons, and it will furthermore give deep impact on the water supply and the water cycl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hanges i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f Yellow River basi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s, especially for the changes in the water cycle. Based on the phase five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CMIP5), this project aims to simulate and predict the past and future climate chang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ocusing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The CMIP5 models which have well simulated the history climate of 20 century will be selected, and their 6-hourly simulated outputs for the past 50 years and the future nearly 100 years under different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 will be used to drive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WRF. The WRF model will be run with high resolution multiple nests. The dynamically downscaled high resolution output will be further used to drive an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system which combines Xin'anjiang and TopModel runoff mechanisms with a river routing mechanism, for simulating and studying the river hydrological responses to the global changes,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the water supply of the river flow to the areas of Ningxia, Hetao and the lower reaches.
黄河是流经我国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河流。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变化必然会影响降水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再分配,从而影响黄河流域的水分循环特征和水资源供给。因此,对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黄河流域的气候环境尤其是水循环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选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对20世纪历史气候模拟较好的全球模式,利用其历史试验近50年和未来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下近100年试验每6小时输出结果驱动区域模式WRF,采用高分辨率嵌套方式,模拟和预估黄河流域历史和未来气候变化,重点研究黄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进而根据动力降尺度后的高分辨率资料驱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的水文响应,定量评估河网径流变化及宁夏、河套与下游河流供水变化。

结项摘要

黄河是流经我国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河流,人类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变化必然会影响黄河流域的水分循环特征和水资源供给,对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黄河流域的气候环境尤其是水循环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首先利用CMIP5多个全球耦合模式对中国及其黄河流域的历史和未来情景下的气候模拟结果,系统对比分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及水分循环的特征差异及其机理;进而选择对中国区域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模拟较好的全球模式驱动区域模式对历史和未来情景下的中国和黄河流域进行动力降尺度,并进一步采用高分辨率嵌套方式,模拟和预估了黄河流域历史和未来时段气候和水分循环变化;针对黄河流域,发展和改进河道汇流模型,根据高分辨率区域模式结果驱动陆面/水文模型和河道汇流模型,模拟研究了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的水文响应。. 通过分析发现,由于黄河流域相对干燥,蒸发主要受降水影响,而长江流域夏季比较湿润,蒸发主要受辐射以及温度影响。区域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在未来RCP4.5气候变化情景下,黄河流域降水量将增加,使得水循环其他要素如蒸发、径流和土壤湿度随之增加,从而增大该地区的水循环强度。然而,各要素的变化在空间分布和季节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 在未来RCP4.5情景下,相比历史流量,黄河各站点的流量普遍增加,增加幅度为14-25%。在较干旱的黄河上游,河道径流量增加幅度较小,而中游区域流量增加较大。. 本项目关于黄河流域历史及未来气候和水分/水文循环变化的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和治理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地学知名期刊JGR、以及其它SCI期刊如Theor. Appl. Clim.上。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tercomparison of CMIP5 simulation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and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Yellow and Yangtze River basins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夏季降水、蒸发和水汽输送的CMIP5模拟对比
  • DOI:
    10.1007/s00704-014-1349-y
  • 发表时间:
    2016-02
  • 期刊: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Bao, Jiawei;Feng, Jinming
  • 通讯作者:
    Feng, Jinm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impact of land cover change on regional climate in China
土地覆盖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 DOI:
    10.1007/s00704-013-0879-z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Wang Yongli;Feng Jinming;Gao Hao
  • 通讯作者:
    Gao Hao
Long-term simulation of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effect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大规模城市化对东亚季风影响的长期模拟
  • DOI:
    10.1007/s10584-013-0885-2
  • 发表时间:
    2015-04
  • 期刊:
    Climatic Change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Feng, Jin-Ming;Wang, Yong-Li;Ma, Zhu-Guo
  • 通讯作者:
    Ma, Zhu-Guo
适于CUDA并行处理的扫描推进式DEM洼地填充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测绘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永和;冯锦明;邵月红;徐精文
  • 通讯作者:
    徐精文
一种基于横向或纵向扫描线处理的填洼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测绘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永和;冯锦明;邵月红;徐精文
  • 通讯作者:
    徐精文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半干旱区典型下垫面反照率特征的初步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炳岩;赵天保;冯锦明;王鹤松
  • 通讯作者:
    王鹤松
1960-2004年新疆地区地表水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I.以观测资料为基础的陆面过程模型大气驱动场的发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波;马柱国;冯锦明
  • 通讯作者:
    冯锦明
中国西部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9(2),342~34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英娟;董文杰;俞永强;冯锦明
  • 通讯作者:
    冯锦明
华北平原地下水灌溉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武利阳;左洪超;冯锦明
  • 通讯作者:
    冯锦明
1960年以来新疆地区蒸发皿蒸发与实际蒸发之间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波;马柱国;魏荣庆;冯锦明
  • 通讯作者:
    冯锦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冯锦明的其他基金

北京地区极端降水对全球变暖与城市化的响应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北京地区极端降水对全球变暖与城市化的响应研究
  • 批准号:
    42275186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城市关键参数优化的京津冀城市化降水效应模拟研究
  • 批准号:
    41875134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区域人为热释放对气候增暖的影响评估及模拟研究
  • 批准号:
    4097504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