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三棱藨草在河口异质生境适应性分化的式样与机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7040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208.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daptive divergence (AD) and gene flow (GF) 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ecologcial speciation and has been debated by evolutionists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Origin of Species. Scirpus mariqueter is endemic to China, which occupies the intertidal zones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the Qiantang Estuar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astal ecosystems. However, this species is suffering a rapid decline of populations. In this program, the genetic divergence, dispersal, gene flow and spacial genetic stucture of S.mariqueter in different scales will be investigated using SSR loci; the values of Qst-Fst and the AD between populations will be estimated by the same experimental garden method and SSR loci;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alt density, GF, and AD will be analysed by comparing the fitness and 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typical adaptive genotyes and their hybrids cultivated in evironments with a salt gradient. Futhermore, the transcriptomes of the typical adaptive genotypes grown in high and low salt habitats will be sequenced by th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respectively, to find SNPs fixed by natural selection and potential genes to lead to the adaptive divergences between populations of S. mariqueter in different habitats. The final aim of the program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heterogeneous habitat within popul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F and AD and to highlight the pattern and mechanism of the AD of Scirpus mariqueter by integrating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of S. mariqueter in different scales with ec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salt density, tide etc., population size, and the histories of alluvions and intertidal zones.
适应性分化与基因流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成种或同域成种的关键,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海三棱藨草是中国特有种,生长在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潮间带上,在河口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但目前其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本研究利用SSR标记研究不同尺度上海三棱藨草的遗传分化、繁殖体迁移、基因流及空间遗传结构;通过同质园栽培比较种群间的Qst与Fst值,确定适应性分化的模式和大小;比较典型适应类型及其杂交后代在不同盐度下的相对适合度和表型可塑性,从而研究盐度差异、基因流与适应性分化的相互关系;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分别对典型适应类型在低盐和高盐条件的转录组进行测序,筛选可能导致适应性分化的关键基因,并通过定量PCR检测其在自然群体中表达水平。将海三棱藨草不同尺度的遗传信息与环境因子信息、种群面积、滩涂和岛屿的历史数据整合,探讨种群内部生境异质性对种群间基因流与适应性分化关系的影响,揭示海三棱藨草适应性分化的式样与机制。

结项摘要

异质生境导致的适应性分化与基因流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成种或同域成种的关键,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科学问题。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是生长在长江口和杭州湾潮间带上的特殊物种,在河口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但目前其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本项目详细调查了现阶段海三棱藨草的分布并收集、保存了该种的种质资源,开发了种特异性识别标记和SSR标记;利用AFLP、SSR研究海三棱藨草在分布区尺度和种群尺度的遗传分化、繁殖体迁移、基因流及空间遗传结构;通过同质园栽培比较来自不同生境的7个种群在3个盐度下、以及不同来源的6个典型基因型在5个盐度下的生活史特征及反应规范,同时利用RNA-seq技术研究了来自不同生境的两种基因型幼苗在低盐(0‰)和高盐(10‰)环境下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发现:1)海三棱藨草在两个尺度的生境异质性(河口不同区段和同一地点不同高程)都对其遗传分化和空间遗传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当盐度差大于>3,遗传分化水平与盐度差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盐度差<=3‰的种群,则这一关系不存在,且不同高程的亚群体间也存在遗传分化,分化水平有些甚至接近或超过种群间的遗传分化;2)不同生境下的海三棱藨草种群和不同来源的基因型间生活史中的一系列特征,包括营养体特征和繁殖特征都发生了显著的分化,而且对盐度变化的反应规范也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但这些分化并未都与理论预测的适应性分化的反应规范一致;3)来源于不同生境的两个基因型其幼苗低盐(0‰)和高盐(10‰)条件下有十分不同的差异表达式样,共同发生差异表达且差异表达式样一致的unigene只有472个,有1842个基因存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G×E)的unigene基因共1841个;4)发现海三棱藨草的花序为雌蕊先熟而有利异交,但自交也有很高的可育性,但近缘的扁秆藨草的花序也是雌蕊先熟,但自花受粉育性很低。同时利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培育出海三棱藨草与扁秆藨草间的杂交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Variation of genome size and the ribosomal DNA ITS region of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Amaranthaceae) in Argentina, the USA, and China
阿根廷、美国和中国空心莲子草(苋科)基因组大小和核糖体 DNA ITS 区域的变化
  • DOI:
    10.1111/jse.12118
  • 发表时间:
    2015-01
  • 期刊: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Geng;Yu-Peng;Xu;Cheng-Yuan;Chen;Jia-Kuan;Zhang;Wen-Ju
  • 通讯作者:
    Wen-Ju
基于RNA-seq的崇左金花茶EST-SSR标记开发
  • DOI:
    10.15943/j.cnki.fdxb-jns.2015.06.01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连冬;高继银;李昕骥;张文驹
  • 通讯作者:
    张文驹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果皮和种皮微形态特征在杜鹃花属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分类学报(2007), 45 (1): 21–38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玉国;李光照;张文驹;尤佳
  • 通讯作者:
    尤佳
中国杜鹃花属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分类学报(2007), 45 (1): 1–20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玉国;李光照;张文驹;尤佳
  • 通讯作者:
    尤佳
利用荧光标记SSR鉴别21个茶花新品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乃奇;张斌;刘信凯;周和达;钟乃盛;严丹峰;张敏;高继银;张文驹
  • 通讯作者:
    张文驹
栽培茶树的驯化起源与传播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文驹;戎俊;韦朝领;高连明;陈家宽
  • 通讯作者:
    陈家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文驹的其他基金

海三棱藨草表型可塑性的适应性分化与可塑性优先进化假说的检验
  • 批准号:
    3217022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海三棱藨草表型可塑性的适应性分化与可塑性优先进化假说的检验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山茶属植物45S rRNA 假基因的结构、功能与进化研究
  • 批准号:
    31670223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倍体小麦的rDNA一致进化的研究
  • 批准号:
    39970061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