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马精细分区的难治性抑郁症发病及其治疗机制的神经影像遗传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135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007.心境障碍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 is a serious mental disease,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TRD remains unknown.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the TRD lacks of specific biomarkers, and the diagnosis is based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rug treatment. Persistent depression is the mai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D, and emotional memory bias is the important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TRD. MRI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RD i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hippocamp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network involved in emotional memory, however, the roles of hippocampal sub-regions in TRD pathogenesis are still unclear. Our study proposes that neural networks and genetic basis underlie emotional memory bias, and that the front part of hippocampus and its related brain network may be the neurobiological basis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TRD. In order to study the genetic, neuroimaging features of TRD based on emotional memory bias,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to compare the behavior, genetic, and imag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RD and non-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N-TRD) before drug treatment. Furthermore, we plan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rug therapy an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for emotional memory bias and brain network remodeling, and to explore the genetic imaging mechanism for the failure of medical therapy and ECT effect for TRD. Our study will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in TRD.
难治性抑郁症(TR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不清楚,其诊断仍基于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来判断,缺乏早期识别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持久异常的情绪低落是其重要临床特征,情绪记忆偏向是其重要认知机制,MRI研究提示TRD与情绪记忆相关海马结构及其功能网络异常有关,海马各亚区在TR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提出:情绪记忆偏向具有遗传和脑网络基础,海马前部亚区及其相关的脑网络异常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的靶点。我们拟通过观察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转归,采用遗传、认知、基于多模态MRI海马精细分区的方法,结合临床干预,比较TRD与非难治性抑郁症(N-TRD)药物治疗前的行为、基因、影像学的差异,探索基于情绪记忆偏向的TRD基因影像学特征;通过比较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对情绪记忆偏向、脑网络重塑作用,探索TRD药物治疗失败及电休克疗效的基因影像学机制。为TRD早期识别及预后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主要在安医大一附院磁共振室、中国科技大学磁共振室两个中心进行磁共振扫面,共采集难治性抑郁症认知行为学、静息态磁共振数据130余例,并进行临床随访,基于先验假设,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分别从认知、神经影像等角度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目前已经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难治性抑郁症相关论文19篇。主要成果如下:. 1)ECT选择性损害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记忆:研究发现难治性抑郁患者存负性记忆偏向;ECT治疗后负性记忆偏向消失。2)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数据探索ECT抗抑郁机制:发现ECT增强了左侧杏仁核的灰质体积并与抑郁症状改善相关;进一步发现杏仁核主要和左侧的面部识别区功能连接增强,本研究可能一定程度上揭示难治性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ECT的抗抑郁机制;3)利用局部功能连接强度(FCD)预测ECT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基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双侧颞上回lFCD值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方法,将抑郁症和正常人区分开;4)不同海马亚区功能改变与ECT的抗抑郁机制和认知损害机制:研究发现海马的情绪亚区与双侧颞枕交界区功能连接增加,而且与抑郁情绪改善相关;与此相反,ECT治疗后海马认知亚区与双侧颞顶交界区功能连接减弱,其与认知损害相关;5)两独立样本验证ECT对于DMPFC-PCC 间神经可塑性的调节作用,ECT可增加DMPFC 与PCC 间的功能连接,且功能连接增加与抑郁情绪改善相关。6)利用脑连接特征预测ECT相关的记忆损害:个体水平功能连接的改变可以预测记忆功能的损害,而组水平的功能连接改变则无法预测。7)ECT可以调节不同网络内、网络间功能:ECT明显增强执行控制网络和默认网络、凸显网络、背侧注意网络间的的功能连接,增强执行控制网络内的功能连接,且与抑郁症状的改善相关。.. 本课题通过行为学和影像学结合的模式,对理解难治性抑郁症的脑环路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意义;以ECT为研究模型,寻找难治性抑郁症物理治疗干预的潜在靶点。并在课题进行中,形成了新的研究问题和思路,培养了多名博士、硕士生。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2)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阿尔茨海默病前扣带回亚区体积与认知损伤相关性
  • DOI:
    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0.08.02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越;吴兴启;汪凯;田仰华
  • 通讯作者:
    田仰华
Decreased Connection Between Reward Systems and Paralimbic Cortex in Depressive Patients.
抑郁症患者的奖励系统和旁边缘皮层之间的联系减少
  • DOI:
    10.3389/fnins.2018.0046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Bai T;Zu M;Chen Y;Xie W;Cai C;Wei Q;Ji GJ;Tian Y;Wang K
  • 通讯作者:
    Wang K
阿尔茨海默病海马与全脑功能连接的时间变异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可可;柏同健;田仰华
  • 通讯作者:
    田仰华
Alter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righ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subregions in bipolar disorder: a resting state fMRI study
双相情感障碍中右额下回亚区域功能连接的改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 DOI:
    10.1016/j.jad.2020.03.12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 影响因子:
    6.6
  • 作者:
    Zhang Li;Li Wenfei;Wang Long;Bai Tongjian;Ji Gong-Jun;Wang Kai;Tian Yanghua
  • 通讯作者:
    Tian Yanghua
Abnormal connectivity of anterior-insular subdivisions and relationship with somatic symptom in depressive patients
抑郁症患者岛叶前部异常连接及其与躯体症状的关系
  • DOI:
    10.1007/s11682-020-00371-x
  • 发表时间:
    2020-08
  • 期刊: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Zhang Ting;Bai Tongjian;Xie Wen;Wei Qiang;Lv Huaming;Wang Anzhen;Guan Jianjun;Tian Yanghua;Wang Kai
  • 通讯作者:
    Wang Ka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的情感心理理论研究
  • DOI:
    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7.06.02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鑫;周珊珊;田仰华;尹长林;汪凯
  • 通讯作者:
    汪凯
急性脑梗死患者眼球凝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聂琳;汪凯;田仰华;席春华
  • 通讯作者:
    席春华
利用情绪面孔嵌合图形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注意偏向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建军;田仰华;董文文;汪凯;靳胜春
  • 通讯作者:
    靳胜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注意网络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莉莉;田仰华;代芳;汪凯
  • 通讯作者:
    汪凯
阿尔茨海默病灰质体积改变的性别差异及其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 DOI:
    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1.10.02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时磊;李晓舒;朱婉秋;高子雯;朱佳佳;王海宝;田仰华;周珊珊;余永强
  • 通讯作者:
    余永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田仰华的其他基金

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记忆巩固的抑制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471117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脑功能连接的忽视症神经机制及rTMS干预的研究
  • 批准号:
    81100806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