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东北部现代孢粉传播与分布研究及其对古气候重建的意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605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3.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Northeastern Indian Ocean is an important area to study the South Asian monsoon 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 its pollen record of deep-sea sediment provides high-resolution environment evolution history for pollen area.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pollen transport and terrigenous area is the foundation for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llen data. Dozens of pollen samples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Northeastern Indian Ocean,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llen distribution patter of surfce sediment samples.Combined with hundreds of air pollen samples,surface and subsurface seawater samples that are collected in the Northeastern Indian Ocean in underway observ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surfce sediment pollen,to discuss levels transpota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pollen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the mechanisms. At the same time, the modern pollen distribution of marine surface sediments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 surrounding vegetation, surface soil pollen in analogy, to detect the terrestrial resource areas.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rn pollen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process analysis , a deep-sea drilling core near the equator were selected for palynological analysis,combined with AMS14C dating and oxygen isotope chronostratigraphy measure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the study area, to explore the pollen spectrum response for India winter monsoon evolution history and astronomical cycle of climate change. This will give valuable paleoclimatic data for the study of tropical region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past.
印度洋东北部是研究全球变化和印度季风的重要区域,其深海沉积中的孢粉记录,为周围陆源区提供了植被和环境演化信息。了解现代孢粉的空间传播机制和陆源区,是准确解释钻孔孢粉的基础。通过对印度洋东北部约60个海底沉积物表层的孢粉样品的分析,探讨海底沉积物表层孢粉的分布规律。结合对走航收集的一百多个空气孢粉样品的分析,特别是对近二百个表层海水和次表层海水中孢粉的提取,与海底沉积物孢粉进行对比,探讨孢粉在研究区海水中的水平传播和立体散布过程和机制。同时将现代孢粉与周边陆地植物、表土孢粉进行类比,找出孢粉的陆源地。在上述孢粉现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赤道附近的深海钻孔进行孢粉分析,结合AMS14C 测年和氧同位素年代地层学测试,重建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历史,探讨印度冬季风演化历史和气候变化的天文周期在孢粉谱中的响应,为热带地区及全球过去气候变化的研究给出宝贵的古气候资料。

结项摘要

印度洋东北部是研究全球变化和印度季风的重要区域,其深海沉积中的孢粉记录,为周围陆源区提供了植被和环境演化信息。了解现代孢粉的空间传播机制和陆源区,是准确解释钻孔孢粉的基础。结合33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和31个空气孢粉的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东北印度洋海底表层沉积物孢粉的总浓度最高可达1124粒/克,位于赤道上的中印度洋海盆北部。浓度在73粒/克以上的孢粉主要分布在深度小于3000m的海盆中,其分布与90ºE海岭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浓度在73粒/克以下的孢粉则分布在靠近赤道的3000m-5000m深度的中印度海盆北部,10ºN海峡以及马六甲海峡附近。从孢粉总浓度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该区域的主要孢粉源自于斯里兰卡岛,也有部分来自苏门答腊群岛和马来半岛。虽然春季印度洋上空孢子花粉很少,但空气中的孢子花粉的种类和浓度有助于推断季风强度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孢子花粉主要是通过洋流而不是通过初夏或春季的风传播的;空气孢粉的类型和浓度与风速成正比,与孢粉运输距离成反比。如果风来自陆地,孢粉的浓度与风向和海岸线的夹角成正比。从26 个表层海水孢粉样品的分析发现,从30-45米水深采集样品的孢粉浓度高于从深度5米采集的样品。主成分分析发现影响表层沉积物孢粉百分比的因素是从东南流向西北的海流以及钻孔离岸的距离。.在上述孢粉现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选取YDY05孔的110个、12I712的133个孢粉样品开展孢粉实验室分析和显微镜鉴定工作。发现12I712钻孔在1.8万年末次盛冰期以草本为主,反应了冷干的气候特征。YDY05钻孔在1.8万年末次盛冰期以木本花粉为主,反应了冷湿的气候特征, 可能与该钻孔的特殊位置(位于东印度洋暖池以内)有关。自16ka BP以来,YDY05钻孔花粉的陆源地可能从苏门答腊岛转变为斯里兰卡岛和印度。在11kaBP, 淡水藻类化石环纹藻百分比最高,代表沿岸河流的输水量增加。暖池可以同时作为在南海和印度洋的气候湿度指数。松花粉可作为海平面变化的指标。该研究为热带地区及全球过去气候变化的研究给出宝贵的古气候资料。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haracteristics of pollen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花粉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DOI:
    10.1016/j.palaeo.2016.08.001
  • 发表时间:
    2016-11
  • 期刊: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iu, Jianguo;Pan, Anding;Yang, Shixiong;Yang, Mingxi
  • 通讯作者:
    Yang, Mingxi
Transportation modes of pollen in surface water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南海表层水体花粉传输模式及其环境意义
  • DOI:
    10.1016/j.revpalbo.2015.11.004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Luo Chuanxiu;Jiang Chuncheng;Yang Mingxi;Chen Muhong;Xiang Rong;Zhang Lanlan;Liu Jianguo;Pan Anding
  • 通讯作者:
    Pan Anding
Comparison of modern pollen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北部和南部现代花粉分布比较
  • DOI:
    10.1007/s00484-014-0852-2
  • 发表时间:
    2015-04-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Luo, Chuanxiu;Chen, Muhong;Lu, Jun
  • 通讯作者:
    Lu, 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及其邻区现代孢粉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和定量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卓;黄康有;魏金辉;乐远福;万秋池;许清海;吕厚远;罗运利;罗传秀;郑艳伟;李春海;杨士雄;李杰;潘安定;邓韫;魏海成;C.Beaudouin;P.Tarasov;T.Nakagawa;R.Cheddadi
  • 通讯作者:
    R.Cheddadi
中国表土花粉与建群植物地理分布的气候指示性对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康有;魏金辉;罗运利;李春海;杜春彬;罗传秀;郑卓;许清海;Celia Beaudouin;吕厚远;郑艳伟;Rachid Cheddadi
  • 通讯作者:
    Rachid Cheddadi
新疆地区表土孢粉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康有;郑卓;安放舟;BEAUDOUIN Celia;潘安定;罗传秀
  • 通讯作者:
    罗传秀
广东沿海及海南岛东南部海底表层孢粉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传秀;陈木宏;张兰兰;刘建国;陆钧;向荣
  • 通讯作者:
    向荣
预处理方法对重庆地区考古遗址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热带地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华勇;张雯清;罗传秀;李冰;邹后曦;梁志姣
  • 通讯作者:
    梁志姣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传秀的其他基金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沉积孢粉的南北变化及季风信息
  • 批准号:
    41876062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印度洋东部与南海南部沉积孢粉记录的季风信息及相互关联
  • 批准号:
    4167604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海南部现代孢粉传播研究及其在重建第四纪环境中的应用
  • 批准号:
    4117604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